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在军队作家中迅速引发学习和讨论热潮。军队作家代表们在分组讨论中畅谈感想体会,纷纷表示要牢记强军使命,坚守文学初心,热情描绘人民军队在党的旗帜下前进的雄浑气象,书写英雄、礼赞崇高,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无愧于官兵的优秀作品。
刘笑伟谈到,在人民军队9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军队作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独特作用。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作为军队生命线的活跃因素,新时代的军事文学必须要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为强烈的担当,在唱响时代主旋律、服务强军兴军上积极作为,贡献智慧力量。广大军队作家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新时代文学的历史方位,紧扣时代脉搏,让自己的创作与时代紧紧相连;要始终坚持为强军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让自己的军事文学作品充满硝烟味、充满生活味、充满汗水味;要充分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养分,形成自己的独特美学风格,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中写出新史诗、铸就新高峰。
丁晓平认为,近几年,军队文艺工作者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聚焦备战打仗、聚力强军兴军,深入基层、深入官兵,投身火热的强军实践,创作了大量优秀军事文学作品,充分彰显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发挥了军事文学的独特优势和强大力量。他提到,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自己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人民的胜利》《红船启航》,书写了从开天辟地到共同富裕的百年沧桑画卷,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历史方位和实践价值,贯通了党心和民心,融会了初心和信心。“作为一名军队文艺工作者,我们就应该以精品力作守住人民的心、守住官兵的心。”
柳建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的丰富和发展,需要作为一生的功课去研修。当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离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只有14年,中国文艺想要造就一批文艺大师、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就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来武装自己,原原本本学、体系深入学、结合实践学,切实用以改造思想、提升境界、引领事业,努力推出更多讴歌新时代新征程的精品力作,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王凯由此谈到新时代军事文学应该如何反映当下现实。新时代军事文学应当更加彰显时代性,军队作家要让自己创作的笔触始终深入强军兴军现场、伸向练兵备战一线,努力当好记录和见证伟大时代的“书记员”。新时代军事文学还应当更加突出独特性,热情讴歌新的强军实践和火热生活。要扎根军营、书写官兵,反映生动鲜活的强军故事、独具魅力的军旅生活、可亲可敬可爱的基层官兵。新时代军事文学更应当强调文学性,军队作家要努力创造新的军旅经典和官兵形象,以严肃真诚的创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创作标准、敢于创新的创作勇气,拿出跟上时代的军事文学作品,进一步开拓军事文艺新境界。
裘山山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殷切希望,是军队作家一生的功课,特别是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让她感触很深、震动很大。“一个作家要写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必须有好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那些伟大的作家,都是时刻关注着祖国命运、人民疾苦,时刻把目光投向广大群众,与人民共情。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努力让自己的内心有光亮、让作品有光亮,用向上向善、坦荡真诚的力量,滋润和抚慰读者的心灵。”
徐剑谈到,如今我们迎来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圆梦时分,一代代仁人志士追求的理想终于成真。中国作家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姿势,参与和记录了这一伟大进程,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应运而生。他也有幸参与了中国作协与国务院扶贫办合作开展的“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文学书写。退休后,他重整行装再出发,走遍云南边陲的高山大川、西藏高原的牧场湖泊,聚焦书写中国的精准脱贫事业,用《大国重器》《金青稞》《天晓1921》《天风海雨》等作品,完成了一个军旅作家向这个时代和人民的致敬性书写。
“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陈怀国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这一段深有感触。“作为军队作家,书写军人、讴歌英雄是我们的天职。人民军队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英雄史诗,哺育了一代代军人,也滋养了一代代军队作家。军事文学作品不能有半点杂质,必须充满正气、充满血性,这是军事文学的特殊品格。这样的作品不能凭空想象。我们深入生活,不能走马观花,不是简单地和官兵同吃同住,而是要真刀真枪地一起摸爬滚打、流血流汗,同呼吸共命运,被官兵从内心认可为战友,这样拿出的作品才能有强健的筋骨和穿透的力量。”他说。
侯健飞在发言中说,军事文学始终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一翼,与其他的类型文学相比,新中国的军事文学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诞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无可替代性,可以说是家国情怀与强军使命的共同体。“我所在的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前身是解放军艺术学院,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军旅作家,创作出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为军事文学创作教学提供了新范例。”他表示,自己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把政治思想与艺术价值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创作实践,探索教学模式转型,把课堂一端延伸到史诗般的革命历史学习中,一端延伸到火热的军营生活中,教育引领文学后备军创作出更多传承红色基因、讴歌强军实践、军味战味浓郁的文学作品。(罗建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