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艺谭

陕北民间音乐调研报告

□崔玲玲

2021年4月16~20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社会宣传推广活动——“陕北民歌”与“内蒙古西部二人台”民间传习状况调研(陕北段),在陕西省榆林多县市展开。

一、调研基本概况:

调研时间:2021年4月16~20日

调研地点:榆林市榆林区、横山区、绥德县、佳县四地的博物馆、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村秧歌队等。

调研音乐品种:榆林小曲、陕北说书、陕北秧歌、绥德唢呐、陕北民歌、红色歌曲、陕北民间乐器、民间歌曲集等。

调研对象人员:民间艺人、村民、文化馆艺人、当地专家学者。

调研方式:民间艺人表演、民间艺人个人访谈、民间艺人专家学者座谈等。

参加人员:中国民协有关领导、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陕西省及所涉市区县民间文艺工作者、大系出版工程“歌谣”专家组成员、陕西歌谣编委会、当地民歌专家、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等。

二、调研过程与内容:

4月17日,我们参观了榆林民歌博物馆、榆林民俗博物馆,晚上参观了榆林文化馆、榆林非物质遗产中心,还在此听了榆林小曲和陕北说书。

榆林小曲《张生戏莺莺》曲风清雅细腻。当天的伴奏乐队乐器包括:古筝、扬琴、二胡、三弦、小碟5件乐器。据古筝伴奏艺人王青老师介绍,早期的伴奏乐器要更多,乐队从简了。当场演出使用的是现代筝,但从博物馆里观看资料知悉,上世纪80年代以前使用十三弦小筝,博物馆也有实物。早期榆林小曲使用小扬琴和木板蒙箱三弦、曲项琵琶等。

18日上午,横山区党岔镇历史博物馆、老腰鼓基地和韩启祥纪念馆,看横山腰鼓和聆听陕北说书、陕北民歌等,并与民间艺人和学者进行访谈。

在韩启祥纪念馆门前,艺人孙占东的即兴说书和陕北说书的经典曲目显得幽默与风趣。现在当地的艺人们都使用蟒皮蒙音箱的三弦,定弦为dosol高音do。艺人们使用杏核为头,绑上红绳为杆的特殊拨子。早期有三种类型的三弦,分别为使用木板蒙音箱、多层草纸糊制音箱、牛皮蒙音箱。其三弦定弦为do sol sol,从中可以看出,早期三弦具有草原音乐文化共鸣弦的特征,这也反映出榆林地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的交融特征。

19日中午,我们到达绥德县,去往文化馆观看民歌和唢呐演奏。

现场三位老民间歌手的演唱实属精彩,而年轻人的演唱更多的是使用了普通话,其风格也略逊色。之后的座谈会上,当地知名学者提出了尖锐的问题,歌手演唱民歌一定要使用绥德方言才能体现出当地音乐风格。今天演奏的唢呐曲目都是民歌曲目,应该对难度更大的唢呐曲牌的乐器进行学习与训练,不然优秀的唢呐曲牌会渐渐失传。

19日下午,赶往著名的具有黄河九十九道湾称谓的佳县螅镇荷叶坪村,位于黄河岸边的这个小村庄,《黄河船夫曲》传遍大江南北,秧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现场聆听了80岁老人郭来香演唱的多首当地民歌《掐蒜苔》《走太原》等,还聆听了当地唱响全国的《黄河船夫曲》。

20日上午,在佳县去参观了《东方红》的词作者李有源的故居。李有源的侄子、今年已经95岁的李增成老人演唱了《东方红》。之后,去当地的白云观考察了白云观道教音乐的乐队演出与使用情况。

三、调研总结与思考:

此次调查走访,收获颇丰,感触良多,对陕北地区的民间音乐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体会。随着调查的深入,笔者对一些当地文化现象中的民间音乐保存、传承、传播等有所关注与思考,对于部分文化现象思考总结如下。

首先,考察过程中对民间音乐演唱演奏的思考:

1.民歌演唱方式的变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陕北的自然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变,在偏远地区还依然保留着古老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环境,从所采访的民间艺人来看,包括了来自乡村的民间艺人和来自于城市的民间艺人(文化馆和非遗中心等)。听演唱可以感受到,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演唱模式状态:来自乡村的民间艺人们有着精彩的语言,保留着淳朴的演唱风格,在城市里的艺人们由于常年在舞台上表演的多,则表现出很多表演的痕迹。

2.民歌方言的使用

由于整体周边环境的影响,现在城市的年轻人讲普通话的越来越多。此次采访与聆听的过程中,部分城市年轻歌手使用普通话演唱,这对使用方言演唱的本土民歌的传承与保护会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会使本土民歌的特征与风格渐渐消失。

3.演唱民歌的曲目

从此次走访的民间艺人们演唱的民歌曲目上看,来自乡村的艺人们带来了很多之前较少听到的民歌,而城市的艺人们演唱的曲目相对集中,这样对陕北民歌的传播会产生影响,建议增加新的演唱曲目数量。

4.艺人们的坚守

此次见到了非常多且优秀的民间艺人,如王勇、孙占东等等,这些一代代的艺人们爱本土的音乐,这份爱是他们坚守的动力,才会使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化源源不断地涌现,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其次,对所调查的市、县、村三级政府对当地文化保护的思考:

1.这次调研所到的市、县、村等的博物馆、文化馆、非遗中心,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都非常有特色,所到地方也看到了众多的优秀的民间传承人。

2.榆林非遗中心每晚都在文化馆的小剧场,有面向全市公众的免费演出,这为城市里传承传播本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建立的各级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收集了当地非常丰富的历史文献与实物资料,其中包括:各个时期出版的歌本、研究专著、乐器收藏、历代艺人名录和走出去的本土音乐家等。我们从这些文物的线索可以进行再研究。印象深刻的是横山区文化馆的收藏室,收藏的文物包括各时期当地艺人使用的乐器,各时期出版的民歌集及唱片。

4.我们在前往乡村一级的民间音乐考察中,看到了村民与艺人们保留着大量的本土音乐文化,可以说,陕北音乐文化的土壤依然肥沃丰厚。

最后,此次考察后,笔者想继续深入进行研究的音乐文化内容的思考:

1.古筝。作为流行于中国多地多民族之间的一件乐器,根据流行的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多种流派,对于这件乐器,从博物馆中看到展示的早期古筝实物与图片,可以看到与今天使用的古筝有着一定的差异,有着形制、使用、制作、演奏等方面的演变。

2.扬琴。今天在当地使用的是现在我国通用的扬琴,但是在榆林民歌博物馆和榆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看到了早期的小扬琴,且形制还有差异。

3.三弦。今天当地使用的是天津生产,销往全国各地统一的三弦,但从榆林地区使用独特的拨子为突破口,发现了榆林地区三弦的发展与演变,这是一件可以进行追踪调查的乐器,从访谈中得知,三弦早期存在的和音共鸣现象与毗邻蒙古地区的三弦文化可以进一步进行对比研究。

4.琵琶。曲项琵琶在隋唐时代大规模流行,随着朝代更迭和时代的发展,渐渐退出了主流的音乐文化舞台。榆林民间还保留着这一形状的琵琶,还使用在说书的伴奏或独奏中,是可以进行中原文化遗存现象的再研究的重要题目。

5.民歌与艺人研究。榆林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享誉全国的民歌与优秀的艺人,这种音乐文化的地域性现象可以作为一种专题进行专项研究。

黄土高原与黄河共同孕育了陕北音乐风格的形成,5天的行程让我们所有人感受到了榆林文化的特殊性与多样性,为下一步的传承、传播与再研究工作积累了素材,并提供了新的视角。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歌谣”专家组成员)

2022-03-25 □崔玲玲 1 1 文艺报 content64138.html 1 陕北民间音乐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