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从天津视角讲述近代中国探索民族之路的人文历史纪录片《津门往事》,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后引起关注和热议。作为该片的执行总导演,我想就该片的创作理念和我们团队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与观众和读者做一个分享。《津门往事》以10集、500分钟的超大体量,用文化人类学、文化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维度,将上百名历史人物、几十个现实人物,铺陈在1840年至1949年跨越百年的历史时空中,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谋求现代化、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画卷。
十年前,人文历史纪录片《五大道》的热播,引起天津城市的文化效应。《津门往事》是《五大道》的姊妹篇,是十年后的再说近代天津。
《津门往事》旨在以小切口、多视角、大主题的方式带领观众,感受天津城市的人文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内核,用多维度的认知模型,解读近代天津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用人物情感、时代命运、社会图景、文化思潮搭建起一个四维空间,为观众呈现了天津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其实,“小切口、多视角、大主题”背后,考量的是创作者的综合驾驭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来自专业技巧,还是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审美艺趣、思想价值的复杂集合体。该片在创作理念方面,尊重传播规律,将多学科认知与多艺术技法内化于心,其外,是“无招胜有招”式的艺术呈现,而厚重历史举重若轻式的表达,也来自人生百转千回后的松弛感。
该片用中国诗性的笔意、师法文韵的张弛、精微的细节,烘托出复调叙事中的人物质感;用跨越古今的对话,呈现历史对现实的观照;用无数个体命运,演奏了一曲大历史的交响;用多时空、多角色、多维度互为印证的叙事结构,让遥远的历史在可触可感的鲜活生命中与观众共情共鸣。
《津门往事》的配音师说,朗读解说词时,常有一种压在胸中的沉重感。是的,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百年,是西方文化破门而入、中国传统文化式微的至暗时刻,这也是近代天津旧伤未了又添新痕的悲情岁月。
然而我们坚信,那些该逝去的总会过去,那些该回归的终将到来。创作中,我们一再深挖潜藏在悲情下那些细腻的、超越人性的神性之光,这道光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哪怕微光阑珊,被照耀的灵魂将恒长不朽。
纪录片本身,是一个透过文化了解人心、表达思想、传递精神的途径。纪录片人在创作的漫长心灵磨洗中,知人、知己、知心、知敬畏、知生死、知天地;在千锤百炼后的悟道中,找到人性的精神高光,而高光所指,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觉悟,是卡尔·马克思称人类最为重要的特质——“创造性冲动”的成就感。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创作,不是简单地表述历史结论,更不是工业流水线复制的产品,而是在人类历史中,找到传承与创造的根本规律,即文化发展的根本规律。我们要做生命中的创造者,体味创造带来的精神价值与意义,而不是让禁锢的灵魂折断了创造的翅膀。
文化发展何其复杂,它不以朝代更迭而划分,不同文化之间在互动中交换与融合,新文化在旧文化的渗透中传承与创新,在或拒或迎的相互拮抗中塑造着“自己”,也播种着未来。
人文历史纪录片要饱含对现实、对未来的观照,但还要警惕那些粗陋、浅薄的“古为今用”,纪录片人要“躬身入局”,还原历史的复杂语境,在历史的多面向中,找到共通的情感和普遍的经验,方是古为今鉴的正道。
十年前,没料到纪录片创作如此之难,十年后,也没料到纪录片创作的魅力如此之大,它犹如一座通往精神彼岸的桥梁,凭借着一束光,将彷徨无助的灵魂,引向智慧与悲悯之地。
时代是人的边界,人也不断突破着时代的边界。纪录片创作,是纪录片人将时代中有限的个体边界不断向无限拓展,与此同时又让个体生命得以丰厚的过程。
从《五大道》《有个学校叫南开》《过年的画》,再到《津门往事》,10年,3650个日夜,我们不间断地创作了30集、1500分钟天津历史题材的人文纪录片,用影像书写着一座城市的历史价值与人文魅力。
“城市的伟大,在于不同人在这里产生了对话”,天津正是古今、中西、雅俗文化碰撞、交融的城市,通过作品的延伸,我们越来越深爱天津这座有故事的城市。
饱含人文精神的历史纪录片,具有穿透时空、洞察未来、直指人心的力量。纪录是时间的延续,故事是记忆的传承,挖掘天津的深厚历史,传播城市的文化样态,传承绵延的中华魂脉,颂咏人类的神性光辉,这是纪录十年,我们身为纪录片人的人文观。
(作者系《津门往事》统稿、执行总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