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与争鸣/新闻

《诗刊》“北京大学女诗人专辑”座谈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 黄尚恩) 3月7日,由《诗刊》社、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联合主办的《诗刊》“北京大学女诗人专辑”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围绕《诗刊》2022年3月上半月刊推出的“北京大学女诗人专辑”进行研讨。李少君、邵燕君、霍俊明、丛治辰等主办方代表,何向阳、程光炜、敬文东、杨庆祥、陈均、李壮等评论家,以及入选专辑的诗人代表秦立彦、周瓒、顾春芳、夏露、杨碧薇、张慧君、葭苇、安子瑜、赵汗青参加会议。

李少君介绍了专辑的组稿和刊发情况。邵燕君谈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写诗,把写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她们的诗不为某一刊物而写,也不为出诗集而写,就是为当下的自我而写。敬文东说,系统阅读北大女诗人作品,会发现中文系还是可以培养作家、培养诗人的。诗人们始终在维护诗歌语言的质地,这与她们在北大受教育的背景分不开。杨庆祥谈到,如果把专辑的题目去掉,很难从中探究作者的生理性别。她们的性别经验以更隐秘的方式呈现,这是这批诗人进步的地方,即规避了一种宣言式的性别意识。丛治辰认为,北大女诗人长久而稳定地保持着她们对生活的敏感,保持着用女性化的可爱眼光去观察世界的品质。

诗人代表周瓒认为,北大女诗人的写作与现实联结紧密,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对时代感觉的把握,二是语言有较纯正的气质,三是对女性写作概念内涵本身的不断拓展。秦立彦表示,促使自己在北大开始写诗的原因是未名湖,“诗歌就像未名湖一样,是喧嚣中的秩序”。另一个原因是理想主义,“从北大出来的人大都充满理想主义,很难被时间和年龄纠正,它是源源不断的诗歌源泉”。

2022-03-18 1 1 文艺报 content64028.html 1 《诗刊》“北京大学女诗人专辑”座谈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