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小说《六尺之孤》探索影文互动新思路

5月22日,由王霄夫创作的《六尺之孤》作品专题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办。会议由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范志忠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夏烈、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卢炜、浙江省影视审查专家库成员徐洲赤、浙江摄影出版社社长郑重、浙江大学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主任林玮、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教授常虹等省内专家参加了本次线下研讨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系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陈奇佳、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周安华、《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主编刘冰雅等省外专家以线上方式参会。会上,专家学者围绕小说的影视开发、时代背景、故事细节、语言风格、主题思想等进行研讨,并提出了影视化改编的专业意见。

饶曙光表示,该小说是一部极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对历史有了一个全新表达,而这种魔幻现实主义取自现实经验,又在历史的呈现中避免了悬浮感。“罗生门”式的另类叙事设计,拓展了读者的阅读经验,使读者对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郑重认为,作品中孤胆英雄式的设计,悬疑式的故事铺陈、奇幻式的古老文化、高度聚集的场景、丰富的自然景象和地域人文记录,使《六尺之孤》作为一本优秀的小说的同时,也拥有了成熟影视IP母本的品质与要素。陈旭光谈到,小说具有一种南方特有的湿润气味,犹如一幅“南方近代风俗画”,并提出了“江南美学”的观点,其江南地区的地方史、家族史乃至国民革命史达成隐喻与互文,可以称其为“南方版的《白鹿原》”。同时,小说主人公兼具众多历史人物特征,并将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的典型形象东移,人物塑造抓人眼球。常虹作为该小说的插画师,从文字视觉化角度谈到了其插画画作的创作过程以及对该小说的感受。他表示,整部作品通过文字传递出极强的视觉感受,具有很好的影视剧改编潜质,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才得以创作出书中的插画画作。周安华认为,小说展现出一个超越主流态度的更深刻的主流,进入到了哲学的层面,即宿命、隐喻和人的终极化阶段,具有当代文人创作小说的大格局和大眼界。小说中不断叠化和不断聚焦的时空给予了空间自由建构的可能,同时赋予受众更多想象空间,其非线性但极其精妙的情节铺设使作品具有极强的影视化价值。卢炜对王霄夫以往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作者从过往常用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转向了“一分为三”,即时空转换的三重维度,出现了中间变量。这种中间变量,使小说在人本意识的基础上拓展了思维深度,实现了精英化写作。高小立说,作品通过人物的名字、性格、面貌、表情等细腻刻画,拓展了有关爱恨情仇不同面向的情感丰富维度,使人物形象在读者脑海中不断被塑造,能够形成影视剧中可被呈现的形象。而书中梦境与现实交替的蒙太奇、符号化的人物姓名和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又使其极具象征意义。夏烈认为,小说内容上实现了文明与革命的结合,笔法上实现了传奇化与文学性的融合,结构中蕴藏着民间形式的书写。而这一切在作者笔下又被转化为精英化文本,带有作者浓郁的个人气质风格,是一部叙事题材独特的IP作品。陈奇佳分析,《六尺之孤》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情节线索复杂交织,如一张细网,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又相互照应、彼此衬托,有机地推动叙事主线往前发展,决不零乱,让人感到一种小说情节内在结构上的妙处。徐洲赤认为,从影视化改编的角度来看,小说中密集的动作性场景使其具备强烈的画面感,已初具影视化特征。林玮结合王霄夫过往作品,提出了“公子叙事”的观点。文明与革命的关系向来是文艺界讨论的重要话题,他认为小说中创造的公子形象代表着中国式现代性的生存,这为该题材小说提供了文明史上的合法性。范志忠谈到,小说不论是时间的选取还是故事的背景,均被放置于时序即将被颠覆的语境下,并重构了一个新世界的框架进行探讨,同时正义与伦理错位的融合使小说具备了一种独特的文本张力。

《六尺之孤》作者王霄夫谈到,“创作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永恒的真理”,一个故事的氛围等于创造出一个世界,而这种创造故事世界的能力正是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谈到影视化改编的问题,他认为还需要在去精英化、去寓言化上作出一定的努力。

(浙 闻)

2022-06-08 1 1 文艺报 content65110.html 1 小说《六尺之孤》探索影文互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