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一经播出便引发讨论。该片立足中国近现代美术历史,融合多种可视化表现元素,通过经典美术作品的动态化呈现与立体化表达,对其创作手法与背景故事进行品读和回顾。由此,这类以绘画、雕塑、建筑美术和工艺美术为题材范围,聚焦于美术作品、艺术流派及艺术家等内容的美术纪录片,再次回归大众视野之中。
回溯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美术类纪录片一直是中国纪录片的重要类型之一。从1955年反映齐白石画作及人物生平的纪录电影《画家齐白石》、1983年引发电视纪录片美学特性讨论的《雕塑家刘焕章》,到新世纪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等探究美术珍藏与文明互鉴符号的纪录片作品,再到近十年启动的《百年巨匠》这一聚焦近代艺术大师、画坛巨匠的大型人物传记系列纪录片工程,美术纪录片的创作总体上是多元的。
美术纪录片可以分为以艺术家为核心组织内容、以作品或艺术流派为核心组织内容和以探讨艺术家或作品与时代关系为核心组织内容这三种主流叙事模式。无论哪种模式,多以搬演拍摄、专家采访与“上帝之音”结合的说明式框架为主,专题性特质明显,艺术自有的灵动性在屏幕中难以被释放,数字叙事的表现力没有被真正激活。近年来,伴随后现代主义思潮、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以及媒体深度融合浪潮,纪录片在技术驱动与“破圈”思维下,正经历着本体边界和美学观念的不断拓展革新。中国纪录片生产实践迎来创新发展时期,美术纪录片也不同以往,呈现出“融”的趋势。
纪录片“融起来”已经成为一股潮流。所谓纪录片的“融”,即以新技术驱动为核心,创新融合各种开放素材、视听元素与表现手法,实现其类型创作上的范式转换,具体表现为纪录理念、视听表达和情境互动等多方面的突破创新。纪录片的“融”,是一种“纪实+”语境下纪录片的圈层突破现象,核心是要解决纪录片的用户观赏性问题。伴随纪录片产业化发展的趋势,用户心理、观看行为以及观看体验等日益成为纪录片产品建构主体的重要考量因素,而纪录片的融合表达与形式化革新是获取用户的重要途径。纪录片的“融”是一套关于表达与呈现的观念、手段、技巧,仍遵循非虚构的原则底线,由此催生出“融合型纪录片”这一新的类型范式。美术纪录片当下关于“融”的创新实践可归于此,也属于融合型纪录片的范畴。
纪录片“融起来”,“融”在观念。在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每次新技术由外而内渗透到纪录片领域,最终被解构甚至颠覆的便是纪录片的观念。“融”作为一种观念,在近几年美术类纪录片的实践创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2018年起,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于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借用多种数字化呈现技术讲述国宝文物等工艺美术作品的前世今生,以多元素材和活泼语态实现美术纪录片“年轻化”表达,践行了“让国宝活起来”的价值旨归,至今已推出三季。此后,更多美术纪录片打破传统说明式框架的束缚,采取更亲近观众的表达方式对作品主题和内容进行诠释。2020年,国内首部名画真人番纪录片《此画怎讲》上线腾讯视频,采用真人演绎的方式对名画进行解构式的人格化叙事,生动传递相关画作知识。常规的实景拍摄、创新的动画呈现、真人的情景演绎,诸多开放素材的使用,打开了纪录片的创作边界,也冲击了一些纪录片的固有观念。
纪录片“融起来”,“融”在表达。美术类纪录片的创作难点体现在如何将固定的二维画面转化成视听结合的动态影像。通过新影像技术的赋能,释放视听语言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力,是美术类纪录片“融起来”的关键。从去年春节播出的民间工艺纪录片《年画·画年》,到今年广受好评的系列微纪录《美术里的中国》《“字”从遇见你》,再到中国传媒大学与中新网联合推出的《解码中华文化基因》系列文化融视频,画作、象形文字符号、工艺美术等素材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加持下,从时空角度突破了假定“画框”和“固定物”属性,实现由二维美术作品在三维空间的动态延展,为观众构筑起幕幕影像奇观。无论是虎头虎脑的门童娃娃,还是水墨氤氲的万松烟霭,又或是移动跳跃的汉字符号,这些美术素材处理都受到纪录片“融”思维的影响。由丹青碑拓超拔而出,通过特殊摄影技术、数字特效合成等,从静态转为动态呈现,让“美在意象”“美在情境”借助新技术美学的支撑焕发新生。
纪录片“融起来”,“融”在互动。以《美术里的中国》为例,这部纪录片每集开头都由一幅挂在墙上的画作开始,代入第一视角,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美术馆之中,随后便进入纪录片使用多种表现手法营造的空间情境里,与相关美术元素内容产生互动。在首集《虾》中,视角跟随游动的虾群进入湖底,看灰蟹争斗、水草青青。而在《待细把江山图画》一集里,观众视角进入到画作之内,从不同视角近望远眺山水云霭,移步换景,感受华山壁立千仞、松林滔滔。作为影像化、数字化的美术馆,美术纪录片的“融”使观众更加接近艺术作品,从微观之处细查馆藏之美;让“人在画中游”,实现了“看”到“体验”的审美转换。
现今,美术纪录片“融起来”的创作趋势,主要原因在于技术革新驱动纪录片发展同融媒环境相接洽,是媒介技术和媒介生态变化在纪录片领域的体现,也折射出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部分解构。底层逻辑的变革使得纪录片在创作思维和生产实践中向深度融合阶段迈进。美术纪录片在技术美学助力下,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扩展着艺术表达的可能性,而中华美学文化和精神也同纪录主体一起,经由多语态、多形式、多层面的解读与呈现,达到由“融”到“活”的效果。一些“融起来”的美术纪录片更加见微知著,虚实相生,韵味无穷。透过这些生动具体的美术作品形象与人物故事,观众得以更深入地体悟历史文化、感受人文内涵和美学精神。与此同时,纪录片也得以在融合发展语境之下,以美为媒,构建东方美学话语,彰显中华文化自信。
中国美术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厚土,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也成为中国美术纪录片融合化革新的内容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而四者现今统一于融合创新发展的美术纪录片中。通过融通和平衡“艺术”与“技术”、“意思”与“意味”,以同为艺术的纪录片表现美术、解读历史、留存文化,“融起来”的美术纪录片在审美教育、知识传递、文化传承和共识凝聚等方面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也为社会带来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影响。
此外,以美术纪录片“融起来”为代表的融合型纪录片的崛起,不仅标志着在纪录片的“公众时代”,纪录片生产进一步向用户靠拢,也标志着行业主体正在一种边界性试探中进行着泛纪实内容生态的建构。这种建构一方面会加快一个“大纪录片产业”的形成,也会让纪录片在经历短暂身份焦虑后重生。这将是一个观念、类型、产业一同蜕变的过程。
(作者韩飞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讲师;王侯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