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艺术

风格独特的历史画卷

□蔡曙鹏

闽南语和潮汕话称信为“批”。海外华侨的书信称为“侨批”。“侨批”也叫“银信”,是指近代以来,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国内眷属的家书(信)和汇款(银)凭证的统称,其基本特征是银、信合体。作为海外华侨通过早期的水客到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和领取包裹的凭证的“侨批”,是一种书信与汇款合一的载体。

“侨批”是跨越国界的亲情链

我们这一辈的海外华人,对侨批有清晰的文化记忆。1953年,我父亲把祖母从潮安接到了新加坡。祖母故乡的亲人不多,但非常挂念远方的侄儿、侄女。从会写几百个字时开始,祖母便一字一句地念,要我写“批”寄给在潮州的亲戚。我也曾亲眼目睹祖母接到家乡来信时热泪盈眶、心灵震撼的场景。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的年轻人,从图书馆固然能查到侨批、谱牒、碑铭、地契、证件等类型的民间文献资料。但他们如果看了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创作演出的《侨批》这台风格独特的歌仔戏,必然能通过其题材与情节的设计,对晚清闽南移民的艰辛岁月产生深刻的感性认知。同时,还可以品味歌仔戏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内涵。

《侨批》是曾学文继《邵江海》和《蝴蝶之恋》之后的又一力作。这次,他把焦点放在晚清1860年的闽南和南洋矿山。全剧共有七场戏,12位主要角色,三对在苦难人生的惊涛骇浪中面对挑战的青年男女。这三部戏,业界称为曾学文歌仔戏的“三部曲”。《侨批》曾几易其稿,创作团队本着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一版又一版地精雕细琢,令海外观众深受感动。

二战以后,华侨作为移民或移民后裔的群体,其身份认同产生了变化。这个群体经历了从侨民社会落叶归根的形态转换为当地国民组成部分的当地族群、落地生根的变化,但这并没有改变亲情链的延续。对于远去的“侨批”历史,这台戏直抒胸臆,具有独特的文化记忆的价值。从艺术的角度看,这台歌仔戏在写新题材、寻找新风格、开拓新戏路、增添闽南色彩方面,都有亮丽成绩。

提炼侨批史料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

先说剧本。时间从1860到1875年,空间在国内及侨居地来回穿梭,三对男女在不同情况下的交集,以歌仔戏的委婉或激昂的曲调唱出了他们的辛酸苦辣。剧作者提炼侨批史料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编排简洁有力,减少了线性场景转换的详细叙述。例如男主角黄日兴飞奔回家要和他心上人如意报喜的那场戏。当他赶到如意家时,听到的是一声如晴天霹雳的“送入洞房”,灯光从婚礼的热烈红色顿时变成冰冷的深蓝色,音乐也骤然停顿。黄日兴一转身碰到如意的表姐亚香,一脸冰冷的亚香斩钉截铁地告诉他,“如意已经嫁人啦!”接着,黄日兴意外地发现,眼前这个茶商的小妾就是因为帮助他逃走而牺牲的阿祥日思夜想的爱人时,他简直崩溃了。这样一波又一波的转折层层推进,加强了婚变的戏剧性。然而,编剧笔锋一转,又让死去的阿祥出场,直接和亚香对话,于是就有了这段感人肺腑、展现阿祥的扮演者陈志明和亚香的扮演者曾宝珠唱功的精彩对唱:

亚香:见手链如见人,临别话语在耳边。

阿祥:见手链想亲人,男人至爱藏手链。

亚香:谁知侨眷心中怨,女人苦海向谁言。

阿祥:钱钱黄金沉甸甸,寸寸血泪将妻连……

导演把日兴、阿祥和亚香集中在聚光灯下一个很小的圆形表演区里。亚香怨恨、阿祥自责,亚香和阿祥一前一后,把心里的话都掏了出来。日兴作为看得清两人都为了对方而牺牲自己的局外人,告诉亚香,实际上“他爱你胜过爱自己”。这么一说,让亚香从心里爆出一句“亚祥哥,我对不住你”,实际上亚香本人不也是受到了天大的委屈吗?扮演亚香的曾宝珠,句句忍住眼泪说话,更催人泪下,三人入心入戏的精彩演出,产生了巨大的戏剧冲击力,是一段让人长久萦绕脑际的好戏。

二度创作是组织者、演绎者的共同贡献

导演韩剑英从《侨批》的历史性、悲剧性出发,放大了故里和侨居地百姓的思念之苦、分离之痛。作为二度创作的组织者,他还要考虑到戏的观赏性。因此,在这部戏总体压抑的氛围中,统筹展现了生活里亮丽的闪光。例如矿工们看布袋戏那场,从聚光灯在日兴的布偶身上开始,欢快的音乐灯光渐渐亮起来,一个演员顶着盘子走矮步,群众演员也欢快地追逐。点戏一节,导演也设计了不同身段。布袋戏开场前后的热闹与欢快,营造出矿工们少有的快乐时光。及至写信那段,导演把编剧以简练手法写信时的几句唱、日兴下笔时的几句话,在静与动、快与慢的节奏之间,让群众演员呈现生动的舞蹈与造型。黄日兴以慢板唱出那个苦难岁月南洋异乡客的心声:“手中批纸,好像一座大山。多少人为它出洋过番,多少人为它妻离子散,多少人为它拼死拼活,多少人为它尸骨难还。”庄海蓉的音色较为清脆、高亢,这段大嗓音抒情唱段之后,黄日兴一句“让他风风光光地魂归乡里”响起锣鼓,数人抬起阿昆尸体,群众沉痛拍胸、拍腿,把福建的拍胸舞化进来,十分高明。和之前的“离乡最苦想抱伊”那段因能寄信回乡而高兴、同样采用拍胸舞化出来的群舞先后呼应,为戏的观赏性加分。

好编剧因人设戏,往往能根据演员的特长写出能流传的名段。而演员是最直接最关键的演绎者。优秀演员陈志明创造了许多动人形象,至今海外观众记忆仍旧深刻。在《侨批》中,他扮演因工伤而断了一条手臂的阿祥,善于活用技巧、身段,让每一段戏都有观赏价值。例如以芭蕉叶为道具,带领黄日兴潜逃,舞出紧绷、紧张的气氛。之后他的幽魂与亚香见面那场,台词紧凑、内涵丰盈,陈志明的吐词节奏、声调、语气,非常见功夫,使观众强烈地感同身受,对两个深爱对方的人因生活所逼分离,因分离而造成的悲剧,对19世纪贫困的社会现状有了深刻的回溯和感悟。

整部戏情绪比较压抑,因此,第六场的采茶歌舞和第七场的盖新房歌舞就显得特别可贵。除了拍胸舞之外,以黄日兴和如意布袋戏开场,也许是编剧运用闽南元素的选择,只是这条线后来没有太多的延续,比较可惜。

剧作的文献意识、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

前几天,我去韭菜芭城隍庙看百日大戏中的一台潮剧,与一些歌仔戏戏迷不期而遇。张嫂问我:“您知道吗?我女儿帮我上网,看了厦门歌仔戏剧团一部叫《侨批》的新戏,很好看!看到我哭啦……”她还没说完另一位戏迷说:“哎呀,网上看戏不过瘾,您一定要等疫情过了,就请他们把《侨批》《邵江海》带到城隍庙来!”“对,《邵江海》里也有陈志明!”“《侨批》更好,除了陈志明之外还有庄海蓉、苏燕蓉……”张嫂赶紧补上:“曾宝珠!”大家兴高采烈地争说歌仔戏,直到有人提醒大家赶紧搭地铁回家,他们才收起话匣子。

晚清是渐行渐远的时代,南洋是广阔而蕴含多元的地区,《侨批》主创团队的文献意识帮助了创作者从人物的内心出发,去感受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华侨坚韧不拔、奋勇前进、不被恶运和灾难吓倒的大无畏精神,尤具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新加坡华人戏迷们期盼好戏,期盼在这里传演了近百年历史的歌仔戏的新剧目。精湛的歌仔戏也能鼓励本地歌仔戏戏班和业余剧团更加努力地把歌仔戏发扬光大。

(作者系新加坡戏曲学院原院长)

2022-05-20 □蔡曙鹏 1 1 文艺报 content64875.html 1 风格独特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