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艺术

推动中国舞蹈学研究走向更加多元和包容

□卿 青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系是国内最早获得教育部授予舞蹈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培养资格的单位,也是为国内舞蹈学术型研究生奠定培养方案和模式的国家级机构。2022年,舞蹈学系迎来了其40周年华诞,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与本院研究生院联合举办了八场线上论坛以示庆祝。参会专家学者在人文科学的大视野中畅谈新时代舞蹈学术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共同勾画了舞蹈学术研究的蓝图。

一、聚焦舞蹈研究的学科现状和发展空间。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依托各个科研所的学术力量建立了所系一体的机制。舞蹈学系于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时候,舞蹈研究所正式成立不过两年。因此,舞蹈研究生培养方案与舞蹈研究所的学科规划保持着一致的关系。

通常来说,一个学科之所以形成,意味着该学科有相对明确的研究对象以及业已形成共识的研究方法。在本次系列论坛第一场的发言中,无论是于平概括的“前海学派”与吴晓邦舞蹈学科思想中的“史、论、术”三位一体,还是冯双白表述的“史、论、评”三位一体,在各有侧重的同时,都充分表明了舞蹈学科在建立初期已基本确立了舞蹈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即舞蹈史研究和舞蹈的基本理论。当然,其中也一定包括对舞蹈现象和作品的评论。而在研究方法上,舞蹈学科主要借助了来自文学史、戏曲史的研究方法,偏重于对古代文献的爬梳取证,并在国家主导的文艺观念下进行舞蹈历史写作。舞蹈研究所对这个学科奠基性的贡献就包括中国古代舞蹈史的几本著作,以及吴晓邦的《新舞蹈艺术概论》和隆荫培、徐尔充合著的《舞蹈艺术概论》等。这些奠基性的著作不断再版,成为舞蹈学学生们的必读书。随着冯双白、欧建平、于平、茅慧、王宁宁、袁禾、朴永光、刘青弋、江东等人的毕业,又一批中外舞蹈史和舞蹈理论著作相继出版,舞蹈研究的基本轮廓逐渐清晰,国内舞蹈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也基本确定。

新世纪以来,新一代学者也成长了起来,其学科视野更加开阔,不少人选择了在艺术学理论、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内部完成自己的博士训练,这带来了舞蹈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倾向和更多学术议题的出现。同时,舞蹈也吸引了其他学科的注意,更多学者也开始借助自己的学科视角进行舞蹈研究,造就了舞蹈研究的新气象。

仅从中国舞蹈史的研究来看,学科内部的专家们不断在材料、观点甚至方法上进行探索。王宁宁以“诗、乐、舞”一体的视角撰写舞蹈史,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史家偏于舞蹈本位的思路。袁禾从美学角度切入舞蹈史研究,茅慧在符号学上进行的探索,亦体现了新一代学人在方法上的觉悟。而在来自其他学科的专家眼里,舞蹈史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如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所教授刘成纪就认为,舞蹈史研究要进入历史现场,要恢复舞蹈在历史中被赋予的角色与职能。他认为,只有在诗乐舞一体的关系中,才能寻找到中国舞蹈的人文基础和传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吴琼则提出文化史作为研究方法的必要性。他说:“将文化史作为方法不是简单地将舞蹈视为既定文化成品来阐释它的意义,而是要将它放在多元互动的情景中来‘重建’其意义生产的机制。”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姜宇辉表示,应该追随最普遍的哲学问题去寻觅或揭示舞蹈史与思想史的交织互动,从而找出中国舞蹈发展的独特性以及它朝向未来的可能性。这些来自更基础学科专家们的意见,无疑为舞蹈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路径。

二、关注理论建设与舞蹈学术范式的改变。

在几位海外专家以及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专家发言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舞蹈研究的当下活力和某种前沿性。

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社会学教授鲁迪·拉尔曼斯给我们勾勒了一幅国外舞蹈研究的图景。需要提及的是,他在这里所说的“舞蹈研究”已经不是早期依附在戏剧研究内部的舞蹈史研究,而是指在上世纪80年代文化研究、性别研究以及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之下出现的将现当代舞蹈也纳入研究视野的舞蹈研究。具体而言,对性别差异的关注导致了对芭蕾和现代舞史的重新书写,对动作和舞蹈形象的文化建构的讨论以及舞蹈本质的“在场”与“消失”的哲学讨论都成为当下舞蹈研究的潮流。而更新的趋势则是当代舞蹈的创作激发了舞蹈作为知识生产的活力。很多舞蹈实践出身的人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借助自己特有的具身经验展开理论问题的探讨,并力图使这类知识合法化,使得舞蹈发生了一种知识转向。美国《舞蹈研究杂志》主编瑞贝卡·科瓦尔以自己的研究为案例,介绍了1985年以来美国舞蹈研究的情况。她的例子恰恰为鲁迪的发言提供了最恰当的佐证。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陈琳则介绍了表演性美学的基本观点和产生条件。

这三位学者的发言充分表明了当今舞蹈研究的理论转向。这个转向不是指前述舞蹈研究史论两维中对舞蹈的基本原理、规律即所谓舞蹈艺术的内部属性的研究,这里的理论指的是批评理论、文化理论、哲学等具有批判性的各种跨学科理论学说。这种理论的引入代表着以往的研究范式已被突破,因为这是对以往研究的基本规定、方法的反思,是对研究前提的提问。舞蹈研究不再只是舞蹈史对风格历史的梳理,而转向了文化阐释和理论思辨,这使得舞蹈学科的学术生态、学科属性以及知识创新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探讨学术与实践的关系,以及新版学科目录舞蹈专业硕博士教育给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带来的挑战。

教育部新近颁发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舞蹈专业领域将设置博士学位,这对很多舞蹈人而言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也有人担心舞蹈学术研究会因此更加边缘化。此次论坛以海外高校研究生教育情况的介绍和对北京舞蹈学院的“舞动无界”项目进行探讨的方式碰触了舞蹈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之间的张力,以更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个新的挑战。

在海外高校研究生教育专场当中,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名誉所长欧建平的学生团队分享了他们在硕博士读书期间被派往韩国、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地的学习经历,以及对这些高校舞蹈学术和专业型课程设计的考察。这些分享无论对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学术和专业的互动在这两大方向的培养当中也并未产生根本性的冲突。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刘文卓提到的“实践作为研究”(简称PaR)对专业型博士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这是在英国高校系统产生的一类博士,据苗芳菲博士介绍,目前美国专业实践的最高学位依然只是硕士。刘文卓谈到,“PaR在引入到高等教育学术体系后,需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区分艺术创作本身和作为研究的艺术实践,也就是必须要对实践进行界定以及明确其在整个研究中的位置。因此基于实践的艺术研究必须经受来自学术上的原创拷问。”这其实给实践类博士培养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不是所有的艺术创作都可以视为研究,而是某一个实践项目揭示了文字无法传达的某种隐性知识,使得该项目具有了研究价值。当然,关于PaR本身也有其他一些不同的认识,但这个话题的引入无论对于专业博士还是舞蹈学术本身,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展开的话题。

本次论坛的最后一场特别针对北京舞蹈学院的“舞动无界”项目展开。这是由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许锐教授与英国米德塞克斯大学舞蹈创作中心教授克里斯·班纳曼于2009年联合发起,在郭磊院长的支持下持续举办至今的一个国际项目。这一项目的创作也恰恰应答了文艺评论家王一川教授提出的需要有反映当下现实的舞蹈创作的期望。将参与项目的编导、舞者和学者聚集起来,探讨项目带给当代舞蹈创作、学院教育以及学术研究的启示,也是期待探讨更富有当代意义的舞蹈学术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此次系列论坛表明,经过40年摸索和发展的中国舞蹈学,已经从以往相对单一的舞蹈风格和历史研究向着文化阐释和理论思辨的方向转化,这标志着舞蹈的学术更加多元和包容。如何在这样一个富有活力的局面中推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有文化自觉的新时代学者,是舞蹈学术界需要下大力气努力实现的目标和使命。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3-02-06 □卿 青 1 1 文艺报 content68603.html 1 推动中国舞蹈学研究走向更加多元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