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艺术

“实践性戏曲理论”的由来与价值

——《知行集——叶少兰艺术文论》编后 □张正贵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京剧发展史也可以看作京剧行当的博弈流变史和京剧流派的兴衰变迁史。京剧历史上先后经历以生行(正生)挑班、以旦行(正旦)领衔和生旦两行并举等演出格局与模式,出现过代有承传而各领风骚的若干艺术流派,这都是京剧本体性因素、时代性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长期以来,在以生(指正生、老生)、旦为领衔的京剧艺术演出体制下,即便历史上出现过优秀的小生艺术家,但是这一行当在班社的从属性地位却始终没有改变,更未出现足以改变行当面貌的小生流派。京剧小生艺术技艺掌握的高难度、人才的稀缺性、审美的高门槛、题材剧目的限定性等诸多因素的叠加,客观上使得小生成为一个以配戏为主的行当。应该说是直到京剧叶派小生艺术创始人叶盛兰的出现,才“扭转乾坤”(姜妙香语)。

叶盛兰创立了以“龙、凤、虎”三音为统摄的凸显清刚、婉转、丰腴、壮美的艺术声腔体系,创造了文而不媚、武而不粗、儒而不俗、穷而不厌的艺术表演风格,形成了雉尾生、扇子生、武小生、官生、穷生、娃娃生等小生艺术各分支均臻至境的叶派艺术。他以京剧史上小生演员首次独领挑班以及创立叶派的艺术业绩打破了长期以来小生的从属性地位。京剧叶派小生表演艺术是京剧乃至戏曲小生艺术的集大成者和开创革新者,其全面性、规律性、体系化和创造艺术新范式的艺术价值与贡献,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艺术实践中更为显著,在京剧史上巍然树立起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由于历史原因,叶盛兰先生被迫过早地离开舞台,当全国大演现代戏和革命样板戏之时,小生行当的古典表演形式几乎毫无用武之地。同样是一位艺术家适时地出现,重新点燃了京剧小生和叶派艺术的希望之焰,他就是叶少兰。叶少兰生于1943年,重登舞台大放异彩是1979年。大器晚成的叶少兰在艺术和精神层面到底积蓄了何许能量,以至于喷薄而出的艺术光华直至今日还在延续。当研讨叶少兰艺术人生的“上半部”时,我们有了以下的发现:第一,得益于梨园叶氏的家学渊源、家风承传、血脉基因和伴随着家族内外、亲朋之间、同行交往中源源不断、取之不竭的艺术技艺与精神的熏习陶养。第二,得益于艺术人生初起时对京剧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和对父亲叶盛兰如高山般的崇仰。第三,得益于新中国的新式戏曲教育的辉煌成就。正是一条科学的崭新的戏曲人才培育之路,塑造出以叶少兰为代表的一代新型京剧艺术家群体。第四,得益于叶盛兰的口传心授和衣钵承传。正是父亲的身教、言教、艺教,使叶少兰学得小生真章,习得叶派妙谛,悟得京剧神髓。第五,得益于在父亲和家庭突遭不可承受的巨大政治压力后,少年人猛然地体悟到了本不该属于这一年岁的人生况味,从而在心理上迅速地成长成熟起来。第六,得益于青年时期任专业教师的生涯,既在教学相长中再悟艺道,又得机会重新向父辈、师辈问学而精进。第七,得益于中央戏剧学院的戏曲导演进修班的深造,和若干年导演艺术实践的锻造。第八,得益于其较真、严谨、勤思的性格促然和多年来超强的忍耐和坚持精神,不放弃、不妥协,暗自存续艺术实力,等待绽放的时机。36年的人生历程,幸与不幸、顺境与逆境交织跌宕,正是这样一番荣辱升沉、异常丰富和复杂的艺术人生历程,造就了叶少兰后来人生与艺术的重立和辉煌。

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来评定叶少兰的艺术功绩和对京剧事业的贡献,还有赖于更多方家进行艺术和学术上的考索探究,以笔者的研究浅见至少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戏曲恢复传统戏后,叶少兰力促京剧小生表演、教学重富生机,其舞台实践接续京剧小生艺脉,担当起京剧小生艺术的“中兴之人”,在新时期彰显出京剧小生艺术的新面貌。二、继承赓续了京剧叶派小生艺术,并将这一具有独特艺术魅力与价值的流派推展到了历史与艺术的新高度,培育出一批京剧叶派的中坚力量,形成了京剧界“十小生九叶派”的新局面。三、正是其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推动、创新发展京剧小生和叶派艺术,才使得京剧小生行当的艺术价值和现实地位得到了空前跃升。四、在海内外传扬京剧艺术,在国家戏曲艺术振兴的系统工程、重大工程的策划和实施中贡献智慧,并躬身带头示范践行,是传统文化和京剧艺术的燃灯者。五、展现出一位具有理性思考和前瞻意识的新型艺术家的新形象,是一位从艺术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总结后的理念指导下反复实践,并在京剧表演、导演、教学等方面具有丰厚成果和独到认知的艺术家。

“知”是思想、智慧、学问,是思考、识别、通晓;“行”是行动、征程、实干,是跋涉、探索、践行。“知行合一”正是著者叶少兰一生为之、系之的态度与追求。《知行集——叶少兰艺术文论》正是叶少兰从艺多年来理性思索的文字结晶,经编者整饬梳理,内容分列为四个方面。“弘扬与传播”收录的文章主要是叶少兰在各种会议、讲座、课堂、采访中阐述对京剧艺术、小生艺术、叶派艺术的理解和认识,既有历史概述和宏观把握,也有剧目研析和功法揭秘,代表了其总体的艺术观和戏剧观。其中收入了上世纪80年代,叶少兰作为戏曲界唯一一位“富布赖特”国际交换学者在美国讲学一年的部分讲稿,极有历史价值。“躬行与实践”收录的文章是叶少兰导演、创排、演出、评点相关剧目的体会和感悟,是叶少兰艺术理念和艺术观的具体实践和示范。“感念与怀想”收录的文章是叶少兰对有利有功于国粹京剧的文化传承工程和为京剧做出重要贡献的政治家、艺术家的论述和纪念文章,条分缕析、情真意切。这些文章有助于读者更加立体丰满地了解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建言与呼吁”中收录的一部分文章是叶少兰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和京昆室副主任期间的委员提案、会议发言等,另一部分是在各类艺术活动中的致辞。这部分内容展现了叶少兰除了作为京剧表演艺术家外,他还是为国粹艺术奔走的呐喊者、活动家和梨园园丁。

戏曲和京剧理论的建设推进,需要包括表演艺术家在内的各门类实践家从实践当中提炼感悟和思考,有赖于出现更多如这本论集一样的“实践型理论”作为重要支撑,为戏曲和京剧理论的大厦添砖加瓦。

(作者系国家京剧院创作和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2022-06-06 ——《知行集——叶少兰艺术文论》编后 □张正贵 1 1 文艺报 content65081.html 1 “实践性戏曲理论”的由来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