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要跟观众的心灵进行沟通,不是笼统地讲大道理,追求视觉的刺激,或用抽象的象征来让观众猜谜。只有演员在台上真正动情,观众才能动心。”2022年12月24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艺术委员会顾问郑榕在京逝世,在他生前接受《文艺报》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表达了自己对话剧表演的诸多思考。作为北京人艺的第一代演员,98岁的郑榕在其一生中以出色的演技和独特的风格为北京人艺的舞台塑造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他善于思考、勤于总结,“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是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是北京人艺建设学者型剧院的实践者和优秀代表”。2023年2月6日,在郑榕同志生前工作、生活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举办的郑榕同志追思会上,北京人艺党组书记王文光如是说。追思会现场,一张张展呈的演出剧照勾勒出郑榕不断攀登的一生,北京人艺院领导班子成员、老领导、演职人员、亲友代表等共同深情缅怀了这位值得尊敬的表演艺术家。
永不停歇的脚步
1924年5月,郑榕出生于山东济南,幼年时读家塾,1935年随家迁居北平,入大同中学,1940年进入崇实中学就读,从此对文艺产生浓厚兴趣,于翌年考入“四一”剧社学演话剧,排练演出过《北京人》《日出》等剧目。1942年高中毕业后,郑榕考入北平国立艺专西画系学习油画。1943年赴西安继续其演员生涯,演出过《长夜行》《财狂》《结婚》等剧目。1945年加入重庆胜利剧社,1947年加入重庆演剧十二队,在话剧《家》中饰演冯乐山,为重庆市女中导演《娜拉》《夜店》《日出》《海啸》等剧目。1949年进入重庆市文工团,同年底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老人艺”)工作。1951年,在话剧《龙须沟》中扮演赵大爷,将这个性格耿直的劳动人民形象演绎得深入人心。1952年6月,作为一家专业性话剧院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郑榕同志担任演员,自此将其一生奉献给了北京人艺的话剧舞台。郑榕1993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文化艺术方面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获第七届中国话剧金狮奖“荣誉奖”,2013年获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2017年获第七届国际戏剧学院奖表演奖“终身成就奖”,2020年获北京市文联颁发的“从事文学艺术70周年”荣誉表彰。
回顾郑榕同志的一生,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谈到,“他刻苦钻研、积极探索、追求理想的治艺精神,他对艺术的执着、永不停歇的脚步和高贵的品格引领年轻一代人艺人继承和发扬艺术传统,身体力行地为我们树立了典范,让我们努力前行、不断进步、成就未来”。在郑榕7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从《龙须沟》中的赵大爷,到《雷雨》中的周朴园、《茶馆》中的常四爷、《蔡文姬》中的右贤王、《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武则天》中的裴炎、《胆剑篇》中的伍子胥、《丹心谱》中的方凌轩、《屠夫》中的冯·拉姆等,他以现实主义的表演风格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熠熠生辉的舞台形象。退休后,他不仅于1996年参演了话剧《冰糖葫芦》,还在2012年以88岁高龄登台,在北京人艺建院60周年院庆大戏《甲子园》中饰演老红军金震山一角,成为话剧舞台上的一段佳话。对于郑榕从人艺成立之初到几十年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北京人艺原副院长、演员濮存昕深情表示:“人艺是有历史可追、有水准可寻、有人可效、有戏可演的剧院,而郑榕老师这样的艺术家是剧院最宝贵的财富。”
学者型演员的楷模
1961年,周总理观看《雷雨》后与演员谈话,这让郑榕深受鼓舞,他曾撰文谈道:自此开始高度重视艺术实践中台词、基本功训练等方面,认真研究话剧艺术的规律性问题,在人物塑造上不断加深认知,在人物表演上突破概念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个性。郑榕在艺术上的不断追求、认真钻研、勇于突破与勤于思考也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艺人”。北京人艺导演、演员顾威就谈道,从高中起即被郑榕在《雷雨》中饰演的周朴园形象深深折服,决心从事话剧事业。回顾在人艺的排练场上,郑榕老师对他的指点引导以及郑榕对待艺术一丝不苟的精神、为了艺术不计名利的精神和敢说话、说实话的精神,顾威都感到让他受益终生。而郑榕通过《话剧表演民族化实验之路》等文章,对焦菊隐的艺术理论进行的深化阐释,也让他看到了一位学者型演员的楷模。
在大家眼中,郑榕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始终坚持话剧民族化的创作道路,其表演风格深邃含蓄,善于刻画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他的表演把艺术、生活、技巧三者融为一体,静水流深,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北京人艺精益求精、严谨治艺精神的代表,从每次步入化妆间开始,郑榕就进入角色状态,反复琢磨、观察人物形象,彰显了北京人艺老一代艺术家视艺术为生命的高贵品质和北京人艺的艺术创作传统,是观众心目中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我们这一代演员是幸福的,因为郑榕老师那一代艺术家创建了这家剧院并奠定了剧院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特点。”回顾自己从1975年进院之初开始,从郑榕老师身上学到的延续至今的创作习惯,北京人艺演员杨立新十分感慨,“对前辈的怀念也让自己深感肩上的责任”。
舞台永远的赤子
回忆郑榕老师退休后对人艺建设的持续支持和帮助,北京人艺原党委书记马欣谈到,“在台上,他塑造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为观众所热爱;台下他始终关心剧院发展,热心戏剧公益事业,一生坚守原则,胸怀坦荡”。他说,郑榕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对待艺术学习与思考,一生都把北京人艺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退休之后的郑榕依然心系剧院,关心剧院发展,参与剧院艺术生产,热心戏剧公益活动,时刻关注年轻人的培养成长,将毕生所学所悟传授给青年一代。追忆郑榕老师的治艺严谨和提携后辈的点点滴滴,北京人艺导演唐烨深情表示,“坦诚、正直,严谨、勤奋,学识渊博、善于思考”是郑榕老师留给她的印象。郑榕老师一生坚持提早到排练场;在《茶馆》重排后写长信提出肯定和指导意见;88岁时出演《甲子园》,依旧坚持多次体验生活以挖掘真实情感;93岁高龄来到《关汉卿》排练现场,交流对戏曲的认识、对剧目的思考等种种往事都让她深受感动。“郑榕老师常自称为‘人艺的一名小兵’,希望人艺能涌现出更多郑榕老师这样的‘小兵’。”唐烨说。
“郑榕同志的一生,是将艺术写进生命的一生,也是永远脚步不停的一生。”追思会上,北京人艺副院长周彤,北京人艺原党委副书记丁立军,北京人艺演员梁丹妮、雷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平,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火丁等,回顾郑榕一生为表演艺术所作的贡献以及与其交往的经历,展现了一个立体全面、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形象。郑榕同志妻子陈秀英作为家属代表感谢了与会者对郑榕的高度评价。她说,郑榕对于人艺给予的一切充满感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始终惦记着剧院、惦记着舞台。2019年,95岁高龄的郑榕出版了《郑榕戏剧表演创作谈——实践斯氏体系的成果与经验》一书,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姜涛在发言中回忆了在《斯式体系在中国》这一科研课题上与郑榕老师的交往,深切感谢了郑榕老师无私地将自己40余万字的毕生经验总结无偿送给研究组,“不仅为后辈艺术从业者留下宝贵的艺术经验,也以优秀的作品和艺术家的精神为青年学子做出了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