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高兴来参加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感到振奋人心。讲话精练凝重,既激动人心又催人奋进。他强调的仍然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属性,以及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总而言之一句话,总书记既提出要求,又给大家鼓劲,为中国文学鼓与呼。作为天津市作协主席,同时也作为一名作家个体,我感到深受鼓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文艺工作一直摆在重要位置,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尚。谁是引领者?其实就是每一个作家个体。我们的力量发挥出来,汇聚在一处,便能助力文脉得以更好延续。
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讲话篇幅不长,但每一个章节都精彩扼要。他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身处现场,我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过去总觉得创作是个体的事,但此时此刻,我真切感受到责任之所在,为人民写作不再是一个虚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应该是每一个作家的根本遵循。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总书记的这些话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天津代表团来了17名成员,基本涵盖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作家。这几年天津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天津作家还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后发力。大家可能也留意到,最近几年的《收获》《人民文学》《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重点期刊经常会出现天津作家的身影,天津作家的作品也越来越赢得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因为年龄问题已经离开工作岗位的作家们,其创作数量和创作品质不输职业作家,这种创作状态值得我和年轻一代的作家们好好学习。
此次文代会、作代会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和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我相信若干年后,这几天的会议都会成为我们每个人铭刻在心的难忘记忆。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百年的日子,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保卫战的关键一年,文学不会缺席大时代的书写。我们既是经历者,也是见证者,而这种经历和见证在作家的创作中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大事件和元素,必将成为作家们宝贵的创作素材。
文学强调个体体验,但只有将个体体验融入到时代背景中,才会呈现厚重感和历史感。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使得谈论文学成了奢侈的事,所以感谢十代会让作家们聚首,这也成为倾听自己和倾听别人的难得时刻。我会重新审视一些观念性的东西,比如文学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从事文学,以及文学能给他者带来什么等古老命题。怀疑与自我怀疑是一个作家的本能,在螺旋式的人生行进中,作家首先要解自己的惑,才能释惑于作品。
新时代面临许多新课题。如何写好新时代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对作家是个挑战。深入生活永远是一个不过时的话题。虽然生活无处不在,作家也无时无刻不处在生活中,但更广义的对生活的界定无疑对作家构成强大吸引,我想自己在这方面会以身作则,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现在的工作都在讲下沉,作家下沉尤其重要。岁月和生活的浸润应该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走近笔下的人物,关键更要时刻有下沉的意识和愿望。也期待着同行们有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生而为作家,是个值得庆幸的事。阅读别人和被别人阅读都很幸福。
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是一个为大家鼓劲的大会,是一个提振精神的大会,也是一个推陈出新、开创未来的大会。新的一年很快就要到了,新年新气象,也该有新作为。我相信每一个作家都对来年充满憧憬和展望,这个感觉有点像农民面对土地,春种秋收已然成了习惯。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借这次大会的东风,让春种秋收的成果更实、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