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学观澜

来自原野的勃勃生机

——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征文(散文)大赛观察 □崔庆蕾

几年之前,我曾在中国作家网短暂工作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期间正好参与了原创频道的部分工作,因此,对于原创频道以及这里的作者作品多少有一些了解。原创频道是向所有写作者敞开的一个网络平台,作者的身份多元,来自各行各业,生活在大江南北。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更有对文学的朴素热爱和赤诚信仰。他们自觉地写下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知,文字真诚而热烈。尽管在这个岗位工作的时间不长,但这些作者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我而言,阅读这些作品有效地拓展了我的视野,也给了我一个思考和认识当代文学生态的契机。

借着这次征文大赛的机会,再次与这里的作者重逢,给了我很多惊喜和感动。几年过去,作者群体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一些新的面孔出现在终评名单中。但更大的变化在于,这里的作品的整体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进入终评的作品,题材一如既往地多样丰富,有的写乡村生活,有的写城市经验,有的写人,有的写物,有的写自然,有的写情感,繁复多元,展现了一种生机盎然的文学生态。

征文作品中,乡村题材是占据较大比重的一类,也是在我看来质量最高的一类。这可能是因为不少作者有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甚至是一直生活在乡村的缘故,他们在真切个体经验的基础上写下对于乡村的理解和认知,将在现代化背景中不断远去的当代乡村重新赋形。比如杨秀廷的《在尘世歌唱》、红山飞雪的《瓦楞草》、李慧的《农具的秘密》、梦蝶书生的《远去的村河》,都是这类题材作品的优秀代表。《在尘世歌唱》写的是乡村的歌谣,作者开篇点题,“乡村有魂,萦系着村魂寨胆的是遍地生长的歌谣”,这是对乡村精神和歌谣关系的深刻认知,只有深入其中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判断。写歌谣就是写乡村的精神和灵魂,作者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切入了乡村的精神肌理。《瓦楞草》写乡间的一种植物,它们生长在瓦砾之间,常常被人忽视和遗忘,但又总是倔强地生长着,不断繁衍生息。文章的巧妙之处在于,作者写草也是在写人,如母亲一般的乡村人像瓦楞草一般坚韧,让平凡的生命绽放出光芒,瓦楞草就是乡村人的一种精神象征。《农具的秘密》是一首关于农具的赞美诗,作者以四季为序,以诗性的语言和丰沛的想象力写出了包裹在农具里的秘密,也写出了农事日常中的诗意。向农具的抒情就是向乡村的抒情,也是向劳动的致敬。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作品对于乡村的书写,不是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对于乡村的隔空遥望和简单抒情,也不是风景化的展示乡村的某些面影,而是以乡村中的人或物为基点,写出了乡村历史和乡村精神的细密纹路,将一个历史性和当代性融合视角下的多维乡村呈现在读者面前。

另外一类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历史题材作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文化散文一直是当代散文写作的一个重要支脉,但历史散文是一种有难度的写作,它需要写作者具备丰厚的历史知识和自觉的历史意识,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在征文作品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书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作品。比如,曹凌云的《同学少年》、朱湘山的《天涯苦旅》。《同学少年》是对唐湜、赵瑞蕻、莫洛、林斤澜等重要历史人物交往史的勾勒和还原,在生动塑造人物的同时也将一段尘封的历史再次擦亮。《天涯苦旅》写历代南渡者在海南岛拓荒的历史,历史风云在作者笔下缓缓流淌,传奇人物在文字中复活再现。这些面向历史的写作,构建了我们重回历史的小径,也是我们不断增强历史意识、重塑历史主体性的重要方式。

除了上述两类题材的作品,还有不少颇具亮点的作品,比如写陕北建筑的《耳窑:河流生长的耳朵》(曹洁)、写自然的《漫步长白山》(李相奎),写脱贫攻坚背景下乡村变化的《内湖简章》(冷梅)都各具特色。由于篇幅所限,优秀的作品不能一一例举,但上述作品已足以显示这个文学园地中所蕴藏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潜力,这些发表在网络平台的作品或许很少进入大家的视野,但它们的确已成为当下时代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同那些经典之作一起,涵养着时代的人文精神。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块园地必将盛开更绚烂的文学之花。

2022-07-18 ——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征文(散文)大赛观察 □崔庆蕾 1 1 文艺报 content65706.html 1 来自原野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