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人才还在 观众还在 市场还在

——二〇二三年春节档电影现象研讨会侧记 □本报记者 许 莹

2月8日下午,由中国影协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承办的2023年春节档电影现象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家电影局副局长陆亮,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张宏,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国影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曹俊等出席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今年春节档电影题材选择、文化价值、产业构建等进行观察分析,以期为中国电影未来发展把脉开方。会议由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会长陆绍阳主持。

陆亮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提出了7点期待:期待这个令人难忘的春节档热潮能持续下去;期待观众对电影的关注和热情能持续下去;期待春节档后其他连续的档期能把火爆的市场热度持续下去;期待中国电影人团结奋发快乐的精气神能持续下去;期待主题积极、百花齐放、类型丰富、风格各异、佳作纷呈的创作形势能持续下去;期待体现中国电影精神的影片走向世界的势头能够持续下去;期待电影理论界、评论界对中国电影深入解析并与创作者形成良性互动的风气能持续下去。

张宏谈到,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增长强劲、全面“飘红”,极大提振了电影行业的信心,说明人才还在、观众还在、市场还在。受疫情影响,2022年电影行业被国务院列为22个特困行业之一,全国影院营业率一度跌破50%,有大量影院长期不能开门,全国单日票房几百万的现象屡见不鲜,行业长期处于亏本状态,受各种防疫管控政策的影响,影院断续经营使得观众观影习惯被打破。2023年年初,疫情阴霾散去,各行业逐渐恢复生机,春节档群雄逐鹿交出了喜人的成绩单,以67亿档期票房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位,观影人数达到1.29亿人次。据专业数据统计,截至1月31日16时20分,2023年度大盘票房突破一百亿,刷新了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最快破百亿纪录。截至2月6日13时,《满江红》上影16天票房过40亿,成为中国影史第9部票房破40亿的电影,《流浪地球2》紧随其后票房突破34亿,《熊出没·伴我“熊芯”》票房接近13亿,电影在观众心中热度不减。

影像文化建构的丰富意蕴。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王一川用上天、入地、下海、替换四个关键词来概括今年春节档电影给他留下的印象,“上天是指《流浪地球》,入地是指《无名》塑造了一批隐姓埋名的人,下海是指《深海》,《满江红》《交换人生》《熊出没·伴我“熊芯”》等影片都有替换的主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侯克明具体谈到,今年春节档影片在思想内涵与文化品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例如《流浪地球2》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信自强,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与未来视野;《满江红》展现了精忠报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浪地球2》制片人、编剧龚格尔谈到,《流浪地球2》上映后得到了各界的帮助与支持,尤其是科学界的深度参与。“我们负责想象、有人负责实现,中国的制造业和智造业,是该片得以完成的强大底气。”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王红卫谈到,今年春节档让我们看到了“反向的力量”。在他看来,春节档不一定非要放喜剧,而是要用春节档,让一些一年只进一次影院的观众,能看到电影的多样化、多元性。“我们所要做的不只是满足几部影片的票房需求,而是要进一步打开电影更广阔的市场。”

春节档的新现象与新趋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谈到,从今年春节档电影成绩中不难看出,青年想象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流浪地球2》是科幻的想象,《满江红》是对历史的想象,《熊出没·伴我“熊芯”》用动画样式思考了人机关系,同样是把非常前沿的科幻电影、赛博电影的主题用动画方式表现了出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认为,品牌经营是中国电影做强做大的有效手段,无论是熊出没系列的第九部影片《熊出没·伴我“熊芯”》,还是《流浪地球1》的延续《流浪地球2》,都体现出系列布局的重要性。此外,导演品牌、演员品牌等也是春节档持续红火的有力保证。在《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看来,今年若干春节档电影都较好实现了主流价值与商业运作间的平衡,这得益于电影人打破自我的勇气。《满江红》的大反转、《流浪地球2》中的三次危机、《交换人生》中的同理心等,都实现了主流价值的有效送达。《满江红》编剧陈宇观察到,今年春节档所有影片都具有较强的类型意识。就算不是特别标准的类型片,但都清晰地满足了一部分观众的心理需求。类型电影本质上是文化产品的分类方式,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完成相互寻找,这种寻找越精准,电影产业体系的建设才会越健全。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发行分公司经理张大勇谈到,电影、观众、渠道都有自身的不同属性,把影片放在合适的位置,会得到更好的反响。“今年发行《流浪地球2》的时候,业务内部有个判断,因为《流浪地球2》是173分钟,《满江红》是159分钟,一个影院一个厅满排,《流浪地球2》只能排四场,《满江红》可以排五场,这意味着《满江红》的观众上座率更高,作为影院经营单位也会更愿意排《满江红》。但是我们的策略是,紧紧抓住了一二线城市大影院,保证特效厅的排映。春节期间《满江红》票房领跑,但是在黄金场、座位数占比方面,《流浪地球2》并不落后。”

一次电影人团结协作的胜利。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授赵宁宇见证者了诸多春节档影片的诞生。他谈到,许多影片是在未来不可期的情况下创造出了可期的局面。“2021年我去《流浪地球2》探班,他们不知道未来电影会怎样,郭帆每天只睡两个半小时,拿生命在换一部电影;《中国乒乓》在天津和青岛拍摄时受疫情管控影响,整个拍摄过程极其艰难……”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是在此前一直在拍的影片。春节档成绩既是作品本身质量过硬的体现,也是电影产业刀刃向内、自我革新、化危为机、并肩作战、团结协作的结果。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陶经谈到,在看到春节档电影的票房、回报时,我们不应忽视电影人对电影的由衷热爱,这种热爱才是中国电影保持强劲势头的源头。

在此次研讨会上,专家们还探讨了大春节档概念、后电影效应等,并对未来中国电影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张丕民认为,中国电影还缺乏以下两方面人才,一是需要着力培养影视文化法务人才,二是需要着力培养影视文化财务人才。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刘嘉谈到,虽然今年春节档有了开门红,但是中国电影的路还很长。根据2022年的市场数据,中国电影市场的产能规模,国内票房只恢复到2019年的44%,不及2021年恢复到了70%。全球票房恢复到2019年的52%,北美市场票房恢复到2019年的54%。通过横向比较会发现,中国电影市场仍存在产品短缺问题。电影市场大环境已经在慢慢好转,接下来就要看有没有足够的产品来解决供给侧问题,所以应对制片业格外关注,给制片业以足够支持。《当代电影》主编皇甫宜川谈到,如何建构影片多样性类型结构等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猫眼研究院院长刘鹏认为,大档期是在拉新,小档期是在留存。今年的春节档有33%的用户是观看电影的低频用户,之后能否继续进入影院要看后续档期有没有更多影片。春节档之后需要更多类型片来弥补非大档期环节。

2023-02-22 ——二〇二三年春节档电影现象研讨会侧记 □本报记者 许 莹 1 1 文艺报 content68811.html 1 人才还在 观众还在 市场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