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凤凰书评

图书装帧设计要有时代感

——从“影像见证新时代 聚焦扶贫决胜期”系列图文书说开去 □吴重生

由中国摄影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影像见证新时代 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丛书以15个驻点的调研创作为素材,每个驻点编辑出版一本图文书,全面展现这15个驻点的脱贫攻坚成果,突出“影像见证”“聚焦扶贫”的主题,体现影像记录的价值和意义,力图建立国家脱贫攻坚的影像档案。

“影像见证新时代 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系列图文书,在整体上呈现出简洁明了的装帧设计风格。其中每册的主体色彩都选用具有该地区特色(包括地区特产、特色植物、地区环境特点、民族服饰等)的颜色进行设计。暗色底纹的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灵感均来自该地区脱贫产品或者特色物品,读者通过封面设计就可以初步了解该地区的特色。书名字体选用古隶体,简洁大方又不失沉稳。

丛书整体以素雅为总基调,每本书书脊及封面色彩统一,书与书又以色彩相区别。封面内核选用一张具有当地扶贫特色的照片,封面底纹和全书页眉采用国画、素描、皮影、照片等多种艺术形式,与封面内核照片形成对比关系。首批出版十本图书,以书盒形式套装,书盒采用原色、朴素的瓦棱纸,书盒正面以透明压凹形式加粗宋黑体印刻“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以体现脱贫攻坚的决心。

丛书收录的所有照片都是以时间发展为线索,铺陈故事情节,体现老百姓在党的领导下从贫困到小康的奋斗过程。在每册的对页上放一新一旧两张照片,以体现今昔对比。在保证总体风格协调统一的前提下,每册都有自己的亮点,如在《一页鱼龙舞》中穿插了马锋辉、孙晓云等名家的书画作品,以增加艺术性;在《梅林村》中穿插了当地小学生创作的蜡笔画作品,还专门设计了十张表现当地风光的明信片作为附页,以增强和读者的互动性。

“影像见证新时代 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被列为中宣部《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规划(2017—2021)》重点创作项目、中国文联“讴歌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实践活动重点项目。“讴歌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实践活动重点项目在全国选择了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等15个各具特色的扶贫点,充分发挥全国文联系统的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汇聚了活跃在一线的摄影家、民间文艺家,以及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约70人,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运用摄影、绘画、视频、文字等手段,进行多元化创作、多角度呈现,为实现跨界融合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中国摄影出版社编辑及设计人员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形成设计方案。

打造立体化、多元化、多维度的呈现方式,是时代和市场对图书出版的要求。这套丛书整体风格的协调统一之中,突出个性表达的重要性,书中收录的风光、艺术、人物等,都成为装帧设计赖以依存的对象。这套书在体例上,有田野调查、报告文学、诗歌散文、采访记录、作者手记等,在内容上呈现的不仅仅是静态影像,还包括视频、音频等。通过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组合,使读者能从中感受到脱贫攻坚成就的来之不易,字里行间洋溢着人文关怀的精神。

以这套丛书中由居杨主编的《十八洞村脱贫记》为例。扉页书名下饰以当地传统的苗绣花卉,本卷创作团队的合影背景取自于十八洞村的现场,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全书分九个章节,全部以苗绣作为章节扉页的装饰,扉页以墨绿色作底,端庄素雅。在图片编排上注重对比,新闻纪实图片和风光图片穿插,将故事情节的叙事性和摄影作品的艺术性完美融合,给读者以双重享受。

2021年底,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的第三十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京揭晓,“影像见证新时代 聚焦扶贫决胜期”2018—2020大型影像跨界驻点调研创作工程系列图文书,荣获优秀美术图书金奖。“金牛杯”评选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强化精品意识,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中国美书装帧设计的评选既重视有文化积累价值的图书,又重视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普及读物,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通过“金牛杯”评选,推出一批内容好、质量高、有市场的优秀美术图书,繁荣艺术图书出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美术图书市场“风向标”的作用。

综观“金牛杯”中国优秀美术“金奖”图书,在装帧设计方面,普遍具有“内容过硬,文质兼美”的特点;在设计语言上,体现了“高尚的、精致的、独到的美学追求”。

俗话说:“看书看张皮,看报看个题”,由此可见图书装帧设计的重要性。而时代感,是书籍装帧设计的灵魂。

长期以来,书籍装帧被视为从属于书籍的艺术,其实这样的认知并不全面。形式和内容是互相作用的关系,书籍装帧,就像是人的打扮。俗话说:“三分靠长相,七分靠打扮”,说明化妆和穿衣戴帽的重要性。“笔墨当随时代”,书籍装帧同样如此。怎样强化装帧设计的“时代感”?

一是装帧设计师首先要读通弄懂书的内容,只有把内容真正掌握了,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使装帧设计与图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天衣无缝”的默契关系。“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位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师在拿到书稿之后,并不急于装帧设计,而是捧起书来研读。因为他深深知道,只有通过认真阅读,才能深刻领会作品的主旨和内涵,从中找到设计灵感。只有对东西方和古今文化的融会贯通,才能在设计时,找到属于自己的“独一份”的创作灵感。

二是装帧设计师眼中要有“大乾坤”,善作“画外之画”。如果把目光局限在封面设计和扉页制作上,就会落入传统思维的窠穴。应该把整本书的所有元素,包括语言文字、标点符号以及创意构想等,放在一个锅里“蒸煮”,不但要“煮”出“色、香、味”,还要“煮”出“精、气、神”。如果以创作一幅国画来比喻装帧设计师的设计,那么,我们就要强调“画外思维”。在画面之外,还有画面。因为任何一幅国画作品,无论是人物、花鸟还是山水,都是现实世界的一个横断面,整体世界中的“某一个部分”。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好的装帧设计,能够给人启迪,引人遐想,催人奋进。

三是要善于运用铁、木头、塑料,包括电化铝箔等不同材质,来为书籍装帧设计增光添彩。科技的发展,使得多种材料组合成统一的设计元素成为可能。我们要张开想象的翅膀,进一步拓展这种可能性,使图书在装帧设计上呈现出新颖、大气、时尚等时代特色。

四是要认识到装帧设计是记录当下、反映现实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为时代存照、为人民画像,是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我们要善于运用影像这一介质,通过图片为主、文字为辅、影像叙事的方式形成完整的视觉呈现,既强调突出的个性、视角和思考,又始终保持形式与内容的协调统一。中国摄影出版社在编辑图书的过程中,除了强调美术设计元素之外,还为一些图书中的摄影作品适时插入量身定制的原创短诗,使摄影作品的思想内涵得到更充分的诠释。

(作者系中国摄影出版社总编辑)

2022-03-16 ——从“影像见证新时代 聚焦扶贫决胜期”系列图文书说开去 □吴重生 1 1 文艺报 content64003.html 1 图书装帧设计要有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