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学评论

行 走 致 敬

——《行走乌蒙》代后记 □周 习

乌蒙山片区是全国14个扶贫连片地区之一,也是自然资源部牵头的部际联系单位。采访乌蒙山及其连片地区脱贫攻坚,是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交给我的创作任务。

离开北京那天我很激动,一大早拿着采访函准备出发。我从自然资源作协办公室出来,沿羊肉胡同东去,经过西四地铁向南,到正阳书局去归还早先借阅的北京胡同系列丛书和《金粉世家》。

正阳书局听起来很大,其实地方很小,给人以沧桑和精致的历史感。北边第一间正房墙上有一幅标图,标着鲁迅和张恨水在砖塔胡同住过的地方。沿砖塔胡同西去,可以找到张恨水的故居,这是一处很破旧的四合院,在砖塔胡同最西头,用黑漆写着64号。小门楼,黑漆木板大门,随时都可能倒塌。据说鲁迅和周作人闹矛盾后在这里租了房子,只住了两年,就去阜成门大街北边买了那个后来作为鲁迅纪念馆的四合院。

似乎转了个圈,我又转到羊肉胡同。羊肉胡同和砖塔胡同之间有好几棵几百年的老槐树,它们都有身份,树杈上挂着一个牌子,写着树龄,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油画写生者。健壮挺拔的槐树傲然耸立在路旁,顶部的树枝自由伸展,嫩黄娇绿的叶子密密匝匝,养人的眼。

从树影里走出来,就走在了阜成门内大街上。阜成门大街被老舍写成了北京最美的大街,说是一街看尽700年。从阜成门桥由西向东走,西北方向就是鲁迅纪念馆。往东看,不远处居民区中兀然突起蒙元皇室敕建藏传佛教寺庙白塔寺,这是北京城唯一一处完整的元朝真迹,也是一条街看尽700年的见证。再往东走是历代帝王庙、广济寺,广济寺对面就是自然资源部。

回到报社门口,我远远看到陈国栋社长走过来,他当时是报社社长,也是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主席。我随他散过步,他走得很快,边走边和我们商量写作的事。陈社长对国内新闻有高度的敏感性,他在新疆写了篇散文,是关于为修天山公路而牺牲的烈士家属的事,叫《乔尔玛垭口那座丰碑》,引起新疆有关部门关注,解决烈士家属去新疆守护烈士陵园没有住处的问题。他工作头绪繁多,每期报纸都要把关,挤时间写作,往往晚上10点才离开单位,早上6点多准时到单位,每天写作至少半个小时。

陈社长曾和报社的班子成员多次讨论到乌蒙山采访的事。陈社长说:“这是个重大题材,一定要好好采访,扶贫就如上战场,你想一想,一群决策者围着一张地图,用红笔标出贫困村,调集兵力出击,那场面是多么壮观!”我答应着,也很激动。陈社长说,总书记号召精准扶贫以来,自然资源部积极落实,2016年提出“增减挂钩”支持扶贫开发异地扶贫搬迁的精准政策;部、省、市、县四级联动,让14个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制定专门扶贫政策,开展扶贫专项督察等,加快推进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成为国家部委中精准扶贫工作的样板。

“你要把这其中感人的事情挖出来。”陈社长认真地叮嘱我。

到乌蒙山采访不久,时逢母校山东寿光一中60年华诞,我应邀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于是我在几千人的诗歌朗诵大会上,上台即兴朗诵一首诗《行走,致敬!》:“我行走/行走在云贵高原/行走在云贵高原乌蒙山区/行走在乌蒙山区腹地夜郎古城/行走在夜郎古城赤水河边鸡鸣三省/我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我看到了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七星关/看到了此景只应天上有的织金洞/看到了彝族人的火把节/看到了苗族人的跳花坡/看到了国土人前线工作队在深山里奔波/我听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听到了赤水河日夜不息的流水声/听到了吱嘎阿鲁湖奢香夫人和葛翠的传奇爱情/听到了王宏甲讲中国大道路和人民观/我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我想将云贵高原蓝天白云下透明的空气献给您我寿光一中的老师/我想将大山皱褶里的散养牛献给您我的老师/我想将鱼腥草、柴胡、竹荪和古树茶寄给您我那白发苍苍的老师/我想将一百里杜鹃花中怒放的马樱杜鹃献给您我的老师/我想将一千只黑颈鹤的舞蹈献给您我的老师/我想将从中央到地方决战贫困的故事讲给您我的老师/2020年我们会是全世界第一个没有穷人的国家/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的誓言/一个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的誓言!”

乌蒙山,群山起伏,浩瀚如海。这座云贵高原上的主要山脉,因为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诗句“乌蒙磅礴走泥丸”而带上了浓厚的红色基因,因而享誉海内外。从2017年3月开始,我提着一个开会用过的深蓝色文件袋,走过10个深度贫困县。这其中我还和鲁院同学毛竹一块到铜仁、鸡鸣三省、金海湖采访,还同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到基层调研,感受脱贫攻坚的力量。2020年7月,我们又在陈国栋主席的带领下再访乌蒙山,这时候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的第二批扶贫队员已完成交接。

2021年我又零零散散采访了几个地方,算起来,已是第四个年头。到威宁去的时候,要走四五个小时,在赫章县,两个乡镇之间也要走两个半小时,时刻面临着晕车呕吐等现象。双坪乡彝族苗族居住地是最贫困的地方,海拔都在2100米以上,每次来赫章采访我都有耳鸣,忽然有一天我的右眼看不清东西了,回北京后治疗了3个月,才恢复了视力。

两次重点采访,乌蒙山10年的行走,成就了我的这部作品,这是时代赋予我的使命,也是一个写作者的机缘。在采访过程中,我遇上过贵州省委组织部从沿海发达地区引进来的有基层工作经验、作风扎实的干部,遇到过有博士学历、充实到最基层的干部,遇到过选拔特岗充实到农村任支部书记的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接触更多的是我们自然资源部抽调到基层的年轻有为的第一书记们。全国上下用尽一切办法,把消灭贫困作为一场人民战争,集中火力,决胜小康,脱贫攻坚。2020年11月2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深度贫困的赫章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乌蒙山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乡村振兴开始了。

从自然资源部同志处获悉,从1986年起,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专门扶贫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并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自然资源部(原地矿部、国土资源部)1987年开始定点扶贫赣州,沿着扶贫之路已走过了30多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成为扶贫开发的中心工作。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等的建设也成为乌蒙山脱贫攻坚新载体。

2012年2月,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工作在云南昭通启动,自然资源部先后在北京、贵州毕节和四川凉山召开三次片区部际联系会议。自然资源部把乌蒙山片区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工作列入部重点工作,部党组把它落实到司局,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土地政策倾力扶持,土地整治、增减挂钩,只要利于脱贫攻坚,都要发挥最大作用,在人才和法律支持上更是不遗余力。2017年9月29日,第四次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召开。五年来,自然资源部认真履行牵头职责,片区脱贫用地指标得到较好保障,增减挂钩扶贫政策效益开始显现,土地整治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地质调查助力扶贫产业发展,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2019年9月24日,自然资源部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召开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会议强调下一步工作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精神,牢牢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特别是“三保障”,并提出一系列要求。2020年7月30日以视频形式再次召开会议,分析当前形势,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阶段工作提出要求,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自然资源部连续9年定期召开会议,联合工作组走遍了10市38县,就“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持续深入调研。2021年10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了自然资源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关情况,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的又一个历史性成就。

我有幸用一支拙笔记录了乌蒙山腹地脱贫攻坚10年中的某个瞬间,记录了某个第一书记、某个乡村干部、某个贫困人员的只言片语,记录了从国家领导人到地方群众为战胜贫困、实现小康所表现出的奋斗精神,展现的是云山火海的沧桑巨变。瞬间能永恒,历久能弥坚,我坚信真实的力量坚不可摧。

我的采访从赫章县海雀村开始,也在海雀村结束,等于画了一个圆。“把生活过成理想”,我一边读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一边这样想。

2022-06-13 ——《行走乌蒙》代后记 □周 习 1 1 文艺报 content65196.html 1 行 走 致 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