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十月》是孟宪明历时五年创作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了共和国成立前夕,新中国第一代保卫战士成功摧毁敌特势力破坏开国大典阴谋的故事。1949年6月,开国大典筹备进入关键阶段,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派出五路特务预谋破坏开国大典。我保卫战士与敌特斗智斗勇,进行殊死较量,终于凭借高度的责任感和高超侦察能力,彻底挫败了敌特的阴谋,保证了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
从题材上说,这部作品可归入侦探小说的范畴。但与一般侦探小说采用有限视角以增加悬念不同,《第一个十月》采用全知视角,对敌我双方的活动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不以制造悬念取胜,而是把表现重点放在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社会形势、人们的精神面貌上,着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并通过对民俗学、社会学知识的生动表达吸引读者。应该说,这是一部故事生动、人物鲜活、表达有趣又极富教益的优秀作品。
《第一个十月》围绕我保卫人员侦破国民党“五路特务”破坏开国大典的罪行展开。“金钱豹”带领的袭扰队,汇聚了一大帮地痞无赖,主要是到处搞破坏制造混乱;独行贼“云中飞”自恃能飞檐走壁,潜入中南海妄图“刺天”;受过专业训练的特务廖响则伺机安放定时炸弹制造爆炸,以开冥衣铺作掩护的特务开北方、郭闹闹受廖响指派,试图通过安装灯笼在天安门城楼放置炸弹;中情局特务马斯利、东口夷人、洛德等人准备用迫击炮轰击开国大典;杜津卫则利用给政协筹备会议做饭的便利密谋投毒暗害我领导人;褚一魁带着金葵花母女等人居中指挥。这些敌特分子混杂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活动方式各不相同。作品以政治保卫处的侦破活动为纲,牵带出各路敌特的活动,极大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内容,显得丰富充实,又线索清晰、有条不紊。
《第一个十月》虽然具有当下流行的谍战探案作品的元素,但该小说并不以情节推进和悬念设置取胜,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人物塑造上。作品集中笔墨塑造了政治保卫处吴邑、罗山、梅东岭、鲁战凯、于兵、孙觅等正面人物形象。他们出身不同,经历不同,个个都性格鲜明。吴邑处长从红军战士成长为保卫战线的优秀指挥员,经历丰富、极有智慧又忠于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反敌特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因劳累过度而去世,以身殉职。罗山是作品着墨最多的人物,他少时因贫困拜师神偷,学得一身高强本领,进入革命队伍后,把一身本领用于对敌斗争,成长为保卫战线的中坚力量。梅东岭虽久经沙场,但在新的环境中,差点被敌特蒙蔽,他在对敌特斗争中不断成长,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鲁战凯、于兵、孙觅三个年轻人,和新生的共和国一样朝气蓬勃,他们虽性格各异,但都积极好学,努力向上。几位主角之外,诸如派出所所长、警察、美食家等出场不多的人物,作品也都通过不同的细节,将他们的性格特点生动刻画出来。
正面人物之外,作品对敌特分子的表现也极为用心,十几位敌特无一类同,无一脸谱化。特务头子褚一魁阴险狡诈、心狠手辣;“云中飞”自恃艺高,胆大张狂,独来独往;廖响接受过专业训练,富有心机,隐藏极深;杜津卫混入亚洲饭店,善于伪装;“金钱豹”纠结流氓地痞,一副黑老大做派;金葵花是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女性,为国民党卖命却成为被利用对象;金小荷受家庭影响和环境裹挟从事敌特活动,却向往爱情和新生活;“哑巴”心存善念,却顽固为国民党卖命;开北方为报恩而被褚一魁利用;郭闹闹则是满口脏话的底层小人物,一心只想发大财;意大利人马斯利是中国通;东口夷人和村田成一同为日本人,却性格各异……
《第一个十月》在描写紧张的敌我斗争的同时,穿插描写了几组人物的爱情和情感纠葛。罗山和孙觅在共同的对敌斗争中逐渐建立起了美好的爱情;梅东岭和金小荷处于敌对的两方,却在利用与斗争中产生了注定无果的真感情;褚一魁、金葵花、“哑吧”之间的感情纠葛真假交织;苗蓝对廖响的刻骨爱恋终究错付;张广才和紫姐之间的情感朴实真切,终因其从事注定失败的反人民活动而不得善终。这几组感情看似闲笔,其实闲笔不闲,对推进故事和塑造人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孟宪明除小说家的身份外,更为人熟知的是编剧、儿童文学作家和民俗学家。应该说,这几重身份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明确的体现。《第一个十月》采用章回体结构,与其说是对中国古典小说章回结构的继承,毋宁说是电视剧本创作的遗痕。作者民俗学家身份的鲜明表现是用相当大的篇幅描写了大量民间俗语、各行各业行风行规、各节令风俗习惯等。这部作品以天安门小偷窃笔引发的系列惊天大案为开篇,作品大量描写了旧社会窃贼的各种行规,这些内容既与故事的发展密切相关,又读来极有趣味,极大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小偷之外,作品还写了“坐狗”行当的行事特点,写到了中秋等节令的老北平风俗,写到了冥衣铺的规矩与禁忌等。尽管孟宪明对北京民俗的描写带着一些“河南味”,但它还是以其丰富的知识性和生动的趣味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全书36回,回回都有一个谜语。保卫战士在紧张的破案间隙,还不忘制谜猜谜,而且谜语还与案情密切相关。这样的设定固然非常有趣,但对于保障开国大典顺利进行和保证领导人绝对安全的保卫人员来说,偶尔猜谜放松很正常,作为一种“日课”来做就有点儿童心性了。这是孟宪明儿童文学作家身份的鲜明体现,也使这部近90万字的小说带有儿童文学的特点。
《第一个十月》以一系列案件的侦破为载体,描写了众多小人物,写出了新中国成立带来的伟大历史性变革,写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焕然一新的气象,写出了人民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这部小说始于一支钢笔的被盗,由此牵扯出一批小偷,进而通过对小偷的改造揪出一批特务,破获了一系列惊天大案,保证了开国大典的进行。作品敌对双方的重要人物,罗山和“云中飞”,都是技艺高超的小偷,他们在旧社会那个压迫人的时代无奈进入这个罪恶的行当,罗山遇到了穷人的队伍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云中飞”则进入国民党特务组织一步步走向毁灭。二人之外,作品还写了小偷田快手的觉悟和牺牲。田快手的养父也是一名小偷,收养了田快手,因没有其他活路,只能教他偷盗,但盼望的是能有一份正常的职业养家糊口,因而给他起名“田一垄”。新中国的成立使田家父子有了重新做人的机会,他们洗心革面不再偷窃,决心以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决心为新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最终,田快手为尊严牺牲了生命。此外,作品还写到了王富团、从旧社会过来的警察等人的转变,写出了人民对新中国发自内心的向往和热爱。中国共产党是百年大党,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在这样一个历史交汇点,《第一个十月》的出版,可以说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什么行的文学表达。
《第一个十月》故事生动却表达简洁,人物众多却个个鲜活,情节紧张却妙趣横生,小处着笔却气势宏大,是可读、好读又有意味、有意义的优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