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文学评论

源于树叶在幽林中自行吟唱

——读敕勒川诗集《我在人间,挺好的》 □张学东

在进入敕勒川的诗歌之前,先于最新诗集《我在人间,挺好的》自序中看到这样的句子:“我用诗歌向美和生活致敬。我用诗歌向诗歌致敬。我用诗歌抵御这个世界和内心深处深渊似的欲望,尽量让自己活得质朴、健康、自然、干净。” 质朴、健康、自然、干净,这既是诗人对自身为人处世的一份苛求,同时,也是诗人对诗作探求的一种精神向度。作为感性而敏锐的诗人,作为精神世界的一名勘察者,作者的清醒竟有点不像是诗人,他不迷醉,也不摇摆,不孤芳自赏,也不人云亦云,他在自序中进而表达了“真情真爱是最好的技巧,老实朴素是最大的技巧”,这样的诗人无疑让人觉得是憨厚质朴的,其语亦如酒后真言,皆为肺腑。

不露声色地用情,于无声处抒怀,或许最能体现诗人自然质朴的创作风格。在写给女儿的两首诗中,父亲的角色远远大于诗人自己,父爱发乎情又止于情。“那时/她还小/小到//还没有被什么东西污染/小到//还可以发现夜空/小到/还可以替人间/忧心忡忡/养着月亮”(《养月亮——女儿童年纪事》)。孩子的童真被诗人无限放大,天上的月亮可以被女儿捧在手心,幼小的心灵纯净到无一丝尘埃,于是,那司空见惯的月亮,也就幻化为可以让人养着的小小生命。相信许多为父之人,都曾被孩子的童言和纯真游戏深深打动,那一刻他们简直像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童,他们把比喻、拟人之类的修辞用到了极致。

另一首诗里,女儿和月亮的形象再次生动浮现,意境却大相径庭。“亲爱的女儿/天下大同小异/唯人间烟火//不可辜负/唯你让今夜的月亮/活得//像一个牵肠挂肚的老父亲/那么亮/那么单纯/那么脆弱/仿佛轻轻一碰/就会轰然坍塌”(《中秋节写给上大一的女儿》)。与前一首诗相比,这里不论是女儿还是月亮都在成长,千里之外的父亲借明月寄去深沉的思念,于是,那轮中秋月变成了苍老脆弱的老父,它不再是曾经那个被女儿养在小手里的童话般的月亮,今夜它如此衰老,甚至随时会倒塌。月之沧桑一如人之苍老,此事古今亦如此,诗人巧妙地将如父般的老月推至女儿窗前,营造出天涯共此时的人间常态,显示出作者信手拈来随性骋怀的质朴笔力。

人行走于四季与天地,俯仰之间皆是万般物什和满目景致,但诗人关切的往往是那些极易为常人所忽略的部分,或者说,就是那些最为司空见惯的寻常事物。“难以置信/一只鸟/用翅膀/安顿好天空/天空用无边的蓝/安顿好我的目光/我用突然奔涌的泪水/安顿好这人间的忧伤、幸福/和孤单的你”(《一只鸟从天空飞过》)。自然界寻常的鸟雀,在诗人的吟哦中却有一双不同寻常的翅膀,它划破天空又安顿了天空,而这天空安顿了我的目光,我又以泪水安顿了人世间的所有忧伤与幸福。“安顿”一词用得妥帖而精当,因为它所对应的是天空、目光以及幸福和忧伤,可以说这些都是人力所不及的,如此不经意的诗句,仿佛不是诗人在写,而是那鸟儿用轻盈的翅膀划在天空中的某种意味深长的特殊符号,诗人只是偶然抬头洞见,并轻声地随性吟出。

一首好诗既满足了诗人自我表达的需求,同时,也能在读者那里极大地满足自我提升的需要,读敕勒川的作品,这种体验尤为突出。他的诗中极少有矫揉造作的杂质令人不悦,诗人遣词冷静,铺陈得法,截句恰切,他所要表达的那些题旨和意趣,颇似林间山泉汩汩流淌浑然而成。下面这首《我的悲伤不过如此》就充分体现了此类特质:

多少座大海才能凝成一滴眼泪

多少滴眼泪才能凝成一种悲伤

多少种悲伤才能凝成一缕喜悦

多少缕喜悦才能凝成

一只飞蛾扑向火焰的决绝

从海水到眼泪,从悲伤到喜悦;从巨大的海水咸,到渺小的泪水涩。如此天马行空,又如此恰如其分。在此意义上,标题“我的悲伤不过如此”充分得以彰显,这里没有密不透风的铺陈,更无肆无忌惮的抒情,诗人只是以大喻小,又以小见大,自然简洁而又层层递进的五个短句,已然将客观的宏大与主观的渺小融为一体,最终它们都指向那飞蛾扑火式的人之宿命,即便是终其一生决绝的热望与挣扎,换来的也许只是毁灭后的死寂和灰烬。至此,读者或能得以释然,在某一瞬间,我们似乎是可以坦然于人生的种种悲喜成败了。

在当下,一些诗作常以晦涩难懂示人,好像越是叫人读不懂的莫名其妙的句子才是好诗,反而那些能够说得清道得明的诗却成为庸常之作。从这个角度看来,敕勒川的诗无意于制造这类晦涩,也绝不让支离破碎的碎片化和曲高和寡的主观化干扰创作,因为这些皆非他所追求的目标,他要求的只是“自然、干净、质朴和健康”,他认同的是“真情真爱是最好的技巧,老实朴素是最大的技巧”。在此种理念的倡导之下,作者试图一次次通过对自然万物和人间常态的描摹,去解释人生之中的那些不如意,其最终目的大概还是要与生活和解。

“年过五十,人生的大势已去,生活的真正面目露出了端倪,一个人历尽沧桑的心也才刚刚醒来,它再一次睁开婴儿般清澈的眼睛,重新审视着这个世界……”在诗集的后记中作者如是说,也完全印证了这一判断,因此,敕勒川的诗便打上了“重新审视人生”的烙印,并且是以孩童般稚嫩清澈的目光进行的,基于此,他的作品便形成了诗意在骨子里、技法在观念里的精神面貌。

2022-06-06 ——读敕勒川诗集《我在人间,挺好的》 □张学东 1 1 文艺报 content65076.html 1 源于树叶在幽林中自行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