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业内聚焦文学与科技双向赋能带来的衍生话题——

科技是文学最大的“烟火气”

□本报记者 徐 健 教鹤然 康春华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科技发展在深刻影响人们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渗透至文学艺术创作、人文学科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不断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重塑我们关于未来的想象维度。一方面,科技可以借助文学的形式完成知识的更广范围传播,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也在尝试探寻科技文明的奥秘,阐释人类世界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面前,科技会给文学的创作、生产及传播带来哪些微观的变化,文学作品如何才能更好地书写科技时代的现实图景,实现科幻、科普类文学创作的产业落地还需要做哪些工作?一系列由文学与科技关系衍生的话题,值得业内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把握信息科技对现代人文的影响

科学界已然认识到,物质与能量都可以转化成信息,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开”和“关”、“0”和“1”构成的信息集合体。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联合创始人董仁威认为,物质与能量、生命与非生命、虚拟现实组成的网络世界与真实的物理世界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转化成信息,万物均可以联成一个“物联网”。他特别谈到,已有研究表明,大约7-10万年前,现代人类的祖先“晚期智人”大脑中发生了基因突变,由此具有了虚构故事的能力,进而创造了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创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现代人进入了文明时代。因此,想象思维是建构文学艺术的基础,也是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要素。我们需要用适应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新的思维来看待科技发展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作为人学的文学艺术自然离不开对科学技术的描述。而科幻小说作为科技与文学的信息载体,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文学艺术形式,并在科学时代成为主流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甚至有潜力成为新的主流。

文学信息学的基本观点认为,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特殊信息传递过程。从信息论看科技之于文学的挑战,可以发现文学的创作、接受过程也就是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处理过程。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三丰表示,文学生产原本是存在于大脑的信息加工和输出过程,只要我们承认文学生产的内核是信息加工,那么,算力和算法越来越强的科技,终究有能力将我们的精神活动信息化,且进行艺术化的加工,生产出符合人类认知的文学。文学的接受本质上是信息的输入过程,当VR/AR/MR和脑机接口成为信息I/O的新形态时,人脑接收信息的速率和效率将获得极大的提升。在这个大趋势下,三丰预测,未来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很大程度上可能会成为其它效率更高的信息接收形式的“文字形态脚本”。当下文学作品改编成影像类艺术作品需要大量成本,实现的信息传递效果也受到限制。未来技术可以发展到从文学作品中提炼人物、情节、场景、情感、情绪、审美感受等要素,直接快速生成触达感知系统的数字形态作品,甚至可以做到个性化定制。由此,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我们能够看到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对于文学艺术带来的根本性和颠覆性的影响与转变。

深入理解现实,深耕科普沃壤

文学作为人学,既关注人的本体存在,也始终深度关注变动不居的现实。科技作为人能力的延伸与外化,也是现实生活的“符码转换器”。移动通讯、智能家居、自动驾驶、虹膜识别、基因工程,每一项与人类有关的科技产品,都深刻地改变着现实的复杂维度。新技术时代的文学何为?

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作家韩松认为,现代科技发展和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文学工作者要兼顾了解科学知识、练习文学手法、培养想象力三方面的能力,更要注重以文学的形式提升国人的科技素养。科技和文学的融合能够改变文学的表达方式、传播形态和思维模式,让人们用现代的、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问题。“科技是现代社会的第一现实,也是生存的第一现实。如果说文学讲求‘烟火气’,那么,科技就是文学最大的‘烟火气’。”韩松认为,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数十个由腾讯、阿里、京东、百度等头部企业赞助的科幻奖项,所以,科技与文学艺术的融合必须要克服自身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问题,同时,更要让五四时期崇尚科学的精神重新回到时代,并获得新的上升空间。文学必须重新聚焦在时代的焦点上,放眼世界,石黑一雄的《克拉拉与太阳》、麦克尤恩的《我这样的机器》等都在关注科技带来的巨大变革,显然,科技已然成为时代的焦点问题,这就是文艺工作者未来要持续努力的方向。

科技知识的细分发展伴随着社会大众知识水平的普遍提升,科普作品应承担反映发展现实、架起沟通科学与社会之间桥梁的重任。在科技与文学双向赋能的时代,科普是一片广阔蓝海。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杨虚杰认为,科普作品是以文学语言表现科学观念、自然万物、科技发展等核心内容,包含作者独特的艺术感知和社会文化思考的文体。作为科技与文学巧妙结合的产物,科普作品通过文学艺术的构思和创作,创造性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使人得到科学上的启迪,又获得文学上的审美享受,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助力全社会科学素质的提升。

文学艺术家和科学家的携手与“联姻”,有利于文学艺术和科学双方互相滋养、共同繁荣。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武夷山谈到,科研一线工作者与文学艺术家的交流互动,能相互激发更深刻的灵感涌现。科学家与文学家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创作科普作品。科学家主要保证作品的科学性,文学家能增强作品的可读性。未来,应当继续拓展开放合作,持续完善对话互动机制,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在跨界融合、协同发展中促进科技题材精品力作的诞生,提高科普作品的科技含量和人文内涵。

科幻网文应该更好地

承担起弘扬科学精神的功能

互联网时代,科技与文学的融合催生了科技网文类型写作的出现,加速了文学作品的IP化趋势,为文学与文化产业结合,走向数字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科幻网文将科技元素、网络元素与文学创作相融合,既是科幻小说本土化的重要路径,也成为Z世代年轻人了解前沿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载体。

谈及网络文学如何表达科技话题,网络作家天瑞说符表示,在网文创作中,科技发展往往被具现为“攀爬科技树”或者“点出科技点”的形式,小说的剧情通常以主角成长和升级为核心,他们推动现代科技发展,攀爬科技树,解决世界学术难题,带领全人类走向未来时代的星辰大海。这种“黑科技文”“学霸文”,深受年轻读者欢迎,评论区会有无线电爱好者在线解释专业名词的释义和用法,也会有“书粉”详细分析文中的化学反应原理,这就要求写作者本身需要有科技知识的强大储备,以及过硬的资料查询与爬梳能力。网友自发在评论区整理知识点、答疑解惑,与作者和其他读者交流互动,形成了“同人科普知识微社区”的氛围,增强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黏性,让科技知识在当下拥有更多元的传播渠道,融入更广阔的年轻阅读群体。

江苏省网络文学作协副主席、评论家李玮观察到,前些年《庆余年》《吞噬星空》等热门作品中仅仅包含部分科技元素,近两年来,网文中的科幻元素成为非常显眼的存在,科幻类网文在网络文学中异军突起,写作质量更高,更具有创新性,“脑洞更大”。得益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对人的日常生活的改造,科技思维与科技素养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显著特质,而网络文学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以及在出版、影视、游戏等相关文化产业中具有强劲的市场号召力,科幻网文在IP生成、影视改编等方面,相较于纯文学和网络文学其他题材,有着突出的优势。李玮认为,将科学知识与网文情节更好地融合、书写更高质量的科技向网文作品,让科幻网文更好承担起普及科学常识、弘扬科学精神的功能,激发广大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思维,这是科幻网文需要解决的重要命题。

推进文学、影视与科技行业、科幻产业更深度的合作

从科幻文学到产业落地,从“脑海”到“纸上”再发展成全产业链条,需要借助文学与科技的双向力量。2020年,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10个方面加强扶持引导。对于科幻文学的影视化,八光分文化影视总监西夏认为,科幻电影内在的核心美学要素是惊奇感,如果没有理解科幻的惊奇美学和电影创作内在规律,很容易做出“披了一层科幻皮”的伪科幻作品。而在科幻文学改编方面,大量心理描写、视角转换如何变成电影语言,长篇小说信息过量和短篇小说信息不足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都非常考验影视改编者的能力和眼光。他认为,科幻影视的发展,既是中国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化产业、娱乐及教育等行业的内在需求。科幻影视行业的未来,需要具有市场眼光和艺术眼光、懂得科幻内在美学特质的影视创作者,更需要大量通晓科技前沿动态又具备深厚文学底蕴的复合型人才。

文化与科学的有机结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对人类未来走向的深切关注,这些可能都是成就未来中国科幻影视及科技题材影视的关键所在。影评人电子骑士谈到,中国的科幻影视以及科技题材的影视作品体量仍然不够丰富。很多影视工作者对科幻、科技欠缺理解,往往把科学技术或科幻构思当做技术层面的工具应用,缺少贯穿作品的探索精神、求真精神和实证精神。他认为,在《流浪地球》火爆之后,影视圈中做科幻科技方面项目的公司层出不穷,但一直没有形成影视与科技行业、科幻产业的深度合作模式。影视改编科幻及科技题材需要具备全人类的宏观视角,掌握好娱乐与表达的尺度,兼顾民族历史与科技主题的融合,这些才是科幻产业项目上下限的决定性因素。

2022-04-20 □本报记者 徐 健 教鹤然 康春华 业内聚焦文学与科技双向赋能带来的衍生话题—— 1 1 文艺报 content64457.html 1 科技是文学最大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