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学评论

假如宇宙有一颗心

——散文集《遇见树》创作谈 □苏沧桑

曾经,耄耋之年的太婆说,我活了一辈子,也就是赚了身边这么些个人啊。

生命是无数场偶然的相遇、必然的告别。人生路上,我们不断遇见树、遇见沙、遇见海、遇见人、遇见万物,又不断告别。谁也不知道,在何时何地,我们已经完成了与他们的最后一面,如同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生命里还能遇见一场大雪。在不断的相遇和告别中,量子纠缠,能量交换,我们遇见的其实是自己,最后回归的亦是自己。

《遇见树》是我从事散文创作35年来最全面的作品精选集,分为“时光篇”“故土篇”“乡野篇”“手艺篇”“古迹篇”5个部分,所选的30余篇散文都是我自己觉得最走心的作品,其中大部分是近几年的新作。故乡海岛的山山水水、江南大地的古村古镇、西北塞外的荒野戈壁、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是我与世间万物的深情羁绊,也是自己与内心的对话。

“时光篇”里,我遇见一江水、一棵树、一粒沙、一场初雪、一场日出、一个驿站。“一粒沙,不会告诉你它去过多少地方,藏着多少秘密。一粒沙,不会告诉你它有一千岁还是一万岁。一粒沙看着我时,像一位耄耋老人看着一个婴幼儿、一个会转瞬即逝的生命,因此,它的眼神里充满悲悯和慈爱。”“万物互为驿站,人与人就是彼此的驿站。一个人就是一颗星,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好在无尽的苍穹之中,总有一些星球星座星系,让累到极点的你靠一靠、歇一口气,再提一口气,继续前行。”分享一点点温暖和前行的力量,是我回归本心的文学追求,自然,我还须努力。

我来自海岛玉环、古镇楚门,苏沧桑是我的真名,父亲取自“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20多岁时,就有好几个读者写信称呼我苏老先生、沧桑老先生。孤悬于交通末端的第一故乡玉环,有大海之大、有江南之美,对于我的文学创作,它是一棵树的根、是一条河的源头,“从一条河抵达大海”,是我心中的文学地图,亦是人生所向。“故土篇”里,我遇见一条老街、一棵梦树、一座孤岛、一碗海鲜面、一个从未真正回得去也从未真正离开过的海岛故乡,“每一个故园的梦里,彻夜回响着游子的脚步声”。

梭罗说:“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乡野篇”里,我遇见梯田、船帮、古村、碗窑、一只会笑的山羊、一群不堪重负的骡子。“千年不朽的不是星辰,也不是历史,不是河流,也不是人心,或许只是一条大江奋勇奔流的方向,是人类举起火把和锄头、绝不放下的那个动作。”

“如果一张元书纸开口说话,它发出的声音,一定是水的声音,水声里,是比古井更深的寂寞。”“手艺篇”精选了我历时4年创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散文集《纸上》的一部分精华:古法造纸、草台戏班、龙井茶农、黄酒陈酿、西湖船娘。回顾所来径,仍然深深怀念这几年那个怀着敬畏心、好奇心、担心、初心、野心的自己,那个全身心投入“疯狂式”“沉浸式”体验而不管不顾的自己。我遇见村里唯一坚持古法造纸的传承人,他看着用竹片反复捶打发酵的菌丝的眼神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我抚摸过在水里浸泡了40多年的捞纸师傅的手;我头部伤口未愈跟了越剧草根戏班一个月,还扮上戏装过了一把戏瘾;我带着一堆药横跨新疆行程万里,全然不知蜜蜂如果受惊是可以蜇死一匹大马的;我在凌晨3点和80多岁的老婆婆将腰弯成90度用桑叶喂蚕;我凌晨5点起来和采茶女一起采茶、和茶农一起去市场卖茶。我发现,每一份最原生态的劳作里深藏着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无奈,也深藏着生生不息的古老美德,“‘美’的背后,竟然蕴藏着如此的披肝沥胆、惊心动魄”。这些篇章是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躬行体验,也是盘桓在我脑海中的天马行空,是时时奔涌的创作冲动,也是突破自我的文字野心。我很欣慰,我完成了自己最想要的文学表达。诚如读者朋友说:“《纸上》名为纸上之辞,却是躬行之获。”

这些年,我书写了很多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采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我克服心理障碍,跟随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见证了器官捐献全程,一夜无眠。她说,她曾经护送一位年轻的器官捐献者骨灰去遥远的贵州大山下葬,她对逝者的母亲说,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那位母亲笑了,说,是啊,你看,今天我儿子下葬,天气这么好,师傅给他的墓碑刻得这么好,这就是好报。

“和平年代,读书人的风骨与担当已无需经历战火的考验,但身后仍有无数双眼睛在凝望。”“古迹篇”里,我遇见谢灵运、刘勰、李白、杜甫,遇见苏东坡、贺知章;遇见一把旧铜锁上拴着一枚铜钱和一个绣着莲花的蓝荷包;遇见我的第二故乡西湖、河西走廊的驼铃声、焉支山下两匹隔着栏杆亲吻的马;遇见湮没在时光深处的中国李庄,它将自己化作了一枚带露的草叶,医治着中华文脉的伤。“世界安宁,我们才能听得见亲人们的耳语。”

守赤子之心,信万物有灵,接人间地气,书万物之美,是我的文学理念,也是我的人生理念。我希望自己的散文,散发的不仅仅是一草一木一石一花一鲲一鹏一人的味道,而是整个森林的味道、海洋的味道。这几年散文创作最深刻的感受是:自己站着走着,笔下人物才能立起来;自己亲手触摸,作品才有温度;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文字才是会呼吸的好文字。最意外的收获是:和很多笔下的人物成了好朋友,我很珍惜这难得的缘分,这是文学之外的人生收获。

遇见树,遇见万物,也遇见最真的自己。我一直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另有一个宇宙,月空、荒野、湖泊、河流,人与人、心与心,一切都敞开着大门。如果宇宙有一颗心,也一定不会关门。

《遇见树》全书配有50余幅与文字相关的风景、场景等精美图片,都是我自己、我家人和摄影家朋友们所拍。封面图片拍摄于西藏林芝的嘎朗村,一树桃花、一头老牛,其实在画面不远处,还站着一位藏族女子,她身背一个男孩,身旁依偎着一个女孩,天地静美安详,就像我们内心向往的世外桃源。书中有两幅照片,是我故乡的娘家小院和对我生命有着深远影响的桂花树。到了深秋,小院就会铺满金色的阳光和桂花雨,相信无数人心中都有一个娘家小院,它是儿女最好的疗伤地、心灵的港湾。还有一些是我近几年体验生活时的即时记录,比如和草台戏班演员及几个月大就跟着戏班流浪的婴儿的合影。《遇见树》,就像一个灵动幻美的记忆时空,是“精神自我居住其中”的蜗居,是“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希望从我心底流出的文字,在茫茫人海中得遇更多知音,一起遇见树、遇见万物、遇见心中的桃花源、遇见最好的我们自己。

感恩生命里所有美好的相遇,即使终将告别。

2022-11-30 ——散文集《遇见树》创作谈 □苏沧桑 1 1 文艺报 content67736.html 1 假如宇宙有一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