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珊对波澜壮阔的治淮历史一直深怀情意。她在准备写苏北灌溉总渠工程建设历史时,曾多次向我打听,在水利部机关的老领导、老干部中,有哪些人曾参与这项艰苦卓绝的工程建设。没想到,三年多时间,她竟然给我们呈现出了一部厚重的《铸梦长淮下》的报告文学来,让人惊喜不已。
报告文学肩负着真实记录历史、抒写人民心声的职责。淮河是和合南北的重要生态过渡带,是一条极为特殊和复杂的河流。特别是南北气候、高低纬度和陆地海洋三种过渡带重叠的特殊地理气候条件,加上中游地势低平、尾闾不畅的蓄排水地况,使得淮河流域成为极易孕灾地区。新中国成立前,沿淮人民同水旱灾害斗争了近千年,但受社会制度和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流域灾害频发的局面始终没有根本改观。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淮河治理、开发、保护的新纪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治淮人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持续的治理工作,为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报告文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最为紧密,讲述中国梦的生动故事,离不开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陶珊一直为那些发生在淮河河床之上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治水故事鲜有人知而遗憾,所以她“为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这两条河流写传记的想法始终挥之不去”,感到“必须用自己的笔,完整地记录下贯穿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历史的治淮大事件之江苏篇,否则将愧对我们的时代和人民”。正是有着这股“挥之不去”的大义及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责任感的支撑,使作者开始了三年多的艰难跋涉,并最终向我们徐徐展开了70多年来一幕幕艰苦卓绝的江苏治淮历史片段:从淮河寻梦、洪泽湖求索到平原惊梦、渠出大湖,从千年一役济长淮、严峻的考验到守护与展望,无不再现和展示了一代代治淮人鲜活的形象和浓郁的家国情怀。这一切都离不开作者“挥之不去”的心念和信念,离不开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责任感召。
报告文学是行走的文学。陶珊在后记中写道,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设于不同时期的淮河尾闾,在历经70年的历史时段内,它们与分布在洪泽湖南北的淮河入江水道、分淮入沂工程共同养育和护佑着苏北大平原,留下了无数治淮人艰辛的足迹。为了打捞这段历史,她多次行走在洪泽湖畔,行走在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两岸。她用坚毅的双脚沿着淮河行走,从淮河源头到入海口,东西穿行,南北往返,行走八千里,一路打捞淮河历史、治淮历史,特别是苏北灌溉总渠的开挖历史和淮河入海水道的建设历史。真是“八千里路云和月”,其间多少辛劳和感慨,唯有她本人知道。为确保作品的严谨和准确,作者对资料和采访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工程均做了记录,以便修改时进一步校对、核实,力求访真事、写真文、说真话、表达“真善美”。作者在采访和写作中,不断被治淮者的故事感动着、激励着。她以自己的脚力丈量淮河的长度和宽度,以自己的眼力穿越时空界限,以自己的脑力和笔力,向我们展现了一部新中国及改革开放后江苏人大气磅礴的治淮史。阅读这本书,我们为作者笔下的人物和事件感动着,感受到一代代治淮者平凡而又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报告文学除了脚力,更重要的是心力,需要从心出发。作者脚到之处,手到心到,以田野调查者的科学精神,悉心打捞新中国成立后的江苏治淮故事,感受治淮工程的伟力,书写治淮者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记录水利工程建设者的伟大,弘扬博大的治淮精神。阅读这部报告文学,让人身临其境地融入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之中。在作品中我们看到,成千上万的工程建设者以“为国家治水、水治好了保家园”的初心使命,不断传承和弘扬劳模们“早上工、迟收工,小雨大干、大雨拼命干,夜里照样干”的治淮精神,在淮河下游的苏北大地上建起了一座座里程碑式的水利工程。在写苏北灌溉总渠开挖时,她写到治淮劳模、女挑工徐桂英“站在泥水里挖土、装土,裸露的小腿上冻得挂满血珠,头上、身上却是汗如雨下,热气腾腾。她们如此拼命,只是想趁泥土解冻之际多挖些土方”时,不由感叹“像徐桂英这样一大批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禹式好儿女,他们是各个时代的脊梁,是贫困落后的苏北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筋骨,他们是不该被我们遗忘而应载入史册的治水英雄”。作者身入、心入、情入,以温婉又充满深情的笔触,用心用情塑造了一大批治淮英雄群像,并巧妙地融合了治淮历史,使这部作品成为一部为新中国治淮立传、为治淮者写心的优秀之作。
我曾读过陶珊的长篇小说《诗歌岁月》,感受到作者的诗人气质和温婉灵动的笔触。在这部报告文学中,作者以诗人的情思度量,以诗意的渲染和细腻的文字去铺垫烘托,让人沉浸在她娓娓道来的情景之中。在写苏北灌溉总渠建设时,作者挖掘出当年《淮河两岸鲜花开》的歌曲:“淮河两岸鲜花开,胜利的歌声唱起来,英雄的淮河人民,战胜了千年水灾。美丽的淮河,富饶的淮河,变成了幸福源泉。淮河的人民永远幸福,伟大的祖国永远富强。”让人感受到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人们的博大胸怀。作者写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开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在几代江苏人持之以恒的努力下,终于挖下了第一锨土,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程终于迎来了破茧而出的庄严时刻。”写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匠心独运的总体设计,步步为营的严苛管理,立体式超强度大规模施工,铸就的是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工程亮点,赢得的是社会各界人士的众口称赞。”写治理后的淮河入海水道滩地:“时间如荒草,近20年后,那些豆腐脑般、软糖心般的淤土都被寂灭覆盖了。走在大堤上,四周看到的除了远村高树,就是入海水道滩地内农民们种植的瓜菜……”作者以清新隽永的诗化语言,细腻地书写了那些过目不忘的场面、故事和情景,在动人的描述中展现了情感的温度。
作者善于从历史的纵深背景中,去发掘治淮背后启迪后世后人的文化精神,是这本书的可敬之处。在书的最后她这样写道:“如果说我们对未来的治水之路还有迷惘、疑虑和畏惧,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淮70年取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就和淮河入海水道经千年梦想变成现实的伟大历程,以及在这艰辛历程中积累下来的民族和人类精神之光,应该足以照亮、引领我们未来的治水之路。”这便是这本书所体现出来的历史价值及时代精神。它实现了历史和现实的完美融合,展现了作者的广阔视角和深远思考,以及一个作家应该坚守的文心和元气。