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艺谭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田野调研报告 □那 顺

我随“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社会宣传推广活动——‘陕北民歌’ 与内蒙古西部‘二人台’民间传习状况(内蒙古段)调研”调研组一行,自2021年10月11日至10月13日对东路二人台、二人台民间传习情况进行了调研,10月16日又参加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史诗与祝赞词大会”。现将我在调研中的体会和感受报告如下。

一、东路二人台传习情况

10月11日下午,调研组赴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在乌兰察布市艺术剧院排练厅观看了由乌兰察布市艺术剧院演出的东路二人台传统剧目《回关南》。东路二人台是国家公布的348个地方戏种之一,也是内蒙古四个地方戏——蒙古剧、二人台、东路二人台、漫瀚剧之一,与二人台一起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流传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山西晋北地区和河北张家口地区。二人台与东路二人台同为晚清走西口文化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地方戏剧剧种,两者在演唱风格、表现主题、音乐结构等方面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又有着明显的差异。二人台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东路二人台,往往多人演唱,有起承转合的剧情,并注重塑造人物形象。《回关南》就是东路二人台传统剧代表性剧目之一,反映的是民国初年逃荒难民白老三、乔玉兰夫妻,在回关南途中遭遇种种磨难,最后夫妻双双客死他乡的悲剧故事。

笔者近年来从事舞台剧创作,也参与过很多地方戏剧目的观赏、论证和评审工作,但《回关南》却是第一次看,作为一部传统地方戏剧目,让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观感。这主要体现在它的传统性上,传统剧目、传统情节、传统程式、传统曲调、传统器乐和传统表演形式,这些是它的生命力所在。特别是在舞台上用情节讲故事和塑造人物这一点上,将它与二人台截然区别开来,成为一种单独剧种。但遗憾的是,演出团队虽然基本按照传统程式将这台《回关南》演绎下来,可是在剧的末尾加了一段女主角乔玉兰在自杀前精神错乱的情节。这段精神错乱戏,破坏了人物性格发展的连贯性,尤其是其中用了一些现代舞台剧的表现手法,不伦不类,画蛇添足,让人感到看到的不是一个传统戏而是一个现代戏,要知道精神错乱的人已经没有意识所以也绝不会自杀,现在的这种“提升”,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应该说,这个“改进”或“提升”是失败的,违背了传统剧目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原则,尽管传承本身包含发展和提升,但这种发展和提升不能够伤筋动骨。我们知道,中国一些经典传统剧目如《桃花扇》《牡丹亭》《琵琶记》《窦娥冤》《西厢记》《白兔记》等等,尽管有很多剧作家进行改编乃至剧种移植,但从来不伤及基本内核。东路二人台底子还很薄,流传也很有限,流传下来的剧目也不多,如果任谁都改来改去,很快就会变得面目全非,不久的将来,谁都不知道曾经的剧目是什么样子了。另外,这次演出不是完全用方言表演,也是一个不足。地方戏的首要特征就是方言,用方言表演,才叫地方戏,如果都用普通话表演,那么戏种之间除了音乐,就不会有其他区别了。

令人欣慰的是,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民间东路二人台流传地区很广,除了乌兰察布市大部分地区外,在河北、山西部分地区也有大量受众,二人台传承人也有了展现才艺的广阔空间,一个乡就有5个自愿结合、自行组织、自负盈亏的东路二人台民间艺术团,且经常有人花钱请他们去表演,可以说他们已经完全融入了市场,均有着可观的经济效益,不存在生存危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表演不修饰、不走样,表演的几乎都是耳熟能详的传统剧目和曲目,为我们保留了传承发展东路二人台的一片热土。

二、二人台传习情况

10月12日至13日两天,调研组对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和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两地二人台传承情况进行了考察。

二人台扎根于走西口文化土壤,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二人台以民歌和民间社火表演为基础,吸收民间小曲、社火舞蹈、打坐腔演唱方法,与地区方言融合,并融入当地民俗民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出风格。《走西口》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剧目。两天来,通过对专门培养二人台表演人才的旺旺艺术学校、土默特左旗敕勒川镇白银厂汉村文化大院、土右旗萨拉齐镇文化站和文化大院的考察,并观看了不同风格的二人台曲目表演,我感受到二人台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了解,在土默特右旗和土默特左旗的广大农村依然有大量二人台艺术传承人和数以几十万计的当地受众,特别是当地遍布文化大院,每个大院都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特定的表演者和稳定的受众。与乌兰察布东路二人台有所不同,虽然他们也有不少民间二人台艺术团走向市场、融入市场,但更多的二人台传承人以不同规模的文化大院为中心,利用农闲时间,自带乐器、自备道具、自掏费用,免费为群众演出,有时也会自行聚集起来,自娱自乐。虽然缺少经济收入,但凡参与者均乐此不疲,自我感觉生活滋润。可以说,这是国泰民安的体现,是老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的体现,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艺术需求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内容。

土默特左旗民办旺旺二人台艺术学校,是个特殊现象,自2003年建校以来,虽然校舍、教室、排练厅等极其简陋,但已有2000多名学生从这里毕业,其中大部分学生被各地二人台剧团录用,有的已经担纲主演,成为骨干和中坚力量,使二人台和东路二人台艺术表演团队不断有新鲜血液补充,得以葆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各地二人台传承人和表演团队,除了表演传统剧目和曲目外,还编排有一些现代戏演出。除了表演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和曲目外,他们还经常自编自演一些宣传党的政策的节目,并将身边的人和事编成小型多样的二人台段子,奉献观众。

三、史诗和祝赞词传习情况

10月16日,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社会宣传推广活动——2021·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史诗与祝赞词大会”,来自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全国各地的史诗和祝赞词传承人共表演了29个节目。从此次大会呈现的史诗和祝赞词节目内容看:一是达到了大会宗旨“社会宣传推广”的目的,让更大范围的社会各界了解了史诗和祝赞词的分布和流传情况;二是展现了中华各民族共同体之文化共同体的丰富内容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风采;三是展示了史诗和祝赞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特有艺术魅力。

1.史诗部分。本次大会主要展示了藏族《格萨尔》和蒙古族《格斯尔》不同地区的说唱风格。藏族《格萨尔》更多保留了说唱时的虔诚心和仪式感。蒙古族《格斯尔》则较多融入演绎性和娱乐性。以上也是史诗《格萨(斯)尔》说唱艺术传统使然,各有专长,各有特色。我们对中国英雄史诗的传承保护责任重大,一是要让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只有传承下去,才有可能维护根系。二是传承和保护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哪一方面,既要强调内容的原原本本,使其基本内核不走样,又要提倡说唱形式的与时俱进,利于新的一代乐于接受。三是既要传承史诗的文本内容,更要传承史诗的精神养分,让中华民族的英雄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2.祝赞词部分。本次大会展示了多种内容和形式的祝赞词。祝赞词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深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大自然是我们生命的缔造者和一切生活来源的恩赐者,有了长生天,才有风调雨顺,万物生长;有了长生地,才有田禾庄稼,家畜野生。我们在享用这一切的时候,首先要感谢天,再感谢地,还要感谢生养我们的父母祖先。祝赞词,就是在履行这个神圣的程序。有了新住所,先祝颂和感谢赐给我们新住所的苍天大地以及原材料提供者和制作的匠人们,然后才可以进去住;有了丰盛的羊背子,先祝颂和感谢能够使这只羊膘肥体壮的苍天大地以及草旺水清,再割下一点羊头羊尾的肉献祭苍天大地,才可以供自己和宾客享用;有了醇香的美酒,先要祝颂和感谢能够让我们酿造出美酒的苍天大地的恩赐,并将第一滴献祭给苍天,第二滴献祭给大地,第三滴献祭给祖先,先让他们品尝过了,才可以供我们自己和宾客享用。所以,祝赞词是古老又很前沿的文化现象,尤其是在当代整个人类都面临生态和气候危机,需要我们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感恩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时候,祝赞词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祝赞词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精髓的所在,因此,当下我们应当全力推介、宣传和倡导才是。

(作者系内蒙古文联研究员)

2022-06-29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田野调研报告 □那 顺 1 1 文艺报 content65415.html 1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