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策划、云南润视荣光公司制作、于荣光导演并主演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的科学家朱有勇传神写貌的电影《农民院士》终于与广大观众见面了。这是一部为健在的院士立传的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有精神高度、有文化文涵、有艺术价值的用心用功之作,值得称道和推荐。
在银幕上为健在的当代科学家画像立传,绝非易事。一是因为科学家健在,其审美艺术表现对真实性的要求就相当严格,相对说来艺术虚构的想象空间就有局限;二是科学家所从事的科学,概念、推理、数据和专业知识,都非艺术表现的最佳对象。《农民院士》却迎难而上,独辟蹊径,以审美化的智慧翻越了这些难点,让难点转化为影片的亮点。
一是影片对朱有勇的科技人生、创造人生,并未全景式地一一道来,而是集中在他率领科研团队深入云南澜沧蒿枝坝尚处自耕自足的封闭式小农经济的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这段高光人生,聚焦于成功实现“冬季马铃薯”和“林下三七”两桩现代科技转化为强大农业生产力的事件,非常精彩地讲述了他率领团队帮助当地农民一跃而脱贫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故事。在世界经济史上,像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靠几年时间就实现了六千万左右的人的精准扶贫,令整个社会进入小康,实在是人间奇迹;而像蒿枝坝这样的极贫地区跨越式地飞速进入小康,更令人叹为观止!影片虽集中于表现农民院士朱有勇率团在蒿枝坝几年时间里精准扶贫的丰功伟绩,又巧妙地以纪录片形式缝合穿插进对他的团队科研成就的全景呈现,这就使银幕上的农民院士朱有勇的艺术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完整。
二是影片选择了独特而多样的视角去观察和揭示农民院士朱有勇高远的精神境界、人格魅力和崇高品德。由于蒿枝坝这个还带有小农经济色彩的老人社会的“爷爷”的视角,他自视祖辈只能种地务农,勿需且抵制朱有勇们以科技帮扶他们务农。于是,朱有勇的现代科学思维与他的传统守旧思维产生了尖锐冲突而构成影片的戏剧矛盾,观众从他由抵制到主动要求加入“林下三七”种植的精神变迁中体悟到朱有勇科学精神的巨大感召力;另外以天真无邪充满幻想的“孙女”的视角去观察朱有勇的所思所想所为,尤其是她对朱有勇与“爷爷”情感交流的深刻变化,从中折射出朱有勇理想信仰的光彩夺目和现代科学思维对传统守旧思维的巨大征服力;再者是从朱有勇率领的科研团队的青年博士的眼中看朱有勇的初心和使命,尤其是通过选择将“林下三七”科研成果无偿赠送当地农民而不为“十亿重金购买”所诱以及劝阻因此欲走的青年助手,揭示出农民院士“成就感”高于一切的高远精神境界。三重视角,血肉丰满地在银幕上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朱有勇艺术形象。而饰演朱有勇的于荣光,以朱有勇精神演朱有勇,不温不火,张弛有致,出神入化,功不可没。
三是影片注重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彰显中华美学风范。影片着笔精准扶贫题材,又超越题材自身而进入对新时代美学精神与美育实践的宏观把握与艺术观照。从审美创作的运作思维上看,影片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如果说,“冬季马铃薯”之“马铃薯”,着意于“食”,解决的是“民以食为天”的物质问题;那么,“林下三七”之“三七”,则着意于“寿”,指向的是生命的健康与延长。两者的“托物言志”,给观众留下了审美联想的广阔空间。从审美创造的结构上看,影片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以科学种植“冬季马铃薯”与“林下三七”两桩事件结构全片,电影语言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画面清丽幽雅,对话节制有度。从审美宗旨上看,影片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云南山水,秀丽风光,农民院士朱有勇率领科研团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创造的人间奇迹,自然而然地不著一字地引领人进入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境界。这,正是《农民院士》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的美学魅力!
(作者系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