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少数民族文艺

充分发挥文学馆的作用

——2022年内蒙古文学馆工作纪略 □赵富荣

“携手同心——内蒙古民族团结主题作品展”

2021年,内蒙古文学馆在完成了基础建设、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工作后,在9月28日隆重推出“为了最初的梦想——内蒙古红色文学经典展”以及“初心与手迹”主题巡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的成功举办,让开馆不久的文学馆声名鹊起。在内蒙古文联党组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内蒙古文学馆面对疫情交叠,克服困难与挑战,充分发挥文学馆的作用。

2022年1月,内蒙古文学馆推出“诗人放纵青春笔——贾漫个展”。这是内蒙古文学馆立足馆藏,推出的第一个书房展、第一个个人捐赠展。展出书柜、书桌、手稿、书刊、信件、图片、奖杯、证书等120件实物,以四个部分全面回顾总结了贾漫的生活创作。这个展览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在他们的建议下,文学馆又在5月举办了“贾漫诗文品读会”,以朗诵、采访、品评等形式,全面立体地走近诗人贾漫,以期带动更多诗歌爱好者、诗歌研究者阅读并研究贾漫先生的作品。

6月,内蒙古文学馆深入挖掘历史遗存,组织《捧血者——诗人辛劳》首发式及研讨会,做好内蒙古红色文学经典的研究工作。辛劳是一位左联作家,也是一位红色革命家,在内蒙古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捧血者——诗人辛劳》的出版,对重写内蒙古现代文学史和红色文学史,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红色文学史,具有重要而珍贵的史料价值。7月,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内蒙古文学杂志社、内蒙古文学馆签署合作协议,文学教育实习基地挂牌。同时,举办渡澜新书首发式,安宁、渡澜作品研讨会。内蒙古文联与内蒙古大学开启一个全新的文学共建模式。

这些文学活动,让内蒙古文学馆的职能定位日渐清晰。如巴金先生所说:“我们有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支持我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内蒙古文学馆是一个资料中心,收集、收藏、研究内蒙古现当代文学;是文学前进途中的驿站,为文学发展留档,赓续文学根脉之心;也是一个集文学展览、文学培训、文学讲座、文学交流,乃至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于一体的文学场馆,一方面汇聚国内外优秀文学资源,即“引进来”,另一方面,发挥文学阵地、服务作家的功能,把内蒙古各时期的优秀作家“推出去”。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内蒙古文联主办,内蒙古文学馆与内蒙古作家协会、内蒙古评论家协会、内蒙古翻译家协会、内蒙古文学杂志社共同推出“喜迎二十大 书写新时代——内蒙古文学十年成就展”,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文学在文学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等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观众可以从照片、刊物、书籍、手稿、视频、奖杯等资料中,欣赏到获得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等300多名作家的风采;从1000余部(篇)作品、400多次文学活动的回顾中,体验到内蒙古作家所书写的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人民史诗。这次展览注重体验式,有群星璀璨,有书籍封面墙,有儿童体验区,有阅读休息区,以明亮温暖的色调、现代时尚的设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同在7月,文学馆举办的“长河入笔端——内蒙古黄河主题文学作品展”,也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热情关注。这次展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两个打造”,以黄河故事、黄河写意、黄河风景展出26位作者的书籍、画作、摄影、书法共38部(篇),展示内蒙古黄河主题文艺创作成就,展示自强不息的黄河精神、绿色发展的时代精神,以及北疆儿女对黄河文化、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这个集文学、美术、摄影、书法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展览,与同时举办的“内蒙古文学十年成就展”相互辉映,吸引了内蒙古文学艺术界和文化界的人士和广大观众,气氛非常热烈,受到观众和媒体广泛关注。内蒙古电视台、新华网、央广网、《文艺报》、中国作家网、中国文化传媒网、文旅中国、《内蒙古日报》、正北方网、内蒙古团委等多家媒体及其客户端进行报道,许多国内重要网站和平台积极转发有关展览的信息和评论,累计总阅读量达百万。

为提升展览效果、拓展宣传渠道,内蒙古文学馆、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融媒体运营服务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青年传媒中心合作推出“书香飘过这十年”活动,从入选“十年成就展”的作品中评选出36部进行展示。草原全媒客户端建立“书香飘过这十年”专题,内蒙古团委所属平台及85家旗县级融媒体中心转发,新浪微博“书香飘过这十年”话题建立,快手平台发布,相关稿件被央广网、《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平台积极转发。

立足展览,9月28日,内蒙古文联主办,内蒙古文学馆与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承办“书写新时代——内蒙古文学十年成就研讨会”。研讨会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文学发展的历程,分析内蒙古文学的优势与短板,切实发挥了文学评议对文学创作的引领作用,推动内蒙古文学生态的良性建设。这次会议集结了内蒙古老中青三代评论家,主旨发言以“70后”“80后”的评论家为主,“90后”和“00后”的青年学子广泛参与,引导年轻的评论工作者关注内蒙古文学创作现场,见证“00后”的作家与评论家共同成长。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9月30日,内蒙古文学馆推出“携手同心——内蒙古民族团结主题作品展”。展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担当,呈现出新时代的精神特质和思想高度。展览以实体书籍、作品简介、精彩选段、立体图片、互动造型、视频播放、实物展陈等多元化的展览及互动方式,展示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等文学素材以及现实生活中民族团结的故事,这些故事经过作家重新建模,加以探究、审视、诘问、思辨,并创作出在思想和艺术上有新意的文学作品。这是内蒙古文学界回应新时代重大关切的重要成果,也是再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团结壮举的文学馈赠,并将激励内蒙古的作家沿着这样的创作道路继续开拓,不断在“保留项目”中有所突破,形成前进的动力。

以上几次主题鲜明、亮点纷呈的文学展览,让内蒙古文学馆成为内蒙古代表性文化景观之一,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了解内蒙古文学的重要窗口,认识到文学馆应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承担更多的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学公共服务职能,成为新形势下一支生机勃勃的文化力量。2022年,内蒙古文学馆推出内蒙古文学大讲堂,以“沈博士讲《史记》”为重点,坚持古为今用,借鉴吸收优秀文明成果,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蒙古文学馆也成为首府党建活动的中心,40多家单位到内蒙古文学馆参观调研,在文学、文艺展览中感受红色经典、新时代史诗、同心筑梦和黄河写意等主题,丰富党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结合疫情防控和现代传媒特点,内蒙古文学馆始终把文学馆网上平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文学馆持续推出内蒙古文学名家专题展,每月书单,专题网上展览,以及各类文学活动推文、通告等。微信视频号推出文学馆录播课、直播课,《看展览 讲展览》系列推文。疫情期间,把文学馆的展览都放到了网上,做到闭馆不闭展。

内蒙古文学馆运营一年半以来,文学馆人撸起袖子加油干,文学馆三层场馆次第开放,内蒙古文学界多年的梦想实现,内蒙古文学人有了共同的精神家园。忙碌于各行各业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认识世界、反思社会的灵感,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升华。青少年在这里可以接受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展望文学的广阔前程。对于中老年观众,文学馆就仿佛是一部时光机器,让经历过岁月沧桑的身心在文字里重温流逝的岁月。

巴金先生说:“我们的新文学是表现我国人民心灵美的丰富矿藏,是塑造青年灵魂的工厂,是培养革命战士的学校。我们的新文学是散播火种的文学,我们从它得到温暖,也把火种传给别人。”新时代的内蒙古文学馆传承文学的火种和温暖,用活力照亮历史遗存,强化使命担当,服务作家,服务文学爱好者,服务文学工作者,服务广大民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文艺方向奋勇前行,大力拓展文学空间,助力内蒙古文学、文化高质量发展。

2023-01-11 ——2022年内蒙古文学馆工作纪略 □赵富荣 1 1 文艺报 content68329.html 1 充分发挥文学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