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艺术评论

专家学者在京研讨藏戏《赛马称王》

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四川色达耶吾布美藏戏团应邀演出格萨尔藏戏《赛马称王》,这部在藏区常演四十年不衰、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的作品,让北京观众耳目一新,也引起了戏剧界专家学者们的关注。

藏戏《赛马称王》的剧本节选并改编自《格萨尔》,这部全世界最长的史诗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宏大的《格萨尔》史诗有三大结构,《天界和降生》《称王及征战》和《圆满三界返回天国》。藏戏《赛马称王》演绎的正是史诗中惊天逆转的情节,即穷孩子觉如怎么成为旷世英雄格萨尔王。剧情跌宕起伏,台词富有哲理,唱腔优美动听,在牧区几十年来常演不衰,深受大众喜爱。四川色达耶吾布美藏戏团共有演员50余人,日常演出剧目包括格萨尔藏戏和传统藏戏。创始人桑珠洛吾是色达藏戏省级非遗传承人,他的藏戏传承来自其父亲塔洛。塔洛是将格萨尔史诗搬上藏戏舞台的第一人,也是色达藏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近日在京举办了该剧的学术研讨会。数十位戏剧界专家齐聚一堂,对该剧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展开讨论,他们对色达耶吾布美藏戏团勇于走出牧区,将藏戏文化带进都市的决心与探索精神给予肯定,并为剧目的艺术提升和传承发展建言献策。戏曲史家、中国剧协顾问廖奔研究员肯定了剧团在藏戏传承与革新方面取得的成果,认为该剧采取民间故事的叙事视角,格调欢快愉悦,通过因陋就简的舞台呈现方式,将厚重恢弘的格萨尔王故事以通俗歌舞形态呈现,利于不熟悉藏戏文化的观众理解和认知。对于剧团未来发展,与会专家也提出了中肯建议。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戏剧导演王绍军从藏戏人才培养的角度谈到,藏戏在国内和国际的传承与传播过程中,需吸收和借鉴现代演剧观念与创作方法,不可缺少高水平演剧人才的参与,中国戏曲学院未来将会在藏戏的表演人才培养、剧目创作等方面提供助力、加强合作。持续帮扶剧团提升艺术水平,助力传承与弘扬优秀的藏戏文化。(艺 文)

2022-03-18 1 1 文艺报 content64035.html 1 专家学者在京研讨藏戏《赛马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