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时隔八年余,王跃文的新长篇《家山》近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近日,在该书的首发式上,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李岩,以及潘凯雄、何向阳、刘琼、丛治臣等,围绕该书的艺术特点、现实意义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李敬泽认为,《家山》是王跃文当作自己写作“根底”的书,小说充满了由感性细节、人物形象等构成的丰沛的生活气息。他提出,王跃文作为一位21世纪的作家和一位在新时代的作家,当他重返时间深处和历史深处的家乡的时候,必然对家乡、乡土和古老的传统产生新的认知和建构。这其中包含着我们这个时代新的关切、新的认识角度、新的书写行为,值得我们领会和认识。
54万字的长篇小说《家山》,描写南方乡村沙湾在上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结构、风俗民情、耕织生活、时代变迁,包含了王跃文的经历、思考和情感的人生积淀,凝聚了王跃文全部的生命体验和感悟。在写作中,王跃文搜集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方志,钻研户籍田亩制度、捐税征收方式等等,多次重返乡间田野做实地勘察,直到一方水土和那些村民已鲜明生动鼓涌于胸口,他才投笔于纸上,娓娓道出那些鲜活的故事,写到动情处多次泪湿衣襟。大家认为,《家山》是一部描写乡村文化、乡村伦理下人性善恶自然消长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上个世纪上半叶特殊历史阶段中,乡村在动荡中仍然保持的恒定的伦理秩序。小说写出了让一个族群凝聚起来的精神纽带,写出了一个族群甚而是整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蓬勃的生命力量。
王跃文表示,他从小在乡野间长大。“四十岁以后,记忆中乡村的人与事朝我扑面而来”,他认识到,乡村是最大意义上的中国,真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在乡村。“所以这个小说创作过程中,我刻意要回到原生态,回到日常,回到真实的生活本身,呈现一部我所熟悉的社会生活史、乡村民俗史,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史,用一个乡村去展示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
(何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