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艺谭

央视春晚歌曲40年的引吭与嬗变

□张冠宇

壬寅虎年,央视春晚走过40个年头,其中歌曲类节目,仿佛刻录国人集体记忆的唱片,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轨迹。

19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热潮开始涌动的年代。恰逢其时,1983年的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春节联欢晚会。

且不说《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回娘家》《十五的月亮》《大海啊故乡》《幸福在哪里》《请到天涯海角来》给巷陌百姓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也不说《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万里长城永不倒》赢得国人多少热烈掌声,最能准确记录国人思想解放历程的,当数李谷一在连唱5首之后,应广大观众强烈要求,又加唱一首流行歌曲《乡恋》。正是这春潮般的民意,融化了文艺舞台乍暖还寒的冻土。

转过年来,另一首深情咏唱家国情怀的歌曲《难忘今宵》问世,并成为央视春晚的特殊标识,延续至今。

1980年代中后期,时代的列车奔鸣呼啸,人们向往新生活的脚步也从悠闲随意变为步履匆忙。

天南海北的音乐人仿佛一夜间达成共识:摆脱港台歌曲“一统天下”的局面,凭借本土文化的积淀与张力,创作出无愧华夏文化的原创作品。

1986年,中国内地百名歌星亮相北京工人体育馆,共同演唱《让世界充满爱》这首大型声乐作品,促成中国流行音乐颇具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那时的央视春晚是把脉时代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编导们助推了一大批本土原创作品:既有《我们是黄河泰山》《思念》《爱的奉献》《望星空》《歌声与微笑》;也有《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军港之夜》《春天在哪里》《故园之恋》,进而形成此伏彼起的系列交响。

1980年代后期,在音乐人用原创构建起新时代民族与通俗歌曲的营盘后,央视春晚顺势而为,适时为春晚这顿文化大餐搭配些中西合璧又特色独具的风味佳肴。

1987年央视春晚的创新之举,是邀请了那个黑头发却白皮肤蓝眼睛的大男孩费翔。一曲《故乡的云》撩起人们的思乡之情;而当他激情热舞《春天里的一把火》时,摄像师根据领导指示只能拍些面部特写,生怕摇摆热烈的舞姿刺破播出的底线。

1988年央视春晚又特别邀请台湾歌手包娜娜献唱感怀归乡之途何等漫长的《三百六十五里路》,令两岸听众无不动容;而1989年刚刚推出关牧村演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就大胆播放了在港味伴舞烘托下,由香港女星徐小凤靓丽演唱的录影带,一曲《心恋》和一首《明月千里寄相思》,配以优美的嗓音、优雅的风范和柔婉的舞姿,着实令内地观众领略了从未品味过的视听盛宴。

正是这些谨慎又大胆的尝试,使央视春晚的荧屏上,各种类型、不同唱法的歌曲犹如烂漫春花竞相绽放。

跨进1990年代,随着央视春晚与央视青歌赛的并驾齐驱,极大促进了三种唱法原创歌曲的积累与勃兴。

1994年,全国各地涌现出五六十位当红歌星,被称为“九四”新生代,而跻身央视春晚几乎成为所有歌手的心底梦。1995年,大量唱片歌手涌入央视春晚,进而引发广东歌手北上京城的热潮。当然,深为百姓喜爱的,还是有着鲜明民族特色又融入时尚元素的新民歌。

从1980年代走来,1990年代达到高峰,影响至今的民族歌曲作品《我的祖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爱你,塞北的雪》和《想家的时候》《说句心里话》等征服了广大听众的心。继而营造出“军歌民唱”的独特景观。借助《小背篓》《辣妹子》《爱我中华》的清丽歌声,刷新了人们对新民歌的认识。

1990年代,是改革开放承前启后的年代,也是歌曲创作繁盛的年代。值此,央视春晚推出一大批充满蓬勃气息的“青春之歌”,一时间,民谣、流行、军旅歌曲及混搭轮番亮相:李谷一“端”出了《前门情思大碗茶》,张晓梅“种”出了《好大一棵树》,杭天琪“让”《黑头发飘起来》;那边,刘德华喝着《忘情水》,甄妮手捧《鲁冰花》,潘美辰祈愿《我想有个家》;再仔细聆听,则是郁钧剑要《说句心里话》,张也祝《万事如意》,林萍在《为我们的今天喝彩》,解晓东放歌《今儿个高兴》。

这一时期不仅个唱一枝独秀,对唱、重唱、联唱也繁花似锦:毛阿敏、刘德华、张雨生感念《心中常驻芳华》;阎维文、万山红回忆《想家的时候》;祖海、佟铁鑫互问《为了谁》;群星联唱《爱我中华》……

说来还有一首歌与春晚气氛最为契合——《三百六十五个祝福》,但实际上1991年蔡国庆初登央视春晚唱的是《去远方》;半月之后,这首已经唱红的祝福歌儿才在央视的元宵晚会上亮相,可算遗珠补漏之举。

1998年央视春晚最为新潮的歌曲,当属由那英、王菲演唱的《相约九八》,抒发出国人在物质和精神文化向城市化、都市化及国际化迈进过程中的美好祈愿。

1990年代是国门更加开放、国民思想更加解放、国人情绪更加奔放的年代,也是人们喜欢回望、喜欢怀恋、喜欢抒情的年代。央视春晚借势全国歌曲创演群星荟萃的大好局面,适时推出《在中国大地上》《中国大舞台》《山路十八弯》等一批歌曲力作,以及《像雨像雾又像风》《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我的爱对你说》这些歌曲;同时也推出《同一首歌》这种磅礴大气之作;为呼应民众怀旧情绪选用的《同桌的你》《再回首》《牵挂你的人是我》。

1990年代初期,由张藜、徐沛东创作,地域特色浓郁的“东北风”,借助电视剧席卷神州大地;中期则出现颇具思辨色彩的《雾里看花》;到1990年代末期,富有亲情色彩的歌曲刚上央视春晚便一炮走红,譬如由蔡国庆和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所以大受欢迎,不仅因为词曲平实温情,演唱真挚亲切,还因为切中举国奔小康之际儿女对家中父母的丝丝牵挂和父母对儿女顾盼家庭的希冀与感应。

由此可以说,1990年代的央视春晚确是姹紫嫣红、群星荟萃的窗口与舞台。讴歌时代主旋律的新民歌始终担任领衔,描摹新生活的通俗歌曲如春光乍泻;而在时代列车的拐弯处,一缕以校园民谣为标志的怀旧情结在人们的耳畔萦绕,仿佛身临新千年端点的人们对飘然逝去年代的深情回望。

新千年过后的10年,由于播放器剧增、媒体多元,导致众口难调,新老观众欣赏口味的公约数越来越小。

笔者对这10年相对“走红”的央视春晚歌曲做了个粗略统计:

2000年:《举杯吧朋友》《爱我中华》《家和万事兴》;2001年:《二十年后再相会》《咱老百姓》《今夜无眠》;2003年:《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好人好梦》;2004年:《江山》《好运来》《实心汉子》;2005年:《天路》《我和我的祖国》《月半弯》;2006年:《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吉祥三宝》《你是我的玫瑰花》;2007年:《隐形的翅膀》《今天你要嫁给我》《孝敬父母》;2008年:《月亮之上》《青花瓷》《千里之外》;2009年:《超越梦想》《本草纲目》,“改革开放30年纪念金曲”联唱;2010年:《阳光路上》《传奇》《春天的芭蕾》《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开列这样一份歌单难免以偏概全,但人们仍然可以管中窥豹:风格从传统向个性化转变;表演从内敛转向张扬;多元并存适合网络流传,符合年轻人口味;港台歌曲有所增加。

新千年第二个10年的春晚歌曲力图突破空心化、雷同化重围,试图在亲情化、幸福感、欢乐性、乡愁中及新颖编曲方面下功夫,目标是理念创新,感觉温馨,词曲走心,以吸引不同界别、不同年龄的听众。

2011年央视开门办春晚,大胆选用草根阶层西单女孩的《想家》和打工一族旭日阳刚的《春天里》,他们或温情或粗粝的演唱引发观众极大共鸣。2012年以亲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叫一声爸妈》《好久没回家》《我要回家》及《远方的家》,都形成一条以家为脉络的情感线,朴实真切,暖人肺腑。2013年推出《春暖花开》,寓意未来发展的大好局势,《美丽中国》则如遥相呼应的优美和声,席琳·迪翁一曲荡人心旌的《我心永恒》拓宽了国际化视野。2014年的《时间都去哪了》令人感怀,《我的要求不算高》勾勒出普通人的“中国梦”,而合唱歌曲《天耀中华》,以其恢宏凝重的韧性与张力,道出歌者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沉表达。2015年人文色彩浓郁的歌曲集中亮相:这边唱响《共筑中国梦》,那边的《丝路》已在不远处回声,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无尽的《乡愁》已飘散在返乡的归程。2016年有讴歌中国梦的歌曲《走在小康路上》《山水中国美》《多想对你说》问世。2017年,一曲《国家》引起亿万中华儿女共鸣,一缕《满城烟花》充满诗意又温馨华美,《看山看水看中国》活画出热烈红火的民俗工笔画,《千年之约》则把丝绸之路的艰辛与辉煌融为一体。此外还有3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不忘初心》向世人宣示“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的初衷与自信;《壮丽航程》回答我们要到哪里去的历史命题;《当那一天来临》是面对世界变局,中国军人交出的铿锵答卷。2018年,《我们的新时代》为新时代中国喝彩,《山笑水笑人欢笑》颂扬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岁月》歌咏生命、惜怀光阴;而由中国歌唱家与美、俄、法、意等多国歌唱家共同演唱的《我爱你中国》,则尽抒各国朋友喜爱中国的厚谊深情。2020年则因疫情度过了有些特别的除夕夜,郭兰英等歌唱《我的祖国》,李光曦等引吭《亲爱的中国》,杨洪基吟咏《黄河颂》,成龙放歌《万里长城永不倒》。2021年《灯火里的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明天会更好》相继唱起;而凭借网络走红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年也登上央视春晚,并受到观众喜爱。2022年,一首《春风十万里》描画出大美中国、奋斗中国、幸福中国的挺拔身姿;《这世界那么多人》犹如抗疫之中的情景再现温暖人心;《你是我生命中的礼物》把感恩的心尽情抒发;《我们的时代》与《黄河 长江》两相互衬,抚今追昔,道出新时代新征程的宏大叙事。

综上,央视春晚40年来推出的歌曲,旨在彰显中国元素、民族特色、地域文化和艺术之美,为整台节目增添不可或缺的底色与亮色。我们相信:只要理念创新、内容出新、形式翻新,未来的央视春晚舞台上,还会出现更多无愧时代并让国民百姓喜闻乐见的好歌并长久鸣响。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2022-03-25 □张冠宇 1 1 文艺报 content64141.html 1 央视春晚歌曲40年的引吭与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