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人世间》的出品方字幕中,有一行字是“一未文化”。这是一个叫吴凤未的年轻女孩和一个叫魏童的青年共同创办的一个文化公司。他们在第一时间就跟我谈到了《人世间》的代理版权问题。我跟他们两个都比较熟悉,我对年轻人的事业也一向是支持的,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我极为坚决地反对,因为我知道,这部书的改编难度是相当大的。在我家里,凤未和魏童被我泼冷水泼得几度落泪,有几次是含泪而走的。他们到我家里谈这事,估计不下10次。年轻人要做事,挡都挡不住,后来由《人世间》改编的同名话剧也是他们努力推上马的。由于他们把书摆到了腾讯的编辑部,在此前后,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一再叮嘱阅文影视总经理马好,要尽快和李路导演取得联系。李路导演从腾讯那接触了很多项目,当他遇到《人世间》这部小说时,他说,“这是我要找的作品,我要拍的应该是这本书。”我个人觉得,正是他说了这番话后,关于《人世间》的改编开始真正启动了。他推动各方面精诚合作,包括约请王海鸰老师操刀《人世间》的改编。在这一过程中,大家在拍一部能向广大底层劳动者致敬的作品这一点上,达成了相当真诚的一致。在改编过程中,我明智地选择闪在旁边,看他们如何受累。我探过班,去之前我会问李导的助理想我没有,如果李导说真想,那他就是真累了,真累的时候,别人去探班是不能够使他解除疲乏的,所以我去现场给他鼓劲儿。
我在两个电影制片厂工作过,20多年从没有出过镜。那天他说,“就算我求你了,你出镜我会很高兴”。为了使他高兴,我出了镜。
电视剧《人世间》的片头很好,抒情、深情并且舒缓地呈现出电视剧最初的气质。我也喜欢我们的片头曲、主题歌,歌词好,唱得也好,曲也好。我个人认为,歌词对于我们整个剧要表达的思想进行了一种提炼。剧中周母的形象改编是高于原创的。小说里的周母还是相对单薄、比较概念化的,我确实也没有有心把周母当作一个主要角色来写。在某种程度上,原著中她是带有喜剧色彩、使阅读不至于过于疲劳的一个形象,但是经过萨日娜老师的精彩呈现,周母在剧情前一部分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然说到底,这是导演的功劳,他选的演员都是那么棒。
还有一个情节,就是周父认可郑娟的这个情节。在书中它是这样的:周父是在家里教儿子学会抹墙,觉得儿子会抹墙了之后,才把他送到郑娟家,送去的半路上说,你到那去,那以后就是你的家,你要学会的生活能力之一就是把那个破家抹好,以后有空就回来。我个人觉得这样表达也可以,但是按照现在剧中的情况,似乎处理得更智慧些。电视剧中,郑娟也听到了周父对自己儿子说的话,我觉得这样改也是对的。
另外,导演选了相当多的东北籍演员,这些演员在台词上呈现出的东北味儿,是我在小说中无论如何也呈现不了的。虽然我是东北人,但是一提笔写小说,就是文字化的了。这部剧里的演员们,有时候交流的台词只有半句话,但是互相之间都能心领神会。这部剧的对白相当棒,导演本身也是有匠心的。
另外还有周秉昆出狱。秉昆出过一次狱,在原著中是因为母亲去世。现在由于母亲去世在前,改成是由于曲老太太去世。我个人也非常称赞这一点,我觉得,这是编剧和导演共同的智慧结晶,总之是两个人都对此达成一致,才会形成这样一种改编。它对秉昆和曲老太太之间的友情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由宋春丽饰演的金老太太,在原著中是坐轮椅的。坐轮椅有一个好处,就是铺垫了她不能到太平胡同的原因。但是这同时也限制了宋春丽这样一位出色演员的表演风采。电视剧中把轮椅去掉了,我个人觉得这个改编也是非常好的。
孙小宁,也就是孙赶超的妹妹,在原著中确实死去了,而且死得比较悲惨。电视剧改到后来她又出现了,而且在流水线上成了一名优秀的青年工人,拿的奖金也很多,自己还上夜校。我觉得这些改动都证明了导演和改编者对于原著的一种提升。当然,孙小宁和秉昆之间是不是有爱慕的感情,在这里我多少有一点保留,因为我是写小说的人,有时候不愿意将人物关系组织得过于紧密。还有一处改动不得不说,就是关于曹德宝和春燕这两个人。原著中,因为德宝写了一封检举信,检举了周秉义,德宝和春燕就不能在新开发的小区生活下去了,他们怕再碰到秉昆。当秉昆走到那里发现房子要出租了或者要卖了,这时我只写到了秉昆由于失去发小友情的那种忧伤。但是在电视剧中,秉昆和郑娟后来还是主动来到春燕家,去敲他们的门,去看他们。我个人对于这样一种改编都是尤为赞成的。
我深深觉得,如果我的小说可以重写,刚才的那些智慧之点我都会融进去。包括周蓉招研究生的细节,最后还是成全了那个年轻人。谁年轻的时候没犯过错误?不就那点儿错误。长于他们的成年人怎么就不能给他们一次机会?剧中展现了一代对另一代人的包容和关照,这也是非常棒的一点。
最后秉昆带领大家创业的那些细节在电视剧中呈现得都很好。原著中写了秉义的死,说句实在话,开拍后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就是他非得死吗?如果重新可以写这个作品,我可能确实会认真考虑这个问题。那么好的一位同志,我为什么要那样处理呢?其实当时我考虑的是,那么好的一个人,他内心的孤独没有更多人来理解,他几乎明白,我把事情做成了,把最想做的、为大家做的事情做成了,就应该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彻底地功成身退,转身离世。这是我当时对于孤独的一种写法。现在看来这样处理或许有些作家化了。我如果重写,真的会认真考虑你们的修改。
感谢为《人世间》付出的每一个人!如果大家对于该剧还有些许遗憾,我想那都是我在创作中所不能达到更高水平的一种遗憾……
(作者系长篇小说《人世间》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