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作家协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着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施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热雪》入选该计划首批出版项目,是该计划推出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也是王松继乡村系列第一部《暖夏》之后出版的第二部作品。王松多年来深入基层、扎根农村,以天津市宁河区农村乡村振兴故事为原型,创作出40万字的长篇小说《热雪》。该长篇在写作之初就受到中国作协和作家出版社的重点关注,初稿完成后在京举办改稿会。王松结合会上专家提出的相关建议对文本进行了精心调整,多番打磨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4月23日,由天津市委宣传部、作家出版社、天津市作协主办的王松长篇小说《热雪》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深入乡村、扎根基层的长篇力作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在讲话中表示,在世界读书日浓郁的阅读氛围中,举办《热雪》研讨会正当时。《热雪》是“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推出的第四部作品。“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是中国作协为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而推出的重要举措和重大文学行动,期望通过这项创作计划鼓励支持广大文学工作者拥抱新时代、书写新山乡,用跟得上时代的文学精品开拓文艺新境界,以文学力量激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昂扬斗志。王松的《热雪》将笔触深入到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农村变化,重点塑造了一系列以村长赵老柱为代表的新时代农村的新人物,尤其对肖圆圆这个以新思想、新思维开始创业,投入到乡村振兴中的回乡青年形象刻画尤其生动。此外在处理乡村文化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时,王松将评剧引入,写得极为生动,充满老天津味儿,极具个人风格,非常吸引人。
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以《热雪》的出版为切入点,介绍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作为“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第一批入选作品,《热雪》在选题之初就受到中国作协和作家出版社的高度重视,从各个环节予以倾斜和关注,安排骨干编辑进行审阅编校,也与王松多次进行沟通,并专门组织专家改稿会。王松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虚心听取专家意见,沉下心来大力修改,从语言、结构、叙事节奏和主题展示等多方面多次进行调整,五易其稿,终于打磨出《热雪》。可以说,《热雪》是王松继《烟火》《暖夏》之后深入乡村、扎根基层的又一长篇力作。
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波在致辞中谈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作协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着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性地实施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通过“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一批聚焦新时代中国山乡史诗性变革的文学精品正在孕育、催生、出版和转化,它们带着晶莹的露珠,散发着泥土的芬芳,使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呈现出新的美学风貌、抵达新的艺术高度,以文学之力传递蓬勃向上的时代之音,激昂矢志复兴的奋进力量。从《烟火》《暖夏》到《热雪》,王松挖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源头活水,从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手中妙笔生动讲述复杂深刻的山乡故事,塑造有血有肉的人民典型,以文学力量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昂扬斗志与坚定信念。天津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积极发挥作家、评论家的人才优势与引领作用,思想、文学并重,不断推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天津市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岚代天津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桂元转达对此次研讨会的祝贺。她谈到,王松在文学创作道路上有三个特点,一是创作契合时代节拍,有着相当高的政治站位和敏锐的文学触角;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坚持为人民创作;三是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善于将生活中的敏锐感受转化为文学作品。《热雪》不仅凝结着王松对文学的才情和才华,也沉淀着他用心用情用功扎根生活进行创作的汗水与心血。
天津市宁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裴治认为,《热雪》的成功离不开丰厚的生活土壤。王松在六年的宁河时光中深入一线采访写作,笔耕不辍,《暖夏》《热雪》都根植于这片沃土。这种对现实生活的不断“温习”和再度体验,为他写作这部长篇小说做了扎实铺垫,使他找到了创作的“灵感”与故事的“质感”。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体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原会长白烨认为,写乡村振兴要走生态文明的新路子,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热雪》是乡村振兴题材作品中的优秀之作,其成就超越了《暖夏》。王松善于通过微妙的故事和细节塑造典型人物,在表述方式和叙事风格上带有民族化特点,高度重视民族性、民族风格、民族气概,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体现,将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胡平认为,《热雪》在两方面比较独到。一是集中笔墨描写民营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中央提出“万企兴万村”,鼓励工商资本特别是民营企业下乡,意义非常深远。王松抓住了这一点,写出了它的特色,从而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二是作品的地方文化特色特别突出,津味语言生动有趣,评剧文化有声有色。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汪政表示,王松的小说创作自《烟火》起,到《暖夏》再到《热雪》,不断拓展着“津味”新的美学境界。《热雪》通过多种人物关系、情节设计与细节描写写透了村民们的心思,它们不仅是计算,更是博弈,是各种关系的交换、平衡与比较,正是这一复杂的过程折射出了人性、文化、乡风民情与新农村风貌,使小说成为一幅津冀农村的风俗画。在小说结构上,从“打通儿·夹钟”开始,加上中间十章和“尾声·太簇”,恰好是十二音律,同时又暗合四时节气,每章以不同的戏文作楔子,然后再分节叙述,渲染出节奏分明、富于旋律的气韵。《热雪》整个就是一出戏,戏是纲,小说是目,纲举目张。《热雪》中“津味”的营造,戏味居功至伟。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认为,作家要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就要深入生活、扎根生活去调研。在深入生活的过程当中,作家会获得特别多的外来经验和群体经验,但如何处理好群体或集体经验和个体经验的问题,怎样使用好地方性语言、将民间话语融入到个体生命当中,这是特别需要作家思考的问题。与《暖夏》相比,王松在《热雪》中写得越来越放松,将自己从生活体验当中得到的经验化为清晰的表达,这种经验是我们集体的经验,是来自历史坐标下的时代经验,小说一定是要通过文学来创造和重构一个经验的世界。王松是一个小说文体意识特别自觉的作家,他的小说语言很讲究,生动写出了生活的“肌理”和“纹路”。
天津市文联原党组书记万镜明说,王松是思想性很强的作家,他一直贴着时代走,把握时代脉搏,把时代最前沿和最现实的东西反映到作品中。王松也是非常注重讲故事的作家,从《烟火》《暖夏》到《热雪》的创作,都离不开作家对于日常生活的积累、体验和创造。他谈到,现在的年轻人需要多读书、读好书,对于工作很忙、时间紧张的年轻人而言,多读书很难做到,读好书就显得尤为重要。王松的《热雪》正是一部值得向年轻人推荐的好作品。
《文艺报》副总编辑刘颋认为《热雪》的主题完成度很高,新时代山乡巨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摸索、不断发展,逐渐找到正确方向的过程,真正的新时代山乡巨变需要发展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大农业,需要发展农业农村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这一主题始终贯穿着《热雪》这部作品,所有的人物、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这一主题来完成,非常自洽。此外,小说语言以肖圆圆的出场为标志,在前、后半段发生了变化,也更符合小说中人物身份、人物气质及其所处环境的变化。王松的小说语言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话题。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称赞王松很会讲故事,也惊讶于王松的写作视野。她认为《热雪》是一部很好的小说,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经验,所触及的问题是当下时代非常重要的前沿思想问题。这部小说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时代自觉和历史自觉,涉及新时代山乡巨变视野中农村何处去、土地如何用等问题;二是文学史自觉,对人民文艺的历史经验和叙述传统进行自觉借鉴与发展;三是善用地方文化资源,如方言土语的运用、人物绰号的使用、通过人物对话推动小说叙事情节等,极具地方传统文化特色。
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准确把握和呈现
《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说,晋察冀作家作品占据了主流红色叙事传统的半壁江山,并形成了抒情式和纪实式两大脉络,王松对此进行了继承,并将其与赵树理式的幽默接地气的文化传统进行融合发挥。首先他强调民生本位,书里明写大量算账的片段,实写农民的基本生计问题,这就涉及到乡村发展的未来出路。王松没有描写农业的工业化转型和产业升级,而是落脚于农业本身的升级。其次,乡村建设不仅仅是经济基础问题,还涉及到产业升级过程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王松在《热雪》中匠心独具地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这跟他以前对相声和评弹的使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王国平认为,新时代山乡巨变是现代社会转型下的观念碰撞,是农耕闻名与现代商业文明间的冲突,是传统农民与现代人、家族观念与法治意识之间的冲突矛盾和协调融合。王松之所以能够在《热雪》中直面这些社会问题,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创作自信,他没有绕过一般乡村振兴题材中不愿触碰的土地问题,而是把写作重心放在土地承包、流转、集约化经营甚至涉及粮食安全的国家安全战略层面上,这是王松对土地的致敬。王松没有蹭传统文化的热度,而是把评戏融入到整个故事的讲述中,从乡土文学传统来看,算账推动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绰号则赋予了人物一定的文化深意。
《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说,自己是带着问题来阅读《热雪》寻找答案的。一是什么样的人能写好乡村振兴题材的作品?是那些能真正深入生活、对所扎根的地方充满感情和兴趣的人。二是这类作品要写什么呢?要写地方文化和多元文化,作家不写文化是失职的。三是在这类作品中想看到什么?看乡村振兴,说到底还是要看新人物,我们期待看到乡村里的小买卖人的人物形象,看到他们在农业文明和现代商业文明的互相作用下呈现出的别样的乡村文明。他还谈到,《热雪》的语言张弛有度、掷地有声,很有洞见。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分享了自己阅读《热雪》后的三个感受。一是作品的文学性很强,它的文学性、艺术性并没有因为主题写作而削弱。小说以人为本,哪怕是小人物的塑造,王松对此也下足了功夫。二是作品的地方味很浓,戏曲艺术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三是《热雪》在乡村叙事层面的创新性很强,它突破了以往乡村振兴写作中的农家乐、乡村旅游模式,以民营企业为切入点,谈及土地的使用、农业的升级、戏剧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等话题,为乡村振兴题材书写提供了新的思路。
《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宋嵩认为,《热雪》的创作自觉接续了小说创作风格上的赵树理传统。他归纳了赵树理风格的两个特点,一是民间色彩和喜剧风格,二是“问题小说”,《热雪》可以看作是赵树理式的问题小说在新时代的回音。宋嵩谈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一项史诗性的可歌可泣的国家工程,但作家未必要把整个过程都写得那么恢宏悲壮。《热雪》的语言诙谐幽默,读来让人觉得轻松愉快,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反史诗”的特性也正是其成功之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主编崔庆蕾认为《热雪》在两个方面值得称道。一是对当代乡村所处的时代位置和发展状态有非常准确的把握,展现了作家出色的生活观察能力和洞察时代历史的能力。王松在这部作品中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当代乡村发展中的诸多关键问题,较充分地写出了当代乡村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他不是站在外部的想象式的写作,而是一种在场的、站在乡村内部的写作,是对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一种准确把握和呈现。二是对乡村文化传统的唤醒和传承。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性、精神性的部分一直在不断受到挤压,当下乡村发展也是如此,对经济的强调和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突出,而文化却越来越稀薄。王松在《热雪》中,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和进程中,格外强调和描写了对乡村文化传统的唤醒和复活。
作家出版社编审、《热雪》责任编辑兴安全程跟踪了王松的创作过程。他谈到王松为写好这部书,几乎推掉了所有的社会活动,一年多来把自己封闭在天津郊区的房中写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山乡巨变题材在写作上难度很大,一方面需要作家避开主题创作的惯性,避免概念化、套路化,另一方面需要作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写出自己的特色。目前“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出版的四部作品都各自有一些探索,为后续创作提供了可贵经验。
研讨会最后,王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了创作感想。他表示农村题材政策性极强,对作家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农民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身份认知,深刻影响着其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此次研讨会对他今后的创作有极大的启发作用,今后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写下去,在《暖夏》《热雪》之后,还将继续创作以时令为题的两部姊妹篇,以回馈时代和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