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不改,乡情依旧,乡愁悠长。我熟悉的贞尧仔是一个十分怀旧的人,不管走得多远,都不曾忘记来时路。最近我读他的新书《番薯情》,仿佛与他一起走进了那难忘的过往时光,感受那滋润心田的番薯气息,回味那热烈的故土挚爱。
据传,福建的番薯于明代时,由“地瓜之父”长乐人陈振龙从吕宋引进。陈振龙发现番薯可“随栽随活”,于是就把番薯藤剪成几小段,与缆绳编在一起,顺利通过了严格的海关检查,带回福建。从明代始,番薯长期是百姓的主粮,大大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可以说,番薯从落根于大地时起,它就以顽强的生命力与无限的付出,和劳苦大众联系在了一起。
番薯能直接食用,也能刨成地瓜丝,还能晒干储藏供一年四季食用。番薯全身都是宝,在乡亲的巧手下,“凡物成非凡”,制作出薯糜仔粿、薯糜仔饼、薯糜仔面……“番薯粉,家乡人没有哪家不用,哪人不吃,已融入每个人的血脉。”贞尧仔对番薯如此熟悉、如此眷爱,就是看到了番薯的特性,知道番薯乃劳苦大众温饱所系,与百姓的生息休戚相关。
番薯曾一度是贫困的象征,随着百姓日子的红火,番薯已经退出了主粮的地位,但番薯带给每个人的成长却是真实的,或者说是刻骨铭心的。贞尧仔成长于农村,吃过饥寒的苦头,曾经受过番薯的诱惑与恩惠。番薯成了他乡村生活的深刻记忆,成了他奋力摆脱贫困并不断前进的动力。他在《乡土情深》中说:“人穷,得有富人样,不畏穷,不攀富欺穷。”朴实的番薯见证了贞尧仔的成长,也见证了家乡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前进。
正是因为贞尧仔对番薯的情感如此浓烈,对成长经历如此记忆犹新,所以他的文章写得十分细腻。比如,造节粿的过程,他写得十分详细,每一道工序、每一微粉、每一细馅,都娓娓道来。描述这过程,就是在回味成长,回味乡土,回味凝聚在这番薯上面的人与情:“番薯丸是家乡人的挚爱,也是睦邻善友的使者。”而这其中,贞尧仔对母亲的回忆尤为强烈,母亲仿佛就是番薯的化身。
番薯是游子贞尧仔思念家乡的具体物象,正像门前的镜湖水,那春波微微,总是缠绕于游子的梦中。游子之所以对番薯魂牵梦萦,是因为母亲的双手,是因为母亲不断的付出。《番薯情》与其说是写番薯,不如说是写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母亲父亲无限的缅怀。造节粿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母亲倾注心力完成的,制番薯丸也是母亲亲自做的,母亲就是作者与番薯之间的桥梁。在作者笔下,番薯与母亲俨然融为了一体。而番薯外表的无华,正如父亲的本真、厚实。
风吹雨打照旧生,日曝霜压无挂碍。番薯是物,是情,是爱;是过往,是思念,也是展望。贞尧仔把对番薯的情,不仅反映其对故土的爱、对母亲的思念,更进了一层,还化为了对未来的展望与憧憬。薄薄的一册《番薯情》,融合了十分细腻的情感、无限深沉的情意。朴实无华的番薯,是我们记忆的缩影,承载着意味深长的人和事,饱含着浓郁炽热的情与思。透过本书,我仿佛与贞尧仔一起走过了岁月的沧桑,共同成长并对未来满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