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指导,中国文艺评论(首都师范大学基地)、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文艺评论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文艺评论(首都师范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趋势与建设”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孟繁华、副校长雷兴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杨晓雪等出席基地揭牌仪式活动。
徐粤春谈到,新时代十年来,在党的文艺创新理论指引下,文艺评论的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学科自觉不断增强,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成为文艺理论评论界的时代课题。建设理论体系,实质是一种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条在观念层面理论的自我衍生与发展。文艺评论作为附着于文学、美学、影视学等学科上的关系型言说方式,它的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学科特征、文化价值等本体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另一条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提炼和归纳。在互联网时代网站、微博、公号、弹幕、直播、短视频等新文艺语境下,新型文艺评论的性质、特征、形态、功能、类型等需要新的理论观照和概括。两条路径殊途同归,合力建设中国特色文艺评论的理论体系。而这两条路径,恰恰是首师大学科建设的特色和专长。孟繁华表示,首都师范大学将把基地建设统一纳入学校“十四五”时期“攀登计划”进行系统谋划,给予多方面的政策支持,确保基地建设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揭牌仪式后,“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趋势与建设”学术研讨会举行。与会专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分为三场,专家们着重思考了文学理论原创力之源、艺术的接受价值与成就价值等,探讨了通向文艺精品的路径、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新路径等,反思网络文学批评的误区、网络文学的技术与市场境遇、网络文艺评论与情绪资本主义、自媒体时代学院批评家的失语困境与身份焦虑等。
(许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