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其基本的特质应该是好看、耐读、有味,像槟榔一样甘味回肠有嚼头。近读钟法权的长篇小说《重生》,心生同感之余,蓦然感到《重生》并不只是简简单单写一部英雄的正传,也不是简简单单写一位退伍军人的磨难,而是写国家命运下的一个平民英雄人生命运的蝶变,这也正是让人荡气回肠的重要因素。时逢抗美援朝胜利结束70周年前夕,作家出版社推出《重生》一书,可见意义非凡。
《重生》全书共40节、30余万字,是围绕平凡英雄张昌武的跌宕人生和刻骨铭心的爱情而展开的宏大叙事,其中还有关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碎片式精彩回忆。据作者透露,《重生》的写作耗时6年,历经数十次精心打磨修改,成稿之初为40余万字,为了使小说摆脱臃肿,实现语言和细节的精致,作者像园丁一样进行了一次次细致的修剪枝叶,直到出版印刷前的最后一刻才停止修改,整整删掉10万余字。作者之所以进行大幅的删减,归根到底是因为他对小说文本有着清醒的认识,一部长篇小说不应只是字数的堆砌,而应该是思想、艺术和精美故事的呈现。通读《重生》全书,不仅被一个个生动精彩的故事所吸引,更被朴实无华的文字所感动。读者仿佛徜徉在文学森林之中,呼吸到的不仅仅是新鲜的空气,还有那些奇花异草的芬芳。
好的小说无不需要匠心设计。《重生》显然进行过特别的构思,在整体架构上,通过主线的正叙,让读者沿着时间的河流观赏沿河两岸的风景,在运动连着运动的车轴下,将主人翁的多舛命运不断推向高潮,给人以强大的向心冲击力;同时通过战争副线的不断回眸,在循序渐进、一张一弛中,穿插主人翁张昌武回忆往昔征战的片段,最终像山水素描那样链接成一幅波澜壮阔的英雄画卷;贯穿张昌武一生的爱情故事,则像绿叶衬红花那样,使得小说充满动人心弦的音乐质感。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实蝶变交织碰撞,人物的命运因此而绽放出耀眼的光亮,一部极具张力、震撼人心的小说也就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重生》之所以引人入胜,要归结于作者对矛盾的娴熟把握和运用。《重生》一开头就以朝鲜的金姬姑娘寻找昌武而错找到团部为矛盾起点,一系列矛盾由此产生并展开,同时埋下了影响主人公半生命运的导火索。可以这样说,在《重生》这部30万字的长篇小说中,矛盾像浪潮一样从头至尾波澜起伏,就连昌武讲述的战争故事也都无不暗藏矛盾,不断涌现的矛盾就像一只只无形的推手,将故事的情节不断推向高潮。矛盾在运动的旋涡之中加速裂变,不仅使作品充满冲击力,而且提升了人物命运跌宕起伏的频率,在不经意间调动了读者的胃口和探知的欲望。
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战争,便有了对英雄的记录和书写,对英雄的崇拜由此产生。《史记》有很大一部分记录的就是战争与英雄。古今中外的不少名著,像《三国演义》《水浒传》《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等,无不是因为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才使得作品熠熠生辉。钟法权在创作中,显然深知人物塑造对于《重生》这样一部作品的重要性,他把人物塑造当作立文之本,在人物塑造上下足了功夫。张昌武是《重生》贯穿始终的主人公,他虽说不像《史记》中的项羽那样,有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统领百万大军的帅才和力量,但出身卑微的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摸爬滚打、浴火重生,立下了赫赫战功。作者不仅以形象生动的文字对张昌武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还以感人的故事对他刚直不阿、威武不屈的鲜明性格进行了热烈烘托,并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让英雄自己片段式地追忆战争经历。看似碎片式的故事,在时断时续的滚动式讲述中最终链接成一幅波澜壮阔的英雄图谱,平民英雄张昌武“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形象便深深印刻在了读者的记忆中。《重生》不仅成功刻画了张昌武的形象,还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细心读来会发现大大小小的人物有78人之多,作者描绘出了复杂人性的众生相。钟守刚的德性、左团长的犟性、郝光政委的智性、周志前的理性、百合的纯性、梅青的耐性、银花的痴性、常小虎的率性、游三醒的魔性……如此众多的鲜活人物,大大提升了《重生》的成色,使整部作品既充满英雄的浩荡之气,还充满了人间的烟火味。
一本书之所以受到读者青睐,除了精彩不断的故事和感人的细节,还在于人物是否具有拨动读者心弦的命运。因为命运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最为关心关注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常变的话题,人生无常就是这个道理。作者显然深谙命运对一部作品的重要,在《重生》的全篇构架中,作者紧紧围绕张昌武的人生命运展开叙事,在国家的命运中书写个体的命运,顺水推舟地在张昌武的生命长河中巧妙种下一个个改变命运的伏笔。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张昌武阴差阳错选择了参加国民党兵,为他日后起伏的人生埋下了伏笔;张昌武在朝鲜战场负伤后被临时安置在金姬姑娘家养伤,为他日后多事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在接风的餐桌上,张昌武怒打钟守刚,为他日后与守刚的竞争埋下了伏笔。一个个伏笔的设置,不仅让小说情节得以环环相扣,而且让小说充满了悬念。作者到此并不满足,还通过张昌武的一个个战斗故事来写生与死的命运,通过历次运动来写张昌武人生难料的命运,以及他被批斗、瘫痪在床、生不如死的绝望。命运在《重生》中就像皮影戏人手中的拉线,皮影所表现的形态取决于皮影戏人手中拉线的快慢。张昌武的命运也像他家门前的石马河那样,既有丰沛激荡的时候,也有枯水瘦弱之时,但无论怎样变化,这条生命之河始终朝着大江大河奔涌不息。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从《重生》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不仅重视人物外在的形态塑造,还十分重视人物性格的塑造。钟法权用独特的视角观察人性,用准确生动的文字记录人性,用宽容之心理解人性,用友善之心同情人性,用大度之心包容人性,《重生》也就有了众多人性的独特语境,勾画出众多人物的命运面相,而这些面相无一不是直指人心中的美与丑、善与恶、高贵与低贱、本色与本性。《重生》把历史脉络作为人物命运的隐形轨迹,以超然的视角切入,不以历史事件为主题,而是通过钟守刚等反面典型的人性之恶为反衬,在劫难中推进张昌武这个平民英雄的人生命运,不动声色地跳出了为历史而记录历史事件的传统手法,通过历史事件下的人性之恶来衬托英雄的不屈精神。
一部超越了狭隘英雄主义和一部关注个体命运的荡气回肠之作就此诞生。每一次浴血都是一次重生,每一次劫难都是一次涅槃,每一次洗礼都是一次绽放,这是《重生》的封面点睛,也是《重生》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闪光。别样的英雄释放的是别样的光芒,阅读《重生》或许能够帮助你重新认识生命的本质,对现实、历史和命运的理解更具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