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到哪里去?”这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永恒话题。这里的“我们”不仅仅指人类,而是指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地球有大约46亿年的历史,生命在地球上诞生至少有38亿年,其间,生命发生了无数的故事才造就了今天地球上的芸芸众生。但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过去,很多人几乎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我们无法穿越时空亲眼看到曾经的地球,但幸运的是,化石里藏着那些逝去的远古生命留给我们的“密语”,它们书写着地球曾经的模样。古生物学家透过层层叠叠的地层及地层中保存的各种化石,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看到了曾经的沧海桑田和波澜壮阔的海陆变迁,也看到生命为了适应环境获得生存而在代代相传中不断演化。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国际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所里的很多古生物学家是相关领域的领军科学家,他们在繁忙的科研之余,将科学普及作为自己的责任。由戎嘉余院士领衔,20余位古生物学家基于各自研究领域深耕数十年的科研成果和曲折、坚韧的发现故事,将38亿年的漫长时光浓缩在了一本科普图书里,这就是《化石密语》。
这是一本有思想深度的科普图书,通过阅读可以领悟科学大师关于生命演化的独到见解。《化石密语》要讲述化石和生命演化的故事,自然离不开达尔文的演化论(进化论)。演化论的提出不仅改变了世界,改变了科学,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认知和行为方式。
说起达尔文的演化论,人们似乎并不陌生。但是,我们对于演化论的理解真的科学吗?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从简单到复杂”是生物演化的必由之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那么“适者”就是“强者”“优者”,“弱者”必然被淘汰;人类是地球生命的主宰、万物之灵;生命的演化要不断进步、趋于完美。戎嘉余院士在本书的开篇,从一位古生物学者的角度,与我们分享了他对于演化论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他让我们了解到很多生命长期处于简单状态(如蓝细菌),甚至由复杂向简单演化(如寄生虫);地球历史上弱者逆袭的例子并不少,人类只是经受天择考验的无数物种中的一个,物种之间是平等的,无所谓低等和高等。在生物界,退化的性状并不鲜见,而追求完美难以做到,也未必最好……戎院士还呼吁人们摈弃“社会达尔文主义”,坚守“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只有正确地认识了演化论,我们才能对书中即将介绍的化石知识以及生命演化史中的各种生物有更深刻的认识。而阅读完本书后,我们又会对戎院士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本书运用融媒体的形式,展现了一幅跨越38亿年的生命演化长卷。翻开《化石密语》,生命演化历程的画卷就在手中徐徐展开。它像一份“导游图”,带领我们开启了“穿越地质时空的发现之旅”。于是,我们看到了生命可能诞生在“温暖的小池塘”或海底的“黑烟囱”;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让几乎现今所有动物门类的祖先来了一次“集体亮相”;海洋里的植物和动物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吹响了进军陆地的号角;最早征服蓝天的昆虫演化出高超的生存本领,成为如今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飞向蓝天的恐龙解锁了新技能,成为后来掌控天空的鸟类;一些登上陆地的动物又回到海洋,而与恐龙同时代的海洋霸主鱼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了解了生命在不断拓展生存空间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有趣的演化故事之后,古生物学家又让我们看到了数亿年间生命经历了怎样的五次大规模灭绝事件。生物大灭绝是生物圈的“新陈代谢”,如白垩纪末大灭绝终结了长达1亿多年的恐龙时代,却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登场提供了机会。本书展现38亿年生命演化历程的线索,与同类书相比非常新颖,也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在古生物学家的笔下,远古世界多姿多彩又妙趣横生。他们还通过300多幅珍贵的化石图片和基于化石证据“复活”的古生物绘图,以及亲自录制的近百个高清科普短视频,进一步拉近了科学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在他们的努力下,古生物学理论不再成为普通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望而却步的深奥学问。
本书见证我国古生物学的百年发展,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孜孜以求的科学家精神。在我国,古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展研究,起步并不早。但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学家笃志践行、接续奋斗,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世界级研究成果,其中的大多数却并不为公众所知。古生物学家在《化石密语》中聚焦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大多是他们自己亲身经历和参与的,这些见证了我国古生物学从薄弱到走在世界前列的百年发展历程,增强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但科学研究并非一帆风顺,如书中就讲述了中国几代科学家历经半个多世纪在三峡地区苦苦寻找埃迪卡拉化石的艰难过程。在科学家的故事里,我们不仅了解到古生物学研究的方法,还真切地感受到我国古生物学家的魅力风采和孜孜以求的科学探索精神。我们相信,弘扬科学精神所能发挥的作用要远远超过单纯地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而这些宝贵的科学精神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
《化石密语》是一本“大家写的小书”,它将高端的前沿科学研究成果成功地转化成了优质的科普资源。书中传播的科学思想、普及的科学知识、弘扬的科学精神、倡导的科学方法,都将提升人们对古生物学的兴趣,更多地关注与我们人类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陶冶科学情操,从而促进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