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中国诗歌学会召开 “投身伟大时代、热情讴歌人民、攀登文学高峰——重温《讲话》学习座谈会”,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副会长曹宇翔,常务副秘书长金石开,驻会副秘书长木汀,副秘书长符力、雁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员在线上参加会议。座谈会由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王山主持。
王山在主持时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讲话》精神的继承、弘扬和发展,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诗歌属于人民,诗人要坚持为人民的书写。目前,中国诗歌学会正在进行诗歌“破圈”计划,此举即是为了构建时代与诗歌关系的新秩序,以体现诗歌创作的人民性。
杨克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中国诗歌学会赓续的优秀传统。中国诗歌学会要以《讲话》精神为指导,扎根人民,反映当代社会,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新时代诗歌写作要朝向人民,朝向大地,让诗大踏步走到人民大众当中。
参加会议的会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中有中小学教师、公安民警,也有刊物编辑、一线工人。与会者重温《讲话》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新时代新征程为坐标,共话新时代文学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畅谈新时代诗人应当具备的时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家表示,文艺为人民,是一条从延安出发贯穿新中国文艺史的精神脉络。诗歌是一个时代的缩写,更是文明的一种象征,这种象征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以诗歌的方式温暖父老乡亲,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用最朴实和纯粹的语言描写根植于当代的核心价值,肩负起诗歌应该承担的时代责任。诗人应该书写社会的进步、时代的脉动,记录当下波澜壮阔的伟大进程,书写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写山河之美,写人民奋斗和创造之美,写真挚情感之美,写精湛技艺之美,创作出具有思想力量、艺术力量的优秀作品。(欣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