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书香中国

一部乡村振兴题材的“文化小说”

□张鹏禹

新晋鲁迅文学奖作家王松的《热雪》出版后引发评论界关注,作为一位深谙传统文化、曲艺文化、民间文化的作家,他笔下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会是什么样?这显然勾起了大家的兴趣。同时这部作品也入选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就更让人好奇,乡村振兴怎么和王松鲜明的个人创作风格进行有机结合。我们看到,《热雪》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它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主题性创作的文学性问题,尤其是探索出了一条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在乡村振兴主题创作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可能路径。也正是在这重意义上,《热雪》不仅是一部主旋律作品,更是一部典型的文化小说,这主要体现在它的含“戏”量上。

评戏作为小说故事发生地海州的一种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戏曲,深受故事中人欢迎。在这个评戏窝子、评戏之乡,人人能哼唱几句评戏,可谓是家喻户晓、老少咸宜、人人皆票友。通过“远读”的方法检索关键字可以发现,“戏”字在小说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达508次。再具体考察评戏在小说中多方面的作用与意义,可以发现,不论是在故事层面,还是在话语层面,评戏都不仅只是增强了作品的文学味儿,并非只是把味精放到菜里那么简单,它本身就是这桌满汉全席的一部分。

首先是在故事层面,评戏是情节的推动力,是塑造人物的手段,也是“《热雪》整本大戏”的一部分。从推动情节发展上说,离开赵家坳村的驻村干部张三宝,原本已回到县剧团工作,之所以再回来,是为了创作一部反映赵家坳从“唱戏要饭村”到今天的“领衔驴头村”的新戏,同时以投资新戏的形式再获得天行健集团的注资,解决剧团缺钱的问题。如此一来,后续情节中的张三宝就不仅只是一个见证者、旁观者,而是发挥出他的文艺才能和组织才能,与其他返乡青年一起,使赵家坳的能人凝聚成一股振兴的合力。从塑造人物上说,窜天猴这个“乌了尤儿”贪玩、不务正业,还有点游手好闲,但唯独在练功和演戏这件事上肯下功夫,练成了武二花“云中坐”的绝活,积极参与村里村外各种演出。这个孙悟空式的人物,因为“戏”而有了认真、执着、痴迷的东西,丰富了人物形象的侧面。同时,不论是张先生、白玉香的故事,还是天行健大剧院落成典礼上的隆重演出,都与评戏有紧密联系,构成了小说情节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是在话语层面,《热雪》中的戏词儿多,不仅增强了小说的语言质感,形成了政策性言语、民间言语、戏曲言语混杂的杂糅风格,更彰显了戏曲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世界观潜移默化的影响。书中直接援引戏词的就有31处,有些是从叙述者之口讲出来的,有些是从人物之口讲出来的,提示词包括“这还真应了那句戏词”“这就是戏词儿里唱的那句话”“那句戏词儿咋唱的”“有一句戏词儿唱得好啊”,等等。通过人物之口讲出来的戏词多用于对事态发展的指称、命名或总结,比如大眼儿灯和陈广福因为粮田开道的事打起来后,赵老柱听到消息赶过来,“一见她俩这阵仗,噗地笑了。哼一声说,这可真应了那句戏词儿,旦碰旦,两不怨”。从思维与语言的同一性看,戏词不仅是人物的一种语言习惯,王松更着重强调了评戏之乡、评戏窝子里的人们认知世界与思考问题的方式,正是评戏。这就与一般性地点缀一些戏文有了很大区别。此外,小说的话语结构也与“三条腿,一窝边儿”的戏文形式暗合,王松在讲故事时往往是只讲大部分,留个缺口,再择机找补,或干脆留有余裕,这在作品中可谓处处可见。

最后,将评戏融入乡村振兴题材,还反映出作家的文化观念。在《热雪》中,评戏的功能大致有以下三方面,即高台教化的作用、产业发展的途径、为村庄聚魂聚气的媒介。《热雪》的小戏在大规模流转土地、发展有机农业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宣传作用,赵老柱说:“挺好,村里人不光爱看,还真起到了宣传作用,现在大伙儿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估计这回再流转耕地,应该比上回顺利了。”小说写到,作为评戏之乡,赵家坳不仅落成了天行健大剧院,让评戏有了固定演出场所和发展文旅、农旅融合的条件,还成立了“天行健大剧院·海州评剧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让剧团这个国有艺术院团有了对接市场、复苏振兴的契机。这些情节尽管是小说中的理想化想象,但无疑表露了王松的心迹。在他心中,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物质振兴的持久动力和基础,暗合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时代重大判断。在更高层面上,评戏还是诉诸村民情感、聚拢人心、重塑村庄共同体的重要媒介,不论是戏曲擂台、土地流转签约,还是大剧院落成典礼,评戏重新将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各行其是的村民团结在“集体”的概念之下。它不是利用强力的外在手段,而是诉诸于人心的内在情感甚至“集体无意识”。正如小说开头田镇长对赵老柱发展集体经济的一番敲打,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农村日益空心化的今天,要发挥出“集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无疑需要找到一条纽带聚合起“人心”。王松正是把评戏这个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载体当作了这条纽带。

2023-05-05 □张鹏禹 1 1 文艺报 content69822.html 1 一部乡村振兴题材的“文化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