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少儿文艺

儿童文学与审美教育

□王 欢

前不久,《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明确规定了新时代中小学生义务教育的原则: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五育”中的“美育”,是指审美教育,主要是对少年儿童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等审美能力的培养。既然要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儿童的审美起点。

儿童的审美起点

一切审美的基础都是情感,只要审美活动发生,就有情感的投射和介入——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我们以审美能力中最重要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作为切入点来观察儿童:

例1:1986年,3岁的我坐在姥姥家的弹簧沙发上,津津有味地观看黑白电视机里播放的《西游记》。没等“三打白骨精”这一集播完,我就放声大哭起来,抹着眼泪向姥姥申诉:“孙悟空那么好,唐僧还要把他赶走,太狠心了!”长大以后再看这一段,心里仍隐隐作痛,但不会再像儿时一样为悟空痛哭流涕了。

由例1可知,儿童的审美情感并非后天习得,而是先天存在并一触即发的。3岁的幼儿已经完全可以与主人公共情了。在故事情节的演进过程中,幼儿的情绪始终被紧紧牵引,她会为唐僧的人妖不分而焦急、为孙悟空被紧箍咒念得满地打滚而心疼、为悟空环绕师父跪地磕头而感动、为唐僧不近人情决意赶走悟空而愤恨、为悟空遭受的委屈误解而难过,甚至为唐僧再次被妖精抓走而幸灾乐祸。“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之所以深受儿童喜爱,并不是因为打斗的过程有多么精彩,这个故事带给儿童的真正价值,是触发了儿童一系列丰富曲折的情感体验。可见,儿童的感受力非常强大,他们的情感反应与成人一样,甚至比成人更真挚、投入,更纯粹、强烈。

例2:我小时候喜欢幻想、听妈妈讲故事、自己编故事,小学三年级创作了第一篇童话《猫和老鼠的友谊》。长大以后,感觉自己的想象力逐渐干瘪枯竭,即使从事创作,也只能写现实题材的小说散文,写不出幻想题材的童话了。

相信许多朋友看到这个例子都深有同感。每个生命初始都充满灵性,不受束缚,但随着理性的增长与社会的规约,个体慢慢脱离了儿童时期的本真状态和赤子之心,便也舍弃了那些背离现实、毫无用处的无羁想象力,就像周作人所说的“赤子之心好像‘毛毛虫’的变了蝴蝶,前后完全是两种情状”。可见,人的想象力大体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的(除少数保持童心的天才),也就是说,儿童的想象力也很强大。

综上,儿童的审美起点是很高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审美能力已经完备。儿童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并非凭空而来,他们需要大量的持续的充满情感和想象力的介质去刺激和激发。儿童的身份决定了他们活动范围狭小、生活经历单一,但年轻的生命肯定不能满足于眼前,他们渴望丰饶,渴望壮阔,渴望去听、去看、去见识、去体会那些鲜妍的、蓬勃的、充盈着丰沛情感和奇异幻想的事物。再没有比儿童文学更符合这种需求的了,因为情感和想象力就是儿童文学的双翼。

儿童文学是审美教育的最佳伴侣

儿童文学为少年儿童打开了认识和感受大千世界的门,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不断激发儿童的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和审美趣味,让孩子单薄而有限的生命体验逐渐变得丰厚起来,也成为他们日后创造力的灵感和来源。例2中的儿童正是因为吸纳了动画片和格林童话的灵感,才突发奇想,以猫鼠题材叩响了她的创作之门。

儿童文学可以帮助少年儿童体验各种类型的美。孩子们通过《海的女儿》见识到了飞蛾扑火般的小人鱼,为获得人类的灵魂,赌上了自己的生命和爱情——这是悲剧之美;通过《纸飞机》见识到平凡的人们在战争中一次又一次重建家园时爆发出的强大生命力和“向死而生”的乐观精神——这是崇高之美;通过《长袜子皮皮》认识了一个红头发长着雀斑的小女孩能举起一匹马、能戏弄警察、能教训男孩子、能强迫小偷乖乖陪她跳舞,通过《埃米尔捕盗记》了解到一个小男孩可以串联起全城的男孩子帮他在火车站抓住小偷,通过《女巫》了解到那成千上万用帽子遮住光头、手套遮住爪子、高跟鞋遮住方脚趾、憎恨儿童臭味的女巫误食了自己发明的变鼠药统统变成了老鼠——这是狂欢之美;通过《拇指姑娘》想象“她的摇篮是用半个漆得很亮的核桃壳做的,床褥子是一片紫罗兰花瓣,被子是一片玫瑰花瓣”——这是诗意之美;通过《大林和小林》见识到奢侈享受的大林在赛跑时竟然败给了乌龟和蜗牛——这是夸张和幽默之美;通过《黑焰》《狼獾河》等动物小说见识到弱肉强食又充满人情味的动物世界——这是自然之美。儿童文学还从孩子们身边不经意的小事出发,挖掘生活之美,比如许多小朋友嫌弃奶奶或姥姥的絮絮叨叨,尚未意识到祖孙之间的深厚情感,但文学作品集中把老人的辛劳、慈爱和奉献书写出来(例如儿童小说《外婆》、儿童散文《爱——外婆和我》、儿童剧《二十四个奶奶》等),孩子阅读时联想到自己的祖辈,就能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是亲情之美。此外,还有大量图文并茂的绘本,为儿童提供故事、情感、绘画艺术的多重审美享受。

当前儿童文学审美教育的误区

首先,儿童审美教育需要“给予”。“审美教育”其实是一种广义的教育,它并不是指成人对儿童的具体方法技能的教授,而泛指我们帮助儿童获得审美熏陶、提升审美能力的过程。我们想提高孩子对美术的审美鉴赏力,就要多带孩子去看画展,看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画展;同样,我们想激发孩子对文学的审美感受力和想象力,就需要充分地给予,给予他们足够多的优秀的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放手让他们去自由阅读和自主感受。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作家的情感集结与审美菁华,在孩子面前展现出缤纷多彩的童年景观,有些是儿童熟悉从而引发共鸣的,有些是儿童陌生进而勾起好奇心的,有些是儿童向往并能获得心理满足感的。总之,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既是一场无功利性的审美享受,也是一场事半功倍的审美教育。

其次,儿童审美教育拒绝“深挖”。审美是一种感性的、灵性的、悟性的过程。孩子读一篇童话,已经被深深打动,在她(他)幼小的心灵烙下了一个玫瑰花形状的烙印,她(他)每次想到,心里都会一暖或者一颤——这时,审美过程已经完成了。语文课要教会儿童的,就是如何将这些感受用准确的、适合的、书面化或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思想内涵上,教师只需伴以适当的点拨。

在很多小学语文公开课上,我们看到教师放慢速度,不断鼓励孩子在课文或绘本中发现新的细节,启发孩子思考故事背后的内涵。教师的讲授或标新立异,或陈词滥调,或极力煽情,或纵深阐释,其实都大可不必。儿童文学是“浅语的艺术”,不止是指它的语言文字浅显,语义层也是比较浅的,一戳就破,它就是在儿童的心灵上挥了一下魔法棒,一大片沙漠就变成了绿洲,它不需要你动用钻井机,钻得那么深,一层又一层掰开揉碎,那样就把整体的美感破坏了,也会败坏孩子的审美兴趣。

其次,儿童审美教育需要“多元”。儿童的价值观更接近于二元的,她(他)在听故事、看电视时总喜欢追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是审美并不纯然是二元的,审美教育也不是简单的一句“教会孩子分辨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而是用心灵去感受美的多种类型和多种层次。你能告诉孩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比罗中立的《父亲》美吗?你能告诉孩子温婉的江南水乡比苍劲的西北大漠美吗?我们应该提供给孩子多元的审美,包容的审美,让他们知道小口啜茶与大碗喝酒都具有不同的美感,既能欣赏云卷云舒,也能嗅出泥土的芬芳。所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本文例证均来自真实经历)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2022-10-24 □王 欢 1 1 文艺报 content67036.html 1 儿童文学与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