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文艺、文学对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巩固和对人民精神力量的凝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文学力量,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作家认知有“深度”。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方可流长。作为具体作品的创作者、精神价值的输出者,作家身居文学生产传播链条的形式起点,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始发站”。广大作家要首先从自身做起,做到思想坚定、立场坚固、基础坚实,建立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切认同、深入理解、深刻感受。要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领会,充分贯彻到对人生、社会、时代、世界的观察和表现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的价值指引。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作品表现有“力度”。只谈道理、只讲概念、“以空击空”,既不是文学艺术的职责,也不是文学艺术之所长。文学要以充分形象化、具有情感亲和力和审美感染力的方式,来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和表达。要在作品中努力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文本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地展现出来,用生动的形象和真挚的感情传递价值。唯有立意高远而形式平易,文学才能做到春风化雨、深入人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弘扬才能真正有力量。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文学传播有“广度”。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想要化人育人,必须要更好地拥抱人、抵达人。作家的辛劳创造需要抵达读者才能“劳得其所”,文学精品力作要拥抱人民才能发光发热,才能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开去、弘扬开来。新的时代语境和传播格局,对文学事业提出了系统性的新要求。想要更好地用文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更加注重文学的传播效能和宣传效果。文学界要以新思路和新举措,大力推动优秀文学作品走向普通读者、拥抱社会公共文化生活,用好政策抓手、保持开放姿态,让好的作品“正向破圈”、广为流传,在更开阔的层面上和更广大的读者中,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学旋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是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仅在文学创作上追求卓越,还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在文化熏陶中感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