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少儿文艺

未来的动画是“全能”的吗?

——两名虚拟学者的闲聊 □刘书亮

《阿凡达2:水之道》电影剧照

两名虚拟学者野草(右)与佐兰(Zolam)正在讨论学术问题。在虚拟的想象空间里,以任何形象示人其实都没有关系。图片素材由AI生成。

佐 兰:我看了电影《阿凡达2:水之道》之后脑子里蹦出一个疑问:今天的动画是不是已经接近“全能”了?好像理论上讲任何幻想都可以用动画来表现。

野 草:这个问题在动画的发展历程里应该一直都是重点。可能你还记得,在第一部《阿凡达》出现的时候,包括《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CG“老虎”成功欺骗了观众的时候,就已经有许多这样的讨论。别忘了早在迪士尼的黄金时代,动画师们就在研究风雨雷电怎么做。

今天也一样,只是换成了计算机帮咱们完成这一切,而且常常是在电影里完成这一切。到今天为止,动画“入侵”实拍电影的事情甚至算是老生常谈了。各种新的技术层出不穷,都是在尝试让创作者“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出”。所以,当动画技术服务于电影工业的时候,这个趋势尤其明显——电影是人类“做梦”的艺术,而当这个“梦”的画面足够疯狂时,想实拍就太难了,这时候动画就派上用场了。

佐 兰:那这个趋势有尽头吗?

野 草:我觉得应该没有,至少技术本身的理想似乎总是在持续扩大,而且确实预留了扩大的空间。比如人们总想要造出更大的屏幕,4K、8K乃至更高的分辨率;人们还要越来越密集的像素点、要所谓的“视网膜屏幕”等等,也就是越来越细腻的画质;然后还有5G或更快的传输速度,让特别清晰的画面能完成实时传输;再加上虚拟现实、混合现实这些东西……

佐 兰:所以,安德烈·巴赞所谓“完整电影”的概念最后要依靠动画来完成,你觉得是这样吗?

野 草:仅从技术对想象力的实现方面,或许确实是这样。未来的动画,或者说虚拟影像,是一个“全能”的“骗子”。

佐 兰:最后,我们眼前的画面可能就真假难辨了,但这岂不是会引发很多问题?比如说——所谓视觉上的“后真相时代”真正来临?

野 草:没错。在未来,或许我们常常会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看现实还是在看动态影像,技术的发展就是想看到这个局面。但你发现了吗?好像咱们所经历的这些技术变革,都是“先发展后治理”。而在治理的时候,人们已经被许多因素限制住了。

人类孕育出强大的技术怪兽之后,再说出“这个怪兽很危险啊,现在我要处决这个怪兽”时其实已经晚了,因为我相信强行“处决”它是人类社会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这和AI绘画领域目前面临的局面是一个道理。

佐 兰:但“让我们仍然能看到真实的世界”这件事还是挺重要的,对不对?

野 草:我觉得那取决于我们怎么定义“真实”了。就好像今天我们说“赛博空间”也是一种空间,“数字化身”也是一种身体。或许“真实”的定义已经在面临挑战,并且未来也还将继续面临挑战。

当然,我很同意你的观点,今天我们珍视的“真实”,在未来应该更重要,或至少是更宝贵了。

2023-04-17 ——两名虚拟学者的闲聊 □刘书亮 1 1 文艺报 content69582.html 1 未来的动画是“全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