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书香

在胸中植树 与群山结义

——读赵树义长篇散文《折叠的时空》 □张二棍

总有人流连于空山新雨后,总有人沉醉在芳草连天中,总有潋滟湖光与青翠山色值得我们一次次细致地描摹,总有粼粼江湖和郁郁森林召唤出我们内心中的诗情画意。赵树义这一本《折叠的时空》,以绿色的沁源为基点,而事实上撬动的,却是整个沁源的古往今来前世今生,乃至整个人类与河流山川草木不可割裂的唇齿关系。377页煌煌烁烁的文字,赵树义可谓用心颇深,更可谓用功之至。他一次次带着上党赤子的情谊,深入这一方唤作“沁源”的水土,仿佛是一次次觐见与朝拜。

我无法探究赵树义捉笔写就《折叠的时空》的过程了,但也有幸从他这本文笔清幽、装帧精美的书中,窥见一个诗人、散文家精微观察世界,细致体悟时间的能力。我想,这也正是赵树义将本书命名为“折叠的时空”的用意吧。他不止是在书写沁源的山山水水、历史人文、民俗乡风,一定还潜藏着自己无数的野心。也许,他只是借着“沁源”这人间的一角,借着自己人到中年已经不虑不惑的肉身,状写着沧海桑田在变幻中的一个个瞬息。也许,赵树义笔下的这一幅幅沁源,是他在替代无数古往今来的贩夫走卒、游子离人,勾勒着各自魂牵梦萦却无法抵达的家园。一如书名,既然时与空可以折叠,那么赵树义必然不甘心简单地去看看山水,翻翻县志,听听故事,然后一五一十、按部就班、浮光掠影去描摹一个耳熟能详、人尽皆知的沁源,他也必然会动用太多诗人的敏感,散文家的细腻,动用一个媒体人“深挖洞广积粮”的素养。当这一切仿佛天意般凝聚在赵树义这里,又被他精彩地呈现在这本书中,“沁源”这方水土,也必然是五光十色、锦绣斑斓的所在了。

十六章各表其义的文字,像十六枚或悠长或高亢或轻盈或低沉的音符,组合起来,时而大合唱般荡气回肠,时而协奏曲般棱角分明。第一章《沁水出焉》可谓之开宗明义,不仅详实追溯了“沁源”的来由,更将这源头的风物人情、花草鸟兽、传说史料娓娓道来,出神入化。我想,这是赵树义作为《折叠的时空》东道主的待客之道与见面礼。他洞悉这里的一切,也愿意在谈笑间全盘奉上,让读者身不由己在他从容不迫的文字中徜徉,仿佛跟随着一个生于斯长于斯、通天文晓地理的耄耋老者,一一辨识着鸢尾草、高羊茅、苜蓿、榆叶梅、茶条槭等等,而耳边,河水叮叮咚咚顺流而下,周遭的林草间,是游隼、红嘴蓝鹊、星鸦、黑冠山雀、红隼……不得不说,赵树义在这一章节中真诚而淋漓的叙述,为全书奠定了一个有据可考,资料详实的根基。自“沁水出焉”,赵树义先宏阔地勾勒出一个天上飞鸟、山中走兽、漫坡绿意、遍野清泉、沁人心脾的沁源,然后他的书写就逐渐精微、幽深、厚重。这个群峰耸峙的偏僻小县,在赵树义的一笔一划之下,幻化成一方让人留恋驻足的好山好水。也可以说,这本《折叠的时空》,于沁源,于赵树义,是一次精神上的还乡,也是一次滴血认亲般的体认。在书中,赵树义足迹穷极四荒,下笔包罗万象,而他的血肉之驱,仿佛也得到这片大地加持与恩典,汇聚和演绎了诗人、散文家、田野调查者、博物学家的多维度身份,甚至可以从他天马行空而又师出有名的文字之间,影影绰绰地看出,赵树义也扮演过讲述神话的巫师,传唱民谣的歌者……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在赵树义细致入微的笔触之前,他一定是动用自己全部的心血乃至半生学养,来构局谋篇,来旁征博引,来为“沁源”镂形刻骨。在第二章《花坡蔓上》中,可见一斑。开篇笔走偏锋从几个游客的忘情,将时空的场域自然而然地带入到当下沁源的山水之间,然后马不停蹄,开启了他的探究与追寻。他探究的,是缘何“在中国的乡村史中,岭上是个别样的存在”,他追寻的,是“万亩花草,一坡风光”。赵树义深谙如何驾驭笔意,更擅长状写这纷乱的历史变故、民俗人文、绚丽风光。他是个有写作抱负的作家,所以他摒弃了单线条的敷衍叙述,更拒绝写下轻飘飘言之无物的游记。我想,这也是他将本书命名为《折叠的时空》的缘由吧。单单从他对“岭上”这一段的描述,他就在方寸之间,穿插了无数时空,将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岭上村,纷纷扬扬地挥洒开来。各个时空背景之下的人,在赵树义笔下虚虚实实地汇聚在此,有豪迈,有温情,有释怀,有感伤。这古今中外,若有若无的汇聚,将“岭上”这个朴素的地名,赋予了无上的神秘,拓展了无边的疆域,引申出无穷的涵义。一刹那,“岭上”二字,是烽火连天的战场,也是万马奔腾的牧场;是米沃什写下名篇的诗歌现场,也是“我”与老邓、宋勇诸人此刻神游的人间。确切地说,赵树义贯通了纪实文学与散文与诗歌的界限,在他这本书中,处处可见移形换影的笔法,也时时萦绕着理性与感性交相辉映的气质。《折叠的时空》可以当成一本美轮美奂的散文,但其中竟然有许多类似小说的架构。可以当作一本真真切切的游记,却又处处涤荡着亦真亦幻的诗意。如我所知,赵树义先生在大学读的是化学专业,而后的工作却是记者、编辑,在工作之余,他又是一个激情澎湃的诗人,停笔几年之后,他又开启了自己的散文创作之旅,并且在几年时间里声名鹊起,颇有建树。那么,当这么多过往与经历集结在他的身上,也就不难理解,他一旦用心,必然会调动起全部素养和见识。在书中,他时而如刀,有记者的凌厉;时而一叶知秋,有诗人的敏感;时而洞若观火,借用了物理上参天悟地的思维;时而谨慎求证,恪守着职业编辑的严谨。当这一切凝汇于《折叠的时空》中,就不难理解,这本书的精彩与出众了。

《赤石之桥》《有凤来仪》《羊头山下》《水长城》……循着赵树义的文字一章章读下来,不仅仅是当下的一个直观而厚重的沁源,从纸上跃然于我们心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书写了一个从未被发现的崭新地域。在这片乐土之上,人人皆与山水草木平等和谐,处处都有花鸟走兽自在徜徉。甚至可以说,赵树义以一己之力,用洋洋洒洒的二十多万字,再次重塑和缔造着一个亘古的家园——沁源。唯有河山大好,我们才能在其间安居乐业,生生不息。也唯有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才懂得山川草木对于每一个个体的意义所在。在大自然永恒的庇佑之下,我们耕耘、放牧、打鱼,在尘世上缔造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一个个年、月、日,如此温暖地度过并被认真铭记着。

我想说,《折叠的时空》的诞生,也随之诞生了一个崭新的让人侧目的赵树义。这是赞美,也是勉励。

2022-04-11 ——读赵树义长篇散文《折叠的时空》 □张二棍 1 1 文艺报 content64358.html 1 在胸中植树 与群山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