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3日,由《文艺报》社、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天地出版社承办的报告文学《我用一生爱中国》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和成都两地同步举行。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书记处书记施战军,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周青,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等出席。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勇,天地出版社社长杨政等主承办方代表,白烨、潘凯雄、叶梅、何向阳、柳建伟、马国仓、程绍武、李舫、李炳银、李朝全、秦艳华、何明星、黄永军、王国平等专家学者,以及该书传主伊莎白·柯鲁克及其子柯马凯与会。研讨会由《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主持。
《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由作家谭楷创作,是一部反映“友谊勋章”获得者、国际共产主义者伊莎白·柯鲁克百年人生的报告文学作品。伊莎白1915年生于中国成都,亲历了中国百年来的历史巨变,始终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和对外友好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作品以伊莎白的百年人生故事展现了中国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程。
邬书林表示,《我用一生爱中国》是一本可读性强、思想深刻的书,字里行间充盈着作者的真挚感情。好的主题出版物要有好的叙述表达,要用真善美的力量打动人,同时要兼具国际视野,该书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阎晶明谈到,该书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范例。谭楷用精彩的故事讲述了一位外国友人是如何做到热爱中国,并将这种热爱一代代传承下去,乃至于成为一种信念的。希望更多读者能够通过阅读,领会作品所传递的精神和理念。
施战军说,《我用一生爱中国》具有文学史的意义,是一部留得下的好作品。作品书写了伊莎白坚定的理想信念、纯粹的中国立场、朴素的行动主义和高尚的人格精神,表现出伊莎白的精神特质和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与会专家认为,伊莎白的故事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伊莎白的人生贯穿着她对中国人民百年不变的深沉的爱、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以及对为之奋斗的事业的坚守与奉献。她的事迹将感召众多读者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自己的人生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作者谭楷表示,追寻百岁老人伊莎白足迹的过程,既是学习思考的过程,也是撼动心灵的过程。“我今年79岁,想到伊莎白98岁时还在修订她的人类学著作《兴隆场》,就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应当向她学习,继续努力写好读者们喜闻乐见的中国故事,用好作品来感谢读者。” (罗建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