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遇重大历史事件纪年,围绕主题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歌剧园地繁花似锦群芳吐艳。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又恰逢辛亥革命110周年。虽然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歌剧艺术的创作、排演不同程度受到干扰,可喜的是,文化和旅游部统领主抓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剧目扶持工作卓见成效,总体来看其数量之大、质量之高,开创了新的纪录。第四届中国歌剧节24部优秀作品原定在山东7个城市演出48场,10月13日至11月28日前期12部作品现场展演效果理想,后期12个剧目云上展播影响广泛,有力证明了红色题材和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在艺术上越是有追求、有标准,在思想精神与教化上就越能获得理想效果,有望成为真正留得住、传得开的红色经典与艺术精品。
经典新版新在意蕴
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专家遴选出的“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重点扶持作品中有中国歌剧舞剧院《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国家大剧院《长征》,四川交响乐团《同心结》等16部歌剧作品。新版演出尤为可赞的是《党的女儿》《江姐》《马可·波罗》。
国家大剧院最新制作,雷佳、廖昌永、薛皓垠、王璟等领衔主演,李心草与大剧院歌剧演员队、合唱团、管弦乐团及中央民族乐团演奏家默契合作的《党的女儿》,2021年7月13日至18日第一轮六场演出盛况空前,一票难求。鉴于社会反响和观众呼吁,10月28日至31日该剧又开启了第二轮复演四场,虽因新一轮疫情限制最后两场不得不停演,但也丝毫不影响这部经典新版演出成为引发高度关注的文化事件。一部歌剧三个月间两轮演出,在中国歌剧演出史上也很罕见,可见作品口碑之好、热度之高。在同类题材艺术作品中,这部民族歌剧堪称艺术性与思想性完美结合的范例,因为其文学语言淳朴,音乐旋律优美,入耳走心感人至深。从1991年初版首演到2021年新版首演,在曾经数百场演出的基础上,全部文本和所有谱本均由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重新整理修订校对最终完成,用忠实的传承与积极的实践为“守正创新”树立了最具说服力的教科书式的一面大旗,在某种维度上也体现了中国民族声乐和中国民族歌剧的艺术发展。
《江姐》上演的频率、翻新的版本堪称引领潮头之作。2021年5月上海歌剧院沪版赴京演出预热京城,8月新版为中国歌剧舞剧院与原空政歌舞团军地合作项目。王晓鹰率导演团队赋予该作新意迭出的美学格调,舞台的写意性诗化呈现,有效放大了戏剧性情感的表达。最大的“颠覆”在于让幕后伴唱的隐形歌队行为化、角色化地亮相舞台,在互动感应、强化帮衬等戏剧功能上有效改变了原有的音乐关系和声场空间。借鉴传统戏曲帮腔的幕后伴唱实为歌剧《江姐》原版特色,彻底消解这一特色,使之领唱、重唱、合唱与其他民族歌剧形式接近、类同,如此处理手法引起争议启发思考。该剧大段咏叹调中频繁出现紧打慢唱,大段情绪音乐更是于大开大阖之中藏针埋线,指挥许知俊首次和这支乐队合作,基本未出现器乐“音墙”阻挡或碾压声乐的状况。值得点赞的是铜管、民乐、打击乐,在宏大音流中挥洒自如应有的色彩与光感。总体艺术呈现的品相规格质量,要求达到“一棵菜”的程度与高度,非常难得甚为可贵。无论主角还是配角,团结合作协同一致、一丝不苟相当讲究。前辈歌剧艺术家乔佩娟由衷赞道:“新版《江姐》呈现出经典应有的神韵与风采。”
中央歌剧院《马可·波罗》曾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献礼,并获得“文华大奖”等系列荣誉;30年后入选庆祝建党“百年舞台艺术精品”重点扶持剧目,可谓当之无愧实至名归,在如何用汉语写宣叙调,如何用音乐拓展舞台空间,如何让音乐与戏剧互相兼容渗透等,《马可·波罗》已做出极富探索意义的可喜成果。笔者赞同已故作曲家石夫先生观点:一部在声乐艺术上达到高度专业性的歌剧,绝对不应以是否有一两首独唱小曲人人能唱来论成败。中外经典作品皆如是,《白毛女》“北风吹”要比“恨似高山仇似海”更普及,《江姐》“红梅赞”也比“五洲人民齐欢笑”更流传,谁能说后者艺术价值不如前者?《马可·波罗》的索伦咏叹调等,早已运用于音乐院校教材与声乐参赛曲目。高度专业性与普及传唱率,何必设定绝对标准,普通观众“喜欢听”和“随口唱”又岂可混为一谈?
原创作品精雕细刻
“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包括中国歌剧舞剧院《张富清》、湖北省歌舞剧院《天使日记》、河北省艺术中心《雁翎队》等19部作品。紧扣建党百年以“红”为题的作品有浙江演艺集团和浙江省歌舞剧院的《红船》、南方歌舞团《红流澎湃》、长沙歌舞剧院《半条红军被》、温州大学《五星红旗》,红色主题的还有中国歌剧舞剧院《张富清》、山东省歌舞剧院《沂蒙山》、青岛市歌舞剧院《国·家》、河南演艺集团河南省歌舞剧院《银杏树下》等。另一类脱贫攻坚题材包括江西省歌舞剧院《山茶花开》、凉山文旅集团《听见索玛》、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和东方演艺集团《扶贫路上》、重庆市歌剧院环保主题的《一江清水向东流》。现场演出可重点推介长沙市歌舞剧院《半条红军被》、中国歌剧舞剧院《张富清》、中央歌剧院《道路》。
大型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作为文旅部2020~2021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之一、“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剧目,2021年7月9日至10日亮相于长沙市梅溪大剧院。总导演黄定山、编剧任卫新、作曲杜鸣、指挥王燕。“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一个瑶山女子徐解秀反复念叨了数十年的话,简易朴拙却意喻深刻,共产党视老百姓冷暖幸福高于一切的旗帜精神得到高度艺术化的彰显。写红色题材音乐作品,杜鸣经验丰富独具心得,在民族性、可听性上有他执著而明确的追求。可供撷取自湘粤边地包括花鼓戏、丝弦小调、山歌乡谣等音乐素材,根据不同人物身份性格、不同环境场景气氛,谱写丰富多彩的咏叹调、宣叙调和主题歌、器乐曲等。全剧55段声乐曲,既有温婉的情歌,也有坚定的战歌,还有淳朴的赞歌。相信该剧今后将带着所有创演者的诚意和暖意往前走,用音乐和歌声温暖全中国。
歌剧舞台以音乐版呈现的《张富清》,实际演出效果甚至比某些舞台版歌剧更引人入胜,现场十分令人惊艳。全剧穿插一些闪回的画面讲述主人公小时候在陕南家乡和母亲、小伙伴生活的场景,同时他的大部分工作经历又与鄂西地区相关,音乐素材融合南北风格,还有机渗入军人的精神气质。总导演朱亚林令人刮目相看,他的舞台调度十分流畅自然,视觉审美相当干净舒服。无论文本还是音乐,还原程度都令人满意,相信作曲家方石和剧作家文兴国亲临现场也会打出相应的高分。
纵览中外歌剧舞台,人物故事多涉及历史英雄、爱情传奇,但工业题材稀缺。中央歌剧院《道路》编剧朱海以潍柴真实人物真实事迹为创作“原矿”,写出了以齐鲁大地龙头国企创造工业强国梦的奇迹,实属难得。笔者曾观赏过该剧首版首演,经过两年五轮修改,2021年复排公演的《道路》感觉已脱胎换骨,呈现出国家级院团艺术生产应有的品相与质量。大篇幅的剧词经过剧作家反复推敲也越发凝练而精彩。从序曲到尾声,从宣叙调到咏叹调,从重唱到合唱,音乐全方位建立并运用了歌剧化的立体式多维度创作理念与专业技术,语言上既有地域风格又有人文色彩。在指挥杨洋和乐队的精诚合作中,舞台上演员唱得舒服、演得舒展。一群歌剧化、艺术化的形象带给观众心灵的启迪与震撼。
2021年底中国歌剧的收官之作,应为12月23日福建大剧院上演的《鸾峰桥》(章绍同作曲),宁德市畲族歌舞团、福建省歌舞剧院等联合主创制作,导演陈蔚。他们希望通过这部脱贫攻坚题材的作品讲好宁德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的责任与担当。有专家认为,该剧基础不错,经过精工细磨,相信未来会在歌剧舞台上大放异彩。
团队主力超能发挥
2021年的歌剧舞台西方经典继续缺席。在笔者视野范围内,9月3日至5日上海歌剧院、上海大剧院2021~2022演出季以音乐会版歌剧《乡村骑士》《丑角》开启大幕,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饰演两部歌剧的女主角桑图扎和内达,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薛皓垠、韩蓬与“国际大腕”搭档分饰两剧男主角,男中音歌唱家孙砾、女中音歌唱家董芳应邀加盟精彩呈现。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以中央歌剧院的《茶花女》一枝独秀。
中国歌剧从未如2021年这般独占鳌头引领风向。冯柏铭和冯必烈、王晓岭、王勇、游暐之、李亭等剧作家,遵循歌剧文本写作规律,创作成果斐然。孟卫东、杜鸣、唐建平等作曲家,在语言上更加自觉追求个性与共性、民族与世界、技术与情感的平衡统一。而栾凯、捞仔、张朝等挺进歌剧音乐领域,既是“新锐”又堪“精锐”,既不墨守成规也不过于天马行空,敢于更善于不断接受新的挑战。第四届歌剧节24部作品,导演黄定山独占5部大作,廖向红亦有3部之多。新生代导演奋力崛起,沈亮、朱亚林等“后浪”翻卷波澜涛声拍岸,必将成为骨干中坚。上海歌剧院前任院长张国勇、现任院长许忠和原中央歌剧院许知俊是歌剧指挥方面的“将帅”级人物,青年一代如王燕、杨洋、朱曼、黄屹等功底扎实、才华横溢,他们执棒的乐队都能焕发出歌剧音乐应有的味道与风采。
可喜的是,中国歌剧表演人才辈出,中国面孔从未像今天这样自信地撑起中国歌剧舞台一片天。中央歌剧院原以主攻西方经典为己任,王子公主、大臣名媛们,如今在新创作品中改头换面光彩照人。青年男高音李爽、青年女高音陈颖芳等在《道路》中的角色表演亲切朴实,基本跳脱了西方歌剧的人物“残迹”,他们就是歌剧舞台上丰满生动的潍柴人。歌剧节24部戏,青年男高音毋攀一人包揽6部大戏男主,担纲《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江姐》3部经典,新作《张富清》(音乐会版)表现也相当出色,从革命烈士彭湃到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无缝对接令人耳目一新。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王一凤、蒋宁分别与毋攀合作搭档领衔女一号,在角色塑造上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同心结》线上直播,蒋宁饰演的朴顺姬美丽动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网友纷纷点赞好评。高鹏、王扬在本院《江姐》中表现不俗,还助力领衔凉山文旅集团的《听见索玛》,挥洒出国家艺术院团主演的应有风采。
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在《半条红军被》《尘埃落定》《同心结》三台大戏中饰演不同时代、不同性格、不同民族的三个男主角,声情传神令人信服赞叹。薛皓垠、王传亮、王泽南等青年男高音在《党的女儿》《沂蒙山》《红船》等剧中也为各自的角色增添光彩注入生机。杨小勇可谓中国男中音歌唱家歌剧演员的领军人物,塑造《沂蒙山》孙九龙、《红船》李大钊等人物形神兼备唱演俱佳。青年女中音歌唱家张卓、李思琪分饰《沂蒙山》《尘埃落定》重要角色,赢得大家一致好评众口交赞。重庆歌剧院副院长青年男中音歌唱家刘广业务精进,《尘埃落定》的麦琪土司、《一江清水向东流》的环保卫士等保持优良歌喉、生动表演。湖北的马雅琴既挂牌“洪湖”韩英、又主演“天使”兰之念,保持水准自由切换。江西省歌舞剧院青年男高音杜欢,既是“掌门”又是“头牌”,他领衔主演《山茶花开》如一匹“黑马”杀出重围身手不凡。值得褒奖鼓励的青年演员诸如女高音歌唱家徐晓英、王丽达、王莉、伊泓远,还有郑培钦、刘洺君、高淑琴等等。
歌剧,最能体现舞台艺术的奇特魅力。我们期待疫情早日缓解,更多普通观众走入现场成为民族歌剧的知音,满怀期待中国歌剧舞台姹紫嫣红百花迎春。
(作者系中国音协音乐评论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