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网络文艺

网络文学如何书写文化保护与传承

——评柴可长篇小说《敦煌城志》 □张梦茹

近年来,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和规范下,在网站的大力扶持,作家责任的自觉承担以及读者的美好期待下,现实题材网络小说逐渐升温,屡创佳绩,涌现了一批聚焦时代,关注现实生活,弘扬社会正能量,反映医疗建设、职场奋斗、文化传承等领域的精品佳作,从不同角度和程度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描绘出欣欣向荣、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网络文学逐渐由虚拟世界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不仅打破了幻想类小说一家独大的局面,促进了文学生态的平衡,也体现了网络文学汲取传统文学忠实于现实生活,再现社会和人生丰富性、复杂性、多样性的叙事风格,具有非常好的引领作用。

柴可创作的《敦煌城志》是在上述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较高文学水准的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作品围绕国宝“敦煌城志”残卷回归故里展开故事,层层解开了60年前精心布局,只为找出盗取国宝的幕后之人和另一段残卷的历史谜团。小说摒弃了网文惯用的“打怪升级”“金手指”推动情节发展的模式,而是以匠心精神讲述了一个精彩的中国故事,作者另辟蹊径,以独特的视角书写和再现了大国工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而奉献终生的精神。相较于传统文学的思想性和审美性,网络文学更侧重娱乐性,《敦煌城志》则很好地平衡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兼备人文情怀和阅读感受,使作品呈现出精品化的文学品相。作品以现实主义的风格重点表现了文化的守护与传承。

60多年前,意气风发的年轻学子董云鹤和周一海阴差阳错间背负起将两段敦煌城志残卷送归故里并找回另一段遗失盗贼手中残卷的使命,周一海为掩护董云鹤回国而开始了长达60多年躲避文物盗贼米歇尔追踪的漫长道路;董云鹤回国后来到敦煌,开始潜心钻研修复敦煌壁画技艺,并通过临摹做旧,复制了两段残卷赝品,为的就是找准时机通过假国宝的回归找出幕后盗贼和其手中的另一段敦煌城志。风雨兼程六十载,两位工匠名师为国宝的回归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呕心沥血,奉献终生。作品对董云鹤的描写着墨不多,但寥寥数笔,一位于风沙剑石、茫茫戈壁中面壁一生,80多岁高龄仍坚守岗位修复壁画的工匠大师便跃然纸上。

如果说董云鹤和周一海的事迹体现了大国工匠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守护,那么董碧瑶与敌人斗智斗勇,利用自己的家传绝学让敦煌城志回归祖国,周羽不顾个人安危誓死保护残卷,后又拜董云鹤为师一起修复守护敦煌壁画则是新一代年轻人的价值选择和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文化的价值在于保护和传承,而传承的重任在于年轻一代,这是时代赋予年轻一代的责任,保护文化之根,任重而道远。

在语言和情节上,这部作品以高度的人文情怀引领和塑造年轻一代的价值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的魅力首先在于语言的魅力。一方面作者注重对小说语言的淬炼和提纯,叙述不累赘冗余,以精致的语言、严密的逻辑将国宝归国的故事徐徐展开、娓娓道来;另一方面语言的魅力弥漫于整个作品中,充斥在字里行间,不流于表面形式,而注重内在的渗透效果,以此向读者传达作品蕴含的审美元素及主流价值观。此外,作品在不违背“爽”感的前提下跳出寻常网文模式,注重情节的有机性,严密性,合理性。

小说以一个神秘的远洋电话为始,伴随敦煌城志残卷的回归,国内外文物盗贼虎视眈眈,由此拉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国宝争夺之战。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起11·20壁画盗窃案的介入又让整个案件更加的扑朔迷离,国宝争夺战,壁画失窃案,案中有案,局中有局,环环相套,几股势力暗流涌动你来我往,警方和盗贼之间的博弈错综复杂,波澜迭起,变幻莫测。细致优美的语言和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在为读者带来爽感的同时,也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将其内蕴含的关于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家国情怀等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娱乐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传达给读者,在满足读者对于休闲娱乐目的的同时也获得了思想精神的升华。

《敦煌城志》以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为原型,硬核且细致地书写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困难性与迫切性,讴歌了工匠大师的家国情怀和文化坚守,探寻了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书写文化遗产的可能。当然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个别桥段“巧合”的设计让作品过于戏剧感;二是周羽和董碧瑶之间的感情线发展略快,稍显生硬。但总体说来瑕不掩瑜,《敦煌城志》为网络文学书写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范式,推动了网络文学向主流化、精品化方向迈进。

2022-06-27 ——评柴可长篇小说《敦煌城志》 □张梦茹 1 1 文艺报 content65371.html 1 网络文学如何书写文化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