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声生不息·宝岛季》彰显华语音乐全球影响力

□杨乘虎 林 沛

齐豫在阳明山分会场演唱《走在雨中》

张杰、于文文合作演绎《曹操》

梳理宝岛台湾音乐编年史,抒发同根同源家国情怀。音乐文化交流节目《声生不息·宝岛季》以经典台湾音乐为媒,汇聚海峡两岸音乐人,为祖国与宝岛架设起身份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的桥梁,激活镌刻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密码”与“精神力量”。

“呢喃的心语,总能经过逾千公里的脐带流入心脏。”宝岛季节目中处处流淌着血脉相连的骨肉同胞情。无论是数十年乡音未改的台湾嘉义眷村“老味道”面馆店主与牛肉面馆老板,还是台北街头以大陆省份和城市命名的路牌,以及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仁爱路、四维路等街道。美食记忆与故园思念共同构筑了台湾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坐标,寄托着数代台湾同胞的乡愁。诚如赴台授课的厦门大学教授周长楫所言,“台湾的文化就是闽南文化,而闽南文化就是我们的中华文化。”《声生不息·宝岛季》通过华语音乐的情感共鸣、艺术纽带,深刻而又深情地揭示出台湾音乐之文化根基在于大陆,以文化“共振”呼唤“同根”,呈现“百川异源、皆归于海”的血脉情深。正是相同的语言与文化血脉,才孕育出两岸相连的情感与文化共鸣,才造就了台湾音乐历经数十年的“声生不息”。

“歌唱写下的是河汉江淮的志气,唱出的中文是文以载道的责任”。在时代大潮中诞生的台湾流行音乐,跨越海峡、传唱内地,刻画着华语音乐伴随时代不断演进的艺术年轮。当《鹿港小镇》《恋曲1980》《高山青》《在水一方》《知足》《后来》等不同年代的经典歌曲被两岸歌手创新演绎,再度唱响,曾经千百遍吟唱、亿万人钟情的华语音乐穿越时空,串联成共同的青春记忆、时代回响。将近半个世纪的音乐追忆中,《声生不息·宝岛季》以音乐之名,成功汇聚起两岸人民、全球华人的悠悠故乡意、浓浓两岸情。

《声生不息·宝岛季》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大陆主会场与台湾分会场的隔屏连线互动,日月潭、101大厦、阳明山等宝岛地标,一一映入大陆观众眼帘。台湾知名音乐人与大陆音乐人及观众的面对面交谈,跨越了海峡的时空间隔,情真意切地共同追溯两岸音乐文化源流的交汇。曾与台湾音乐界有过深度合作的歌手那英,回忆起在台湾制作唱片的日子时慨叹“怀念音乐氛围与友谊”,显示了台湾音乐之于华语音乐全球传播的桥梁作用。不同代际两岸音乐人各自深情讲述的那些令人触怀的音乐往事,口述史般地呈现了华语音乐在两岸互动中走向世界的来时路。而一系列观众投票的文艺生活排行榜调查与揭晓,生动展现了海峡两岸深入人心的文化交流和人民在文艺生活中的民心相通。

《声生不息·宝岛季》主动将台湾音乐放置在中西音乐对比的全球化宏阔视野中,刻画台湾音乐、华语音乐自强不息的文化品格,彰显文化自信。20世纪90年代,面对西方流行音乐占据潮流的形势,台湾流行音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灵感,创新音乐题材,代表“华流”发出了铿锵有力的中国声音,吸引了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歌手齐聚中国台湾,打造华语音乐的发展高地,创造了一首首蕴藏中华美学精神、唱响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经典传世之作。

自开播以来,《声生不息·宝岛季》同步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台湾中天亚洲台、中天综合台和香港TVB及旗下平台播出,目前四期视频全网播放量累计超过30亿次。台湾社群平台“Dcard”上好评不断,岛内观众因台湾音乐的全球传播而倍感振奋。节目同时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机构播出,向世界展示了两岸音乐人赓续华语音乐文化的信念与行动,引发全球华人的巨大回响。

从《声生不息·港乐季》的热播到《声生不息·宝岛季》的持续升温,《声生不息》打造了音乐综艺的新IP、新品牌、新样态,也为主流媒体文化类节目创新开辟了新赛道、提供了新启示:唯有根植于文化自信,坚持有格局、有文化特色、有品质的创作原则,方能推动中国式优质传媒内容以文化人、以艺通心,为新时代青年提供了解国家发展、感知社会脉搏、探寻文化源流的有力渠道,共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杨乘虎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沛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

2023-04-19 □杨乘虎 林 沛 1 1 文艺报 content69598.html 1 《声生不息·宝岛季》彰显华语音乐全球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