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深秋行至隆冬,湖南卫视户外音乐综艺节目《时光音乐会》完美收官。节目用音乐寄情、以故事暖心,用慢综艺+音乐会的形式开辟了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全新赛道,成为2021年广受瞩目的全民综艺。
创新破局:
开辟音乐综艺的全新赛道
众所周知,当今荧屏上,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因此,探索创新路径、解锁创作困局成为业界首要目标。《时光音乐会》集合华语流行乐坛代表性人物,采用围炉夜话和阅读信件的方式分享彼此的音乐故事,演绎彼此的代表曲目。节目摈弃喧嚣浮华、回归音乐本体,让这场户外音乐会成为高品质的视听享受。同时,节目吸纳慢综艺在人物关系、情境营造和话题制造等方面的优长,让倾诉与聆听成为重要的叙事动机,让怀旧与温暖成为恰切的节目调性。慢综艺+音乐会的形式,让“时光”这一主题有了醇厚与静谧的气质,也有了治愈和温暖的愉悦。经典曲目的全新改编以及面对原唱歌手时的重新演绎,让节目既有怀旧感又有新鲜感,在不同代际和不同文化圈层的观众中实现无缝衔接。
首期节目中,每位歌者精选一首代表曲目,以全新的编曲方式和演唱方式以歌会友。从第二期节目开始,每位歌者“轮流坐庄”,其他歌者则演绎“庄主”的代表作。歌者们都认为,在原唱面前演唱是一种奇妙、兴奋又有些紧张的独特体验,这让观众有了强烈的收视期待,增加了节目的收视黏性。歌者精心选择的曲目都与其音乐故事密切相关,而读信与畅聊串联起一首首曲目,让这场山谷音乐会更像是音乐人自己的嘉年华。此外,《时光音乐会》在舞台搭建和光影塑造方面有着山水田园般的视觉美感,营造出恬静氛围和怀旧气质,很快把观众带入审美情境。乐队的精彩演绎和曲风改编充分释放音乐美感,成为歌手演唱时的加分项。歌者早年的画面与此刻的舞台叠画在荧屏上,有一种恍如隔世,穿越时空的生命感怀。总之,《时光音乐会》努力用创新力驱动创作力,实现差异化叙事和陌生化审美,以超50亿的话题点击量破圈而出,开辟了音乐综艺的全新赛道。
音乐寄情:
至真至善引发观众共鸣
《礼记》有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音乐是人类精神世界里最澎湃的情感和最深邃的哲思。《时光音乐会》没有采取竞演的方式结构节目环节,而选择有意放弃激烈赛制带来的戏剧性和冲突感,真正让音乐回归初心,触动歌者心底最柔软的角落。谭咏麟、廖昌永、李克勤、林志炫、许茹芸、任贤齐、凤凰传奇、张杰、郁可唯等歌者都是音乐修养、歌唱实力和代表作品俱佳的歌者。在首期节目中,谭咏麟演唱《朋友》时的印度曲风,廖昌永演唱《旧日时光》时使用的通俗唱法,李克勤演唱《红日》时与乐队的幽默互动等都令人耳目一新。而在后面几期节目中,张杰翻唱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热情奔放,郁可唯翻唱谭咏麟的《水中花》空灵飘逸,林志炫翻唱凤凰传奇的《奢香传奇》荡气回肠,许茹芸翻唱小柯的《想把我唱给你听》温柔可人……歌手们努力用最具音乐辨识度和感染力的歌唱状态,致敬音乐、致敬时代。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可以弘扬孝悌、歌颂友谊、赞美爱情,把至真的情感、至善的价值观传递给观众。林志炫演唱的《爱的根源》,让时光倒回1984年,以青涩少年的懵懂情愫致敬爱情。许茹芸以独特的“芸式唱腔”演绎张杰的《云中的Angel》,以婉转悠扬的歌声缅怀亲情的温暖与感动。“左麟右李”合体演唱的《一生中最爱》是对“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完美阐释。廖昌永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和《东方之珠》,把两岸三地的中国人、中国心、中国情紧密相连。
故事暖心:
凸显音乐综艺正向引领
人类对故事的迷恋是所有艺术的关键诉求。同宗同源的中国人,对音乐和故事的感知力和共情点自然能够同频共振。《时光音乐会》里,每位歌者都会选择一个特别的年份给过去的自己写一封信,用写信的方式追忆旧日时光、讲述音乐感悟。时光让音乐得以永恒,音乐是时光唤醒记忆的密码。读信与畅聊环节让歌者卸去明星光环,回归朴素人生。某种意义上,写信给过去的自己,是和过去的自己达成和解,是与当下的自己形成共识,是给未来的自己许下承诺。作为流行乐坛的标志性人物,谭咏麟走过51年的演艺生涯。他在信中讲述了拍摄电影时与成龙结下的深厚友谊,而《朋友》这首歌恰好见证了他们的经历。廖昌永写信给2018年的自己,把《往日时光》献给自己的女儿、妻子和老师。张杰在信中讲述音乐道路上收获的爱与感动,诠释了《这就是爱》的浓郁情感。郁可唯在信里讲述一首好歌给予她的信念与力量。李克勤讲述了出道之后谭咏麟对他的知遇之恩,以及“左麟右李”的点滴瞬间,并以一首清唱歌曲,致敬心中的偶像。可以说,在《时光音乐会》里,故事是音乐的注脚,音乐则让故事得以升华。
《时光音乐会》用情用力讲好音乐故事,在赢得了高关注度的同时也收获了高口碑,把属于中国人的音乐记忆和情感故事播撒荧屏。经过时光窖藏的音乐回味悠长,经过音乐发酵的时光甘之如饴。《时光音乐会》拨动心弦,温暖心绪,治愈心灵。在深秋与隆冬时节,像甘露、如香茶、似美酒,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理由品尝它的味道!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