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书香

写黄河的黄河口人

——张中海《黄河传》的创作轨迹 □马恒祥

古往今来,数不尽的文人骚客为黄河这条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挥洒了太多的浓墨重彩。今日捧读张中海的《黄河传》(山东人民出版社),忍不住有话要说。

张中海出身于农民,但不甘困于黄土地的一隅。在当了12年民办教师后,于1985年转正调入临朐县师范任教。也是这一年,文学评论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宋遂良慧眼识才,举荐张中海到淄博师专中文系任教。赴淄博同师专的领导接洽后,他在返回临朐的火车站广场上遇见了几辆开往胜利油田的运兵车,便大着胆子与士兵们搭讪了几句,就随车去了胜利油田,直奔好友、诗人丁庆友而去。丁庆友建议他到东营市文化局从事专业文学创作。1988年3月,张中海成为黄河三角洲这片新淤地上的一员。

大荒原、大油田、大河、大海……这样一片崭新的土地,慷慨地接纳了这位来自沂蒙山区的庄户汉子。那么,张中海又该给这条母亲河怎样的回报呢?

张中海调入东营后,第一时间写信告诉了我这个消息。因为我是他第一首诗作正式发表的责任编辑。那是1978年夏天,我以《山东文学》诗歌编辑的身份到昌潍地区诗歌学习班讲课,看中了张中海的一首诗,回省城后就选编发表了。此后,他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组诗也是我在1980年1月和12月以破格待遇推出的,远在他在《诗刊》《星星》《萌芽》等刊物发表作品之前。而张中海的第一组短篇小说,也是我主持《山东文学》工作时在1986年1月号上发表的。对于他文学创作的成绩,我由衷感到高兴。

1995年,我去东营公干,张中海刚完成《一条大河与一条大河归宿》5万字的黄河口写作,并且已确定在《大众日报》连载发表。他说:“我写的是黄河入海的三角洲、是黄河的尾,也是黄河书写刚开的头,下一步就写全河,感觉自己能为母亲河写一部很好的大书。下一步,关键是一步一步把母亲河走完。”当时有的三角洲作家已到黄河上转了几圈,也写出了反映黄河的作品,张中海却迟迟不见行动。

个中原因是,《大众日报》刊发《一条大河与一条大河的归宿》过程中,报社希望他到报社工作。这当然不是张中海的初衷。一方面个人的梦想还想继续下去,另一方面报社这边又盛情难却,在这种情况下,中海只能屈从“借调”,没想到一“借”就是五年。到2000年,他成为省报记者、编辑中的一员。这是张中海职业生涯中的第三次变化。他当时和东营市委原书记、后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的李殿魁相约一起走黄河的诺言没能实现,《一条大河与一条大河的归宿》由文章到书,在近20年之后的2013年才完成。总之,他离黄河越来越远了。

2005年5月,山东黄河河务局派人到省作协,希望省作协推荐一位作家,为人民治理黄河60周年创作一部作品。我与党组书记卢得志(曾任东营市委宣传部部长)共同推荐了张中海。他不负所望,与丁庆友合作推出了《一条大河与一条大河的子孙》,似是之前《一条大河与一条大河的归宿》的姊妹篇。正是在此次深入的采访写作中,《黄河传》的结构形成了;也是在此期间,他在侯全亮所著的《天生一条黄河》中看到了这位资深文化专家的呼吁:“希望中国有一部真正的《黄河传》!”这样,间隔10年后,《黄河传》一书的初稿在完成河尾后,山东部分便有了一个雏形。

2007年春,我从山东省作协退休,应张中海之邀,来他所在的一个部门协助做些编务工作。做编辑是我的老本行,轻车熟路。在这里我和张中海合作共事了6年,相互间有了更多了解。我看见他写黄河的梦想虽然没有时间实施,但在紧张工作之余默默做着资料准备,就把家里一些与河有关的资料和参考书搬给了中海。2010年报社欲改制,似乎可以如他所愿,提前退休开始中断20年的写作了。在另一个重大题材和黄河这两个题材之间,他为到底先写哪个好而犹豫不决。我理所当然地建议他先写黄河。

张中海决心写黄河的最初冲动,是他进入三角洲后所发现愈演愈烈的黄河的断流。那一年他写《一条大河与一条大河的归宿》时,正是人民治理黄河50周年。而那时,黄河已经200天没有了泾流,整个三角洲都处在焦虑中。进入1997年,黄河三角洲断流已经超过300多天。最甚时,上溯到开封市陈桥,河水干涸已达700多公里。就在中海以《一条大河与一条大河的归宿》振臂一呼,并誓言为母亲河树碑立传而日积月累之际,1998年,163位院士联名呼吁“拯救黄河”。2000年开始调水调沙后,黄河已20年不断流;近年来,黄河又以汹涌的流量,把多年不见的洪峰从潼关推至入海口。由河下游的断流想到全河忧患,由三角洲一隅延及整个神州,由一条大河的命运想到民族灵魂……作品晚了20年出炉也仍然新鲜如初,只因源于作者根植生活、根植时代。

2022-09-09 ——张中海《黄河传》的创作轨迹 □马恒祥 1 1 文艺报 content66491.html 1 写黄河的黄河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