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艺术

品味“舌尖”上的《尚食》

□文 铎

携许凯、吴谨言“CP”组合的影响力,使得古装美食情感励志剧《尚食》在定档播出前后数日,登上各大热搜。《尚食》并未止步于成为一部制作精良的古装攻略青偶制作,而是将中国传统饮馔文化以别样“舌尖上的中国”融入剧情,同时,剧中主角对于追求独立人格下的“励志”,亦是该剧对于古装剧一次差异化的创作探索,以“破圈之势”收获了更多不同阶层、年龄段观众的追剧热情。

《尚食》落点大明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代君王所在的繁华盛世,王朝兴盛、帝王权热与尚食局以姚子衿为代表的女官之间的矛盾铺陈、戏剧冲突,替代了以往大女主古装剧惯用的“灰姑娘”与王子相爱逆袭人生的套路。尽管虚构的姚子衿与皇太孙互生情愫的“CP”组合依然是该剧不可或缺的看点,但剧中展现的女主如何从尚食局宫女到掌膳、司膳的励志成长,如何将烹饪饮馔技艺日臻完善,将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发扬光大,却成为该剧最大的亮点。

一、雅俗共赏下的东方美学与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伴随中国国力日盛,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意识已然成为一种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全民共识,从民间“琴棋书画”热潮,到冬奥会“折柳”极具东方审美的桥段都是这种意识、情感的自觉流淌。古装剧对于传统文化具有艺术再现、表达的天然优势,从“高级灰”替代“嫣红姹紫”,国产古装剧在服化道层面完成了从“戏服”到体现东方美学的嬗变,更多的传统文化也正沿着这条东方审美曲线,向更深幽的意境溯往。此次从美食文化的切入,正是电视剧作为最广泛大众娱乐艺术形式与传统文化的成功结合。

从孔子“食色性也”,到百姓“民以食为天”,美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尚食》中,从姚子衿等人精彩的厨艺,到雕刻、摆盘、器皿的呈现,再到“药食同源”理论下,中国人对于美食与养生内在“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都让该剧中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在食材与技艺层面的表达更进一步。剧中,“身为庖人,面对天下食材,面对用膳之人,要有起码的敬畏之心”,“以食为天,食之道乃天之道”等台词,更将对饮食文化的表现进行了人格化的哲学层面提升,即便映照当下,对于中国美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光大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电视剧毕竟是要写人的,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呈现固然活色生香,令观众大饱眼福,但如果这种呈现无法恰当地融于剧情推进的整体性,势必造成割裂感,从而削弱整部剧的艺术性。但《尚食》很好地把美食文化与剧中各色人物命运紧密勾连。无论是尚食局应对太子日常用膳,还是大型国宴,美食再现紧扣人物塑造和戏剧冲突,从而让整部剧始终在流畅的剧情推进中展现极具魅力的中国传统美食文化。

二、追求人格独立下的励志与爱情故事赢得人心。《尚食》在塑造励志与爱情故事的主线叙事结构中,强调了人物敢于追求人格独立的性格特质。这种追求既要体现封建社会女性地位卑微的囚牢困境,同时也要有其实现的现实合理性。剧中,我们看到即便是张皇后、太子妃这样尊贵的女性,依然在“皇权”“夫权”“父权”的影响下,如困兽于囚笼,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姚子衿尚食局姐妹殷紫萍,更是因祖辈“叛军”身份,被世代打入贱籍,剧中这些女性人物刻画,凸显姚子衿追求人格独立的道路上必定荆棘丛生。

在剧中,姚子衿完全可以工于心计,踩着同伴往上爬,这便落入俗套。同样,姚子衿也可以凭秀外慧中在获得皇太孙垂青下,完成灰姑娘穿上水晶鞋的人生逆袭。但该剧摒弃了易于讨好观众的程式化套路,当你看到苏月华背后使坏,以为接下来必是一场精彩的职场暗战,却偏以姚子衿对她们的宽恕甚至呵护而反转。当你看到姚子衿与皇太孙浪漫邂逅,满心欢喜地期待一场唯美爱情戏时,姚子衿却压抑心中的爱,说不要做他爱情的傀儡,因为她渴望的是基于人格独立平等下的爱情。这种似乎与观众期待作对的剧情反转,却恰是该剧主创人物塑造野心之所在,优秀的艺术作品从来不是简单的迎合观众,而是请君入瓮似的引导观众。

《尚食》人物塑造是聚焦女性如浮萍般低贱的封建社会,人物如何奋力挣扎,拼出相对人格独立的一番天地。姚子衿担任尚食局女官的理想,恰恰为姚子衿对于追求人格独立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前任女官拒绝当皇帝嫔妃,坚持在尚食局工作并最终离开皇宫的事迹,鼓舞着姚子衿这个善良但坚韧的女性追求人格独立的决心。不管该剧最终姚子衿与皇太孙的爱情是否修成正果,其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然穿透宫墙,穿越了时空,感染了世人。另外值得肯定的是,《尚食》对于朱棣死后四十多位无子嗣嫔妃残忍殉葬制的揭露,是国产古装剧很罕见的,剧中通过姚子衿协助庄妃殉葬前出宫见母桥段,在抨击封建王朝活殉制度同时,更加凸显主人公的善良悲悯之心。

总言之,《尚食》将传统中国美食文化引入古装剧的创作理念,丰富并拓展了国产古装剧艺术表达的广度与深度。在人物塑造层面,主角不再仅凭蕙心兰质与附庸风雅打开人生幸福的密匣,而是去除女性物化与附庸标签的自尊自立自强,同时,这种励志元素又与儒家文明熏陶下,东方女性独有的坚韧、善良、智慧、包容等性格结合。对于当下人们尤其是青年面对生活、工作、爱情等方面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是消极面对还是勇于奋起带来了思考,这种思考对应了当下的价值引领和时代审美,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2022-03-14 □文 铎 1 1 文艺报 content63961.html 1 品味“舌尖”上的《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