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书香

一个混沌的世界

——读浦子的长篇小说《桥墩不是桥》

□潘凯雄

从题材上看,《桥墩不是桥》当归属于乡土。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新文学以来乡土文学创作的经验是比较丰厚的,相对而言则是我们都市文学、都市题材的创作要弱一点。如果这样一种描述大体符合实际的话,那么,浦子在创作这部名为《桥墩不是桥》的长篇小说时其实还是充满了挑战。因为他要面对的是前人留下的比较厚实的创作传统,许多东西都能在过往的乡土文学作品中找到它的“气息”。但可贵的是,尽管如此,浦子在《桥墩不是桥》中所表现出的新鲜气息,以及从他那种叙述看似混沌中所体现的价值和人物塑造等方面,依然呈现出一部见出特色、显出个性的长篇小说。

首先,作品所呈现出的新鲜气息令人眼前一亮。这是一种令人想说但一时又说不清楚的东西,因为它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确还处于一种十分混杂的状态:一方面,伴随着整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我们传承了数千年的乡村文化以及乡村的现状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和走向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其他变化又可能还存有种种差异,有强烈而鲜明的中国烙印、很典型的中国特色。所以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当中,中国乡村的现代化和乡村治理如何等,实际上是关系到整个中国社会能否走向现代化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这一环走得不好,必将影响整个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浦子的《桥墩不是桥》实际上就是在中国社会正处于这种大背景下出现的。这样的立意,无论对作者还是读者而言其实都是有挑战的。

其次,作品所表现的那个混沌世界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价值。在我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我一直不太容易理得清楚。故事似乎都看得明白:三任村主任是三代人,基本上属于三种类型,同一座桥修了八年。这里既有很洋气、很解放的女性薛家丽,有学者型的人物薛敏,还有从旧时代沿袭下来的老一代、老二代的农民。这些人物在当下这个舞台上的各种行为,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什么?又想说明什么?这些问题都很难一下子理得特别清晰。即便是这样,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倒是那些貌似把中国当下乡村说得十分清楚的作品,其真实性反倒有点可疑。这可能就是当下这样一种一时还理不清的、各种力量和价值观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的现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作品给我们真切地提供了中国某个地区乡村现实生活的一个样本,这本身就是它的一个重要价值。

其三,作品的人物塑造总体上是成功的。在这个场景中活跃着的一些人物,他们的形象、性格及其行为,总体来说特征还是比较鲜明的,当然有个别的或许可以说“鲜明”得过了一点。但无论如何,三任村主任、两位女性,还有上一代薛家、王家的几个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记,也值得我们去细想。一部长篇小说的人物形象能把读者带入这种思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所以,这部作品无论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讲,还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此外,整部作品的生活气息、地方色彩也十分浓郁,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完全能够想象出那些场景,这也是作者写作的功夫。在这些意义上,说《桥墩不是桥》是一部特色鲜明的长篇小说并不过分。

与此同时,这部作品也有我个人感觉略显别扭的地方。作者在表现薛家丽与三任村主任的关系时,对其尺度的把握及自身逻辑的合理性方面处理得比较随意,个别处甚至还有点失之于轻佻,这恐怕是作者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本文系根据作者在《桥墩不是桥》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2022-09-09 ——读浦子的长篇小说《桥墩不是桥》 1 1 文艺报 content66489.html 1 一个混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