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0年代席卷文学研究界的理论热潮,到近年来出现的整体性史学化转向,其中有学术传统、时代情势、学科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对文学本体的研究,却似乎在理论与史料的竞择更迭下渐趋失落。以文本细读作为主要方法的研究周围,总是盘旋着诸如“是否过时”“是否封闭”“是否过度阐释”的疑云,且萦绕着是否有足够的“理论高度”“历史厚度”“全景广度”的焦虑。在这样一个文本细读的方法与价值已不再拥有高光热度的时代,张业松的《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则更显得苦心孤诣且弥足珍贵。此书既坚守文本细读不可替代性,更探索细读方式的无限可能性,以文学本位的立场、纵贯兼蓄的视野、庖丁解牛的技艺、人文主义的精神,展现出文本细读令文学研究能够达至的精度、深度与温度。
坚持以文本为中心,是《鲁迅文学的内面》的显著特点。基于对鲁迅作品的精深琢磨,作者每每揭开沉积已久的定论,从文本的裂缝、空白、含混处,拓开解读文本的新空间,劈出阐释文本的新路径。作者对《狂人日记》的重新解读极具代表性:从《狂人日记》小序中落款的年代,颠覆了对狂人“候补”结局的惯常论断;从“救救孩子……”的标点符号,重新绘制狂人的内心情境;从主人公被称“病人”“疯子”与自认“狂人”的名实之辩中,探讨狂人的自我认知与价值认同……整合融通种种向来被忽视的文本线索,达成了对狂人形象的整体重建。从文本出发、与文本对话、紧扣文学问题、回归文学本身的态度贯穿全书始终。
更值得注意的是,该书突破英美新批评式文本细读的藩篱,打通文本内外的壁垒,探索文本细读的无限可能。第一,作者矫正对“意图谬误”的过度担忧,将历史语境、作家的生命体验重新纳入解读作品的视野:结合鲁迅在家庭中的长男身份,深化对鲁迅作品中“大哥”形象的剖析;联系鲁迅少时的精神创伤和身份认同,把握鲁迅小说中主人公形象的总体特征;还原1923-1926年鲁迅遭遇兄弟失和、婚恋抉择、职业困境时的心理危机,探讨《野草》前后的文风转变;结合《野草・题辞》的写作背景(国民党“清共”),指出《题辞》中政治抗议的意味……文史互证,洞见灼然。第二,作者透过理论装置重新测绘文本的脉络:《鲁迅笔下的声景》一章借用声景生态学,不仅复盘《祝福》中祥林嫂被环境消音的过程,更凸显出祥林嫂对身体暴力与声音暴力的双重反抗,达成对“祥林嫂之问”与“祥林嫂之死”的重新认识。第三,作者将文本放置在与学科新见的对话场域中进行辨析,认为《狂人日记》对大哥的表现并非刻意丑化,为鲁迅“伟大的现实主义”笔法据理论辩。第四,作者也将文本与事件放置在文学史的图景中予以考察,强调“兄弟失和”的家庭事件对现代文学发展方向的深远影响。第五,作者走出“情感谬误”的阴翳,将自己的生命体验投注到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中,感受鲁迅“所遭遇到的最复杂的人生情境”,触碰他“能驾驭或不能驾驭的最深的思想上的困惑”,“文学家鲁迅最不可替代的成就”。细读文本的方式本无禁区,选择什么材料、经由何种路径、达成何种结论,不应被条条框框所限,而是应取决于文本的潜力和研究者的识见。该书探寻一切路径,调动一切资源,以激发对文学文本更新、更真、更善的理解,建立对经典文本更有历史感、更有学科性、更加个性化的认知。该书冲破方法和观念的重重枷锁,令文本细读呈现出海纳百川的开阔气象。
《鲁迅文学的内面》以高度的问题意识,令文本解读成为关涉学科重大议题、撬动学科定论、承载学科精神的利器。作者对微末细节的“锱铢必较”,背后是对学科重大问题的观照思考。狂人最终的“候补”究竟是“沉沦”还是“沉潜”,并非一桩小事,它牵涉到鲁迅对现代人格的塑造,关系到我们对鲁迅笔下现代人的精神力量、价值选择、命运隐喻的理解。“祥林嫂”也不仅仅只是一个称谓词,而是观察鲁镇声音生态和权力关系的显微镜,折射出政权、神权、父权、夫权等绳索对人的公然绞杀。对照鲁迅从《我的兄弟》到《风筝》的改写,再到《弟兄》中的兄弟书写,不仅关系到鲁迅作为觉醒的人对“无知之罪”的态度,更揭示出现代人在自我觉醒与人我关系之间的矛盾处境,以及鲁迅在重重矛盾之间的心路历程和最终选择。对经典文本关键细节的解读,背后是现代文学学科的根本问题:什么样的人是现代人?人,为什么要走向现代?在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人会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是现代人的态度和价值?……对这些现代文学元问题的关切和论证,令该书的文本解读达到了尽精微而致广大的境界,闪耀出学科和思想的锋芒。
这本书对“人间鲁迅”的深刻理解和深度还原,演示出一种以生命照亮生命的研究情志。该书呈现出的不是某种抽象化的鲁迅精神,而是具体真实的、滚烫搏动的鲁迅心灵。在书中巍然屹立着的,不是一座坚硬冰冷的伟人塑像,而是身陷在爱恨情仇中的一个凡人的勇敢。这样的研究,无法通过任何方法或技术制作出来,只能来自研究者的真诚与纯粹。同时,作者也将自己细腻温情的目光,投注在鲁迅作品中大大小小的人物身上:祥林嫂是死在绝望中还是希望中,吴妈对于即将被枪毙的阿Q是冷漠还是关切,小伙计看孔乙己的眼光是嘲讽还是温情……在面对这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面庞时,作者总是“不惮以最大的善意”理解每一个人,不忍再加斥责。对鲁迅作品中各个人物形象的解读,旨不在达成什么统一的“标准答案”,重要的是在独立思考与碰撞探讨的过程中,令心灵能量得以激活,令人文精神得以伸展,让鲁迅研究的地平线越来越广袤宽阔。
鲁迅作品是特别经得起推敲的,也是特别需要(甚至是必须)细读精读的。如黄子平在序言中所言,鲁迅是一位深切地体会到“文学书写的不可能性”的作家。这种“不可能性”,来自于社会等级的隔膜、语言文字的隔膜、心灵的隔膜等。而鲁迅的继续写作,则是在对这重重种种的隔膜作“绝望的反抗”。《鲁迅文学的内面》对鲁迅的细读精读,可以说是在鲁迅之后,顽强地继续做着打破隔膜的努力:其一,打破文本内外的“隔膜”、打破文本与文本之间的“隔膜”,在真实广阔的视野中重绘鲁迅心灵的动态影像。其二,也是更重要的,以最真诚也最有想象力的思维活动,打通心灵与心灵之间的“隔膜”,无限推进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理解可以到达的极限。其三,营造开放和多元的讨论氛围,以脚踏实地和去伪存真的研究态度,与新世纪的青年们一起重建关于鲁迅与鲁迅文学的共识。
无论学术潮流和方法如何更替,文本细读永远是文学研究不可替代的根。文本细读不仅是文学研究最重要的基本功,也可以做出高度和境界。当然,这需要日积月累的学养,更需要至真至诚的心性,需要于善执着的孤勇。《鲁迅文学的内面》的价值,不仅在于在细读方式上的多向尝试、解读分寸上的毫厘攸关、价值立场上的以人为本,更在于——通过对鲁迅文学的研读拓展自己心灵的空间,以自己心灵的证悟丰富鲁迅文学研究的图谱,与鲁迅和鲁迅文学的万千读者一起披荆斩棘、冲破隔膜、自立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