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历经13年的创作,2021年7月,作家刘岸推出长达160多万字的新作《子归城》。小说分为《古城驿》《根居地》《天狼星下》《石刻千秋》四卷,以丝路文化、民族团结、家国情怀为主题,将陆上丝绸之路的边塞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海洋文明相互交融,绘就出一幅东西部历史文明互渗互融的画卷。
6月11日,由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文艺报社、福建省作协、厦门市文联主办,敦煌文艺出版社、《福建文学》杂志社、福建省文学院、厦门文学院协办的刘岸长篇小说《子归城》研讨会在北京、福州、兰州、厦门四地,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出席并致辞。陈毅达、欧阳丽娟、李树军、杨继军等分别致辞。
谈及创作动因,刘岸说,这部小说的灵感来自于个人生活经历和家族历史。“小说主线主要以家族传奇故事为原型,副线则聚焦于当下自己所在的闽南地区的自然生活。写作这样一部作品,我并不想回避题材本身的复杂性,在文体、叙事和语言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怀着对文学的真诚与敬畏,我写下了自己真正想写的故事。”
吴义勤认为,小说讲述了发生在清末民初西北边陲古城驿的各色历史故事,具有强烈的故事性、传奇性、异域性,包含多种类型文学元素,对文化、历史、宗教、地域、自然等进行百科全书式的描述,体现了作家艺术上的宏大追求以及驾驭历史题材的能力。小说以一种“元小说”的写法,时刻对历史进行思考、对话和追问,揭示人生和历史的真相。
“这是一部以长河小说的方式同时写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故事。它气魄宏大,展现了大历史观书写下的时代价值。它也是一部英雄史诗,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跃然纸上。”何向阳说。
程绍武认为,《子归城》充满沧桑之感,将新疆地区广阔的历史文化、闽南地区的海洋文明相交融,通过百余个人物的建构,塑造出艰苦卓绝、百折不挠、守望相助、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
叶舟说,西部作家在处理自然和历史文化时面临着其他作家不能想象的难度。《子归城》是一部对西部性“叫魂”和“除锈”的作品,它在一片锈带上寻找丢失了的“魂”,这个“魂”是自然地理的,是历史文化的,也是家族和个人的。
潘凯雄、梁鸿鹰、张晓琴、杨庆祥、岳雯、崔庆蕾、李蔚超、林秀美、赖碧强、钟红英、陈影、陈春洋、董智颖、张笑阳等参加会议。大家认为,《子归城》结构坚实宏大,故事丰富饱满,情节跌宕起伏,充满叙事张力。作品既书写了一个世纪的丝路壮丽诗篇,又呈现出当代人的精神演变和心灵影像,显示出当代中国文学的情怀与自信。 (康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