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切入、用情体察、以思考呈现,这是《金城》杂志一直以来努力付诸实践的思路,而这根植于火热的现实和伟大的时代巨变。 《金城》作为兰州唯一一本纯文学刊物,在互联网新媒体不断崛起的今天,纸质刊物在保持其特有的沉静同时,如何源源不断地生发活力,是《金城》一直在探索的道路。
,不再囿于斗室和案头,让刊物走出去、被热腾腾的生活现场滋润营养,《金城》在行动。回望过去十年,《金城》主动发力,组织基层作家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驻村入户,在田间地头,与农民和村干部倾心交流,用第一手的走访素材,创作出了一批沉甸甸的文章,组成了一本厚重的甘肃脱贫攻坚专刊。这是时代对作家的召唤,也是对刊物的召唤。
有一次,一位作家在研讨会上感慨,很久都没有被生活打动了,但其实新鲜的生活就在身边。如何以鲜活的文学视角表达家乡的历史文化?《金城》坚持多年的“华夏文明行”作家采风和创作活动,穿过历史文化丰厚的河西走廊,走陇南、陇东、甘南等地,通过几年的连点成线,完成了作家眼中对古老甘肃的“华夏文明”发展的新思索和新呈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了兰州黄河两岸的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后,赞叹了兰州黄河段的美景。《金城》迅速组织作家进行了“黄河之滨也很美”的采风活动,从河口古镇进入有2000多年历史的金城,穿过气象万千的黄河大峡。作家们以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兰州段的黄河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呈现。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在这样重大的历史节点,《金城》号召兰州全市文学工作者热情投入创作,表现我们国家在漫漫征途中取得的辉煌成就。
近几个月,在《金城》的策划下,兰州作家奔赴工厂、农村、军营,创作了一批以“喜迎二十大 美丽劳动者”为主题的采访和创作活动。摒弃漂浮和空洞,用沉实朴素的笔法进行表达,通过深入走访和悉心思索,作家们书写了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兰州石化公司的普通劳动者、兰州文艺界史学界的专家、兰州最后一位步班邮递员、种植兰州百合和“和尚头”小麦发家致富的农民、一线地矿工人……作家们在瞩目劳动者的同时,还着力表现其身后宏大的时代背景。这样切实的行动,以及对本土作者多维度的引导和培养,是《金城》的责任所在。应当追求怎样的文学理想、文字质地?我们生活的土地、时代和我们的文学有怎样的关系?本土作者们一直在实践中体会和思索着,《金城》热情地为他们提供成长的平台。
2021年,《金城》受聘成为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内刊委员会第一批理事单位,这是对《金城》杂志的鼓励和肯定。而今,《金城》已走过42个年头,未来将继续奋力承担时代使命,凝聚和培养本土作者,刊发优质作品,积极地为时代鼓与呼。
(作者系《金城》主编)
在行动中切入、体察和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