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卯之交,科幻影视再次展现出了它的神奇力量,让我们重新有勇气去谈论和想象未来。
无论是美国的《阿凡达》系列还是中国的《流浪地球》系列,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着本国电影工业标准的缔造,致力于将数字媒体时代本国乃至世界的电影工业水准推向新高。由此,我们谈论的是电影的未来,但同时也是人类的未来。无论是离开故土冒险,还是带着家园出征,科幻影视作品都以各具民族特色的方式讲述着面貌各异的未来史诗。这些想象方式具有何种力量,存在着哪些局限,又和我们的历史与现实产生怎样的联系?
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3月1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新时代文艺思想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九十九期青年文艺论坛“科幻电影:工业标准和艺术星空”在京举行。本期论坛邀请了来自数字媒体、电影研究、科幻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近期上映的《阿凡达2》和《流浪地球2》为出发点,从科学设定、数字技术、文化研究、科幻艺术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科幻影视的工业标准和艺术表达问题。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危明星主持。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贾云鹏教授谈到,自己毕业于电影学院唯一和工科相关的院系,在学习影视技术和电影理论的过程中,有过一些实践尝试和理论梳理。他认为,从《阿凡达》和《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创作切入,谈科幻电影的工业标准话题,既要“务实”也要“务虚”,既要把文学艺术想象通过技术在银幕上实现,又要以真实科学基础为依据回归到现实当中,这涉及到艺术与工业之间的复杂关系。
贾云鹏从表演捕捉、立体设计、协同摄影三个方面谈第一部《阿凡达》电影的技术突破,进而从基于神经网络的面部数据采集、表情捕捉、后期动画驱动、光影算法、皮肤质感、CG运用等方面,具体而微地分析第二部《阿凡达·水之道》电影中数字角色的技术升级。他认为,目前国内科幻电影的整体技术水平和世界范围内的工业标准仍然存在差距,但结合《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数据驱动、机械建模、月地搭景、特效技术水平来说,我们国家原创本土科幻电影已经逐渐步入标准的工业体系化、规范化管理,是值得肯定的成绩。贾云鹏表示,技术和艺术是相辅相成的探索实践,因为人类的想象力是没有边界的,但每个阶段的技术实现能力是有边界的,所以,想象力在不断呼唤新的技术支持,而新的科技发展也在不断推动和拓展想象的边界,这是一个相互的动态发展过程。
“我们怎么思考工业,怎么思考技术和艺术之间的关联?”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师赵柔柔谈到,《阿凡达·水之道》和《流浪地球2》两部影片是虚构的庞大的工业艺术产品,同时也是主题和表达方法存在很大差异的科幻作品。前者的情节薄弱之处指向历史与想象的枯竭,把核心家庭当做救命稻草的支点叙事,突出了非常沉重的肉身。后者则希望以一个更为积极的姿态,去面对正在迫近的现实,电影中涉及到的数字生命本质是肉身影像和复本贴合,影片里还包含着虚拟真实、赛博朋克、人工智能等诸多值得展开的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许多被观众所津津乐道的、埋藏在影片细节当中的历史幻影。而这两部作品关于社会和历史建构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反乌托邦想象力的消泯。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陈亦水副教授谈到,《流浪地球》系列电影虽然不如《阿凡达》系列电影的生态美学思想逻辑缜密,但我们可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庞大逻辑上,尝试提出站在黄色文明基础上守卫地球空间,进而带着地球去流浪,展现出基于技术美学和文化价值表达的中国科幻电影的潜在实力。她认为,科幻影视文化工作者要注意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流浪地球2》当中没有充分展开的部分恰恰是未来科幻电影的发展空间,我们可能也有能力通过强大的技术美学去改变好莱坞主导的科幻电影文化市场,借此提出一些更加清晰的地球观、生态观和文化观念。
活动尾声,祝东力、鲁太光、李静、秦兰珺等专家学者及旁听学生,还围绕科技美学、叙事标准、人文关怀等话题与分享嘉宾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